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红军,相逢一世情

两位老红军,相逢一世情

图为古德勤在生产车间查看。

□李 峰

在长炼几代人的口中,一讲起两个老头,那就是长炼人的专用名词,特指老红军古德勤,老红军李云。这两个老头中古老头是江西人,是红一方面红军。李老头是湖北人,是红二方面军。虽然说湖北人叫江西人为老表,但在整个战争年代,他们两个没有交集,都在各自的部队里冲锋陷阵,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他们的第一次相逢,是在1958年10月。

1958年3月27日,毛主席视察了四川隆昌气矿碳黑厂,在这前后朱德元帅,贺龙元帅,邓小平、吴玉章等老一辈领导人,先后视察过隆昌气矿炭黑厂。石油、天然气这些工业发展的血液,是年轻的共和国发展的急需,中央决定在四川组织石油大会战,上将李聚奎当了石油部长。

在北京装甲兵转业的古德勤和率最后一批集体转业志愿军的李云,在川南泸州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相逢。

会战伊始工作千头万绪,在党中央的号令下,一大批石油人在这里聚集,四川的老石油刘轩武,石油的钻井专家周学厚,留学回国的碳黑专家孙志权等一大批人齐聚一堂,开始了川南石油会战。作为领导的古德勤、李云虚心向专家和老石油学习,拜他们为师。并带领转业的志愿军官兵,一起投入紧张的会战中去。当年的转业志愿军官兵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老领导带头,我们这些摸枪炮的手,也能掌握好刹把,为祖国献上油和气。

时间来到了1963年,古德勤调到北京去石油部工作,他们的第一次相逢结束了。李云也于1964年调到山东胜利油田参加会战,他们都离开了第一次相逢的地方四川泸州,这个令他们眷恋,留下汗水并亲自参与创建的石油重镇。

两个老头的第二次相逢是在1970年4月。这次相逢两个人都不年轻了,古老时年58岁,李老54岁了。从那时起大家就亲切地称为古老头李老头,而不是称呼职务。我曾经问过长炼人,为什么称两个人为老头?得到的回答基本是一致的。因为他们两个是领导又是老红军,而且平易近人。我们心里有什么话,愿意去跟他们说。他们也把我们事放在心上。他们是领导但更像家里的长辈,把他们称呼叫老头,亲切啊。

古老在1968年底来到长炼,李老在1970年初来长炼。为了建设好湖南第一个大型的炼油厂,石油部又先后把两个老头调到了一起,他们也由此开始人生的第二次相逢。

他们都彼此珍惜这样的相逢,工作中相互支持,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建设好长炼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石油行业有一个光荣传统,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为长炼建设和发展从全国各地的炼油厂调来一批批骨干。五湖四海到一起。两个老头敏锐地意识到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来了就是长炼人。

两个老头认准一个道理,当兵的就要打胜仗,油田就要出油,炼油厂就是要出成品油,不然国家就无法运行,汽车就上不了路。正是坚持这些现在看起来简单的道理,可是在当时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年代,坚持下来并不容易。有人问他们:你们这样抓紧时间搞生产,不怕有人给你们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两个老头说一样的话:我们是死都不怕,还怕他们扣个帽子。坚持抓生产不动摇,在全厂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硬是抓出了一个湖南省的工业学大庆的典型,成了湖南省工业的一面旗帜,创建了一个国家一级企业。

两个老头慢慢都真的老了,他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他们两个经过商量,在1983年向组织提出退休的申请。有人挽留他们说:你们都是老红军,都是老干部,谁也不能减你们的工资,你们就继续干嘛。两个老头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说:要把位置让出来给年富力强的人干,他们文化比我们高。

退下来了,但是两个老头还坚持了一条信念,这就是:共产党员不能退休。看到听到关系职工利益的事,古老头会写个建议给现任的领导。李老头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退下来了,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听到别人的赞扬,李老头总是说:我有什么?不跟共产党闹革命,我就是个放牛娃。现在退休了,就是一个老百姓。

话是这么说,但他们对自己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永不变。在离退休党支部过组织生活,有些退下来的同志,对自己的待遇发牢骚,李老头就劝说他们:我们都是老同志了,想想我们几十年的历程,想想我党我军的奋斗历程,多少先烈连共和国都没见到就牺牲了,他们吃过一顿饱饭吗?对比他们,我们这些幸存者应该知足了。

退休了李老兼任的职位是长岭关心下一代协会主席。关心下一代,对李老头来讲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就是这样两个老头用他们毕生的行动,实践自己对党宣誓的诺言,他们的言行长炼人记在心里。两个老头对祖国对石油对长岭的情意,永远留在了这块土地上。长岭的人们永远怀念这两个长炼可爱又可敬的老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