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判定我国大型对撞机建造如否的关键因素

在我国建造大型对撞机方面,王贻芳院士等专家提出了居多应该建造的理由,但王贻芳院士应该了解当前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最新动态,因为当前有新的物理学理论已崭露头角。

新理论揭示了基本粒子电荷、质量以及自旋属性本质,从理论上计算得出了与测量值完全吻合的基本粒子的电荷和质量值,以及完美地解释了精细结构常数,还从理论上计算预测了电子和质子的半径,并进而建立了新的原子核模型。依据该原子核模型计算得出了与实测值相吻合的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以及万有引力等,统一了场论。其中有代表性的关键成果(关系式)是:

其中k1是人为插入的第五维空间的分维系数,k1 = 0.9781465420. 如没有k1结果也很精确。

国人在大型对撞机建与不建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一个简单解决办法就是:请问王院士能否推导出上述关系式,或能否将其证伪。

如果能,说明王贻芳院士是水平先进的,他建议建造大型对撞机对基础物理学的发展是有益和可信的。如果不能,那么该建造提议则可能存在较大的片面性,是盲目的和观念落后的。

从新的理论角度看,这样的新粒子创造的可能性总是有的,只是其出现的概率将越来越小,稳定性将越来越差。关键是从新理论角度看,任何这样新创造的不稳定粒子的工作都将毫无意义(如同在化学上寻找瞬间不稳定存在的CH2分子微粒一样意义甚微),新理论的构建已不需要它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