父親的教養特色:為什麼孩子比較容易聽爸爸的話?

父親的教養特色:為什麼孩子比較容易聽爸爸的話?

父親的教養特色

常有媽媽問:「為什麼我開口時,小孩都沒反應;爸爸一開口,小孩馬上放下手邊事?」這讓媽媽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但我想問題不在爸爸的聲音比較低沉,因為孩子平常也不見得會理爸爸,除非爸爸出手管教時。

針對單親爸爸和單親媽媽的研究發現,媽媽說自己的壓力比爸爸大許多—雖然她們獲得經濟支援的機會明顯比較高。最重要的原因,或許是媽媽比較會訂規矩,但爸爸是直接執行。舉例來說,雖然媽媽比較會要求孩子早早上床睡覺,但最後容許孩子晚睡或是不固定時間睡覺的機率,卻是單親爸爸的3倍以上。有個男孩半開玩笑地說:「媽媽就像放羊的小孩一直重複警告;但爸爸只講一次,就會變成大野狼。」

沒有被約束規矩的男孩,控制能力會變差。當芝加哥大學犯罪實驗室,檢視為何在最近一年半內,有610位芝加哥公立學校學生遭同校同學槍擊時,他們發現犯案男孩的特點是缺乏衝動控制、衝突排解和社交技巧。然而,這項研究漏了一點,就是衝動控制與社交技巧是父親參與教養的優點之一,但這些男孩幾乎都沒有父親陪伴。

父親與子女的相處時間是「孩子成年後是否具有同理心的最強變量之一」。教導孩子認真看待規矩,能讓他尊重他人的需要,而尊重他人需要可以促成同理心。同理心不會導致槍擊案。

父親的教養特色:為什麼孩子比較容易聽爸爸的話?

教導孩子認真看待規矩,能讓他尊重他人的需要,而尊重他人需要可以促成同理心

以下是一些父親教養方式造成的結果,與執行限制和衝動控制有關:

與爸爸同住的孩子較少紀律問題,即使爸爸較少體罰。

與媽媽同住的5 ~ 11 歲兒童需要住院的機率高了259%。

這種父母間對於規矩的差異,在日常生活中是怎麼發生的?治療師問哈利為什麼覺得可以跟媽媽吵說晚點睡,卻不會這樣對爸爸,哈利說:

「媽媽的話,我可以混過去。」

「怎麼說呢?」

「我會說:『我想喝水』或『肚子痛』。」

「你對媽媽耍小手段?這些藉口不會有點老套嗎?」

哈利笑開了,彷彿因為自己的聰明沾沾自喜。

「我有好多借口,我知道如何讓媽媽妥協。」

「你會這樣對爸爸嗎?」

「不會⋯⋯因為沒用。」

「怎麼說?」

「除非我把該做的事做完,否則他不讓我做其他事。」

「因為爸爸比較嚴格嗎?」

「爸爸說9點半上床,我知道只要在這之前寫完功課,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所以我會趕快做完。」

「你不會隨便亂寫功課嗎?」

「會啊。有一次老師給我C,爸爸就開始檢查作業。如果過關,我就可以做別的事;如果沒過關,我就得重寫。但是時間到時爸爸會給我一個擁抱然後上床。」

哈利就和多數孩子一樣,像個期待監獄門沒上鎖的囚犯,好隨時偷鑽漏洞。當哈利發現可以對媽媽耍心機時,懂得耍小聰明的人就贏了—哈利也贏了,但也因此輸掉他健全的免疫系統。低下的免疫系統會導致惡性循環:哈利上學時曾有過幾次進出急診室的經驗,於是他的媽媽(當然爸爸也會)變得保護心更強,罪惡感變重,也讓孩子知道要耍手段,這種循環便持續著。但一切的起點都是充滿漏洞的規矩限制。

媽媽較能為家庭帶來「孩子需要同理心」的深層理解。爸爸則是違背直覺:如果只有家長知道要對孩子有同理心,卻不要求孩子也要同理反饋,只會造成惡習。對孩子的慾望抱持同理心,不代表要被孩子的慾望控制。

話雖如此,爸爸也會忽視這件事。那什麼時候該重視孩子的慾望呢?答案是任何時候。事實上,在訂下規矩前就要認真對待孩子的意見,容許孩子適時發表;若孩子的反應不恰當,就要教他們同理,這對增加孩子自信的談判技巧至關重要。將增強自信的談判技巧與操縱式談判技巧兩相比較,便能明白前者的意義。

父親的教養特色:為什麼孩子比較容易聽爸爸的話?

將增強自信的談判技巧與操縱式談判技巧兩相比較,便能明白前者的意義。

當孩子發現爸媽定下的規矩其實有談判空間時,就會發展出「操控式」的談判技巧—就算當下沒贏,只要自己堅持,堅持到家長筋疲力盡,最終就「贏」了。最常見的情形就是媽媽已經筋疲力盡、沮喪地說:「我說了不行!」小孩還是繼續吵鬧,讓媽媽失控暴走,或許還不小心過度處罰;事後,媽媽為了讓孩子原諒,努力討孩子歡心。孩子很明白媽媽為何會給自己比一開始更好的東西,因此磨練出造成「不執行規矩」的技巧。

後果就是孩子不尊重規矩本身與訂下規矩的父母。當「不執行限制」成為一種循環模式時,親子間的關係就會充滿壓力,孩子對父母也會從不尊重變成輕蔑。同樣重要的是,孩子會想「擺脫」執行限制的家長,改去親近他能操控的家長。表面上,孩子是贏了卻也同時輸掉紀律。

爸爸是如何執行家中規矩,又不會讓孩子想「擺脫」呢?原因就在爸爸與孩子間的玩耍。正如我們在哈利身上看到的,爸爸常常在潛意識發揮影響力以執行限制:「只要你寫完功課、做完家事、準備好上床,就可以在睡前做任何想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