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宰相的肚子裡能撐船”

“宰相肚裡能撐船”是形容一個人豁達豪爽、胸襟寬廣,在古人看來作為一個宰相都應該有這樣的品質,那麼為什麼宰相的肚裡能撐船,這種說法又是源自何處的。

宰相在古代泛指僅此於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負責統領百官,但宰相併不是一個正式的官名,宰即為主宰之意,根據戰國時期《周禮》的解釋,宰是一切官吏的總稱。

為什麼“宰相的肚子裡能撐船”

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宰相也有其特定的稱呼,在夏商時叫做巫史,春秋戰國為公卿,自秦漢開始,正式定名為丞相,到了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之後,又以三省最高行政長官作為宰相,直到明朝廢中書省設立內閣,以及清朝設立軍機處,分別以內閣首輔或軍機大臣行宰相職。

關於宰相是幹什麼的,漢朝初年的宰相陳平曾經做過一番解釋:“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從陳平的解釋中可以看出,作為宰相,既要輔佐天子,也要安撫百姓群臣,對外還得理順各方各民族間的關係。

可見宰相就是皇家的大總管,也是君臣之間、同僚之間溝通的渠道,要負責協調各方團體、各種勢力間的關係,作為宰相,時刻都在與不同的人打交道。

因此為了能將代表各種利益的關係處理好,宰相就必須具備海納百川、大肚能容的器量,由此可見,“宰相肚裡能撐船”應該是幹好一名宰相的根本要求,這也充分說明宰相的工作絕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

關於“宰相肚裡能撐船”還有一個關於王安石的傳說,王安石是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主張通過變法改革使國家富足強大,他於公元1069年被宋神宗任命為宰相,期間幾起幾落,仕途坎坷。

而根據民間的說法,他在擔任宰相職務時,與他的妾室姣娘有這樣一個故事。

為什麼“宰相的肚子裡能撐船”

這個姣娘據說是王安石在中年喪妻後迎娶的,正值芳齡、相貌出眾。然而王安石由於公務纏身,很少回家,因此姣娘經常獨守空閨。

而這位姣娘也是個不守婦道之人,由於經常獨自一人,為了排解寂寞,便於家中一個年輕的僕人私下好上了。

後來這件事傳到了王安石耳裡,王安石便不動聲色,暗中觀察,果然在一次早回家時,正好看到兩人在一起。

王安石頓時被氣得火冒三丈,原本想要發作,可轉念一想,自己由於工作繁忙,也的確冷落了姣娘,再說作為一個當朝宰相,也犯不著對自己的小妾大發雷霆,於是就順手砸向了樹上一隻烏鴉,弄出聲響,有意提醒房裡的兩人,果然僕人聽到響動後,立刻嚇得跑出了房間。

轉眼到了中秋節,王安石難得閒暇,便早早回家,邀請姣娘一同在院中飲酒賞月,等到王安石喝得有些醉意之時,故意吟誦了一首與烏鴉有關的詩,以此提點姣孃的不檢點行為。

為什麼“宰相的肚子裡能撐船”

而姣娘也是個明白人,聽出了詩裡的弦外之音,為了請求王安石寬恕,便也吟誦了一首詩,其中兩句為“大人莫見小人怪,宰相肚裡能撐船。”

王安石聽罷,心中頗有感慨,想到這樣一個妙齡女子就這麼跟在自己身邊確實可惜,便做主將她許給了那位僕人,還送給他們一些錢,讓他們找個地方好好過日子去。

後來鄉里鄉親聽說後,無不敬佩王安石寬厚大量,擁有宰相風範。“宰相肚裡能撐船”的說法也就隨著這個故事一起傳開。

這個故事儘管有趣,但在正史中並無記載,很多關鍵情節也對不上,應該只是民間根據王安石的品行杜撰出來的一段佳話,只用瞭解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