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與宰相的"勾心鬥角",為什麼宰相制度讓皇帝如此頭疼?

導語:在中國歷史上,皇權與相權一直處於既對立又統一的衝突點上。而我國古代政治也一直圍繞著皇權與相權的鬥爭發展著。

古代帝王與宰相的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和珅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皇權並不是一直全面壓制著相權的,是在此消彼長的過程中不斷前進,直到明清時期,皇權對相權才形成全面的壓制。但有人就會問了,宰相官再大,也只是皇帝手下的一個臣子,為何還要明爭暗鬥?

宰相制度的由來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相國、丞相等定製逐漸形成,當然了,不同的諸侯國稱呼上都有不同,但在職能上都大同小異。這個時期的中國,正處於各方衝突當中,各個諸侯國的疆域面積都較小,每天所擔憂的就是什麼時候會被滅掉,與皇權根本談不上什麼矛盾與統一。

古代帝王與宰相的

三公九卿制度的發展

相權制度的真正開端要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說起。秦滅六國,建立了大一統國家,中國正式走上了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並且繼承發展了周朝的三公九卿制度,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取代三公,分管天下諸事。

從結構上看,丞相的權力似乎並沒有多大。但是要知道,自秦始皇以後,哪怕是賢明君主也好,傀儡皇帝也罷,軍權都是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的,而太尉一職,就成了虛職,雖然是軍事上的領袖,但要向皇帝負責,因此在歷史上,也從未出現過太尉奪權的例子。

御史大夫作為丞相副手,他的主要職責在於行天下監察、刑罰、律令之事,換句話說就是現在的最高法,並沒有其他的權力。因而,丞相就成了實際上的一家獨大,形成了獨特的相權。

丞相主管天下事務,就是將天下所上報的事務糾集相關的官員共商大事,形成了統一的意見以後呈報皇帝,交由皇帝定奪。在這種情況下,最原始的對立與統一就出現了。丞相可以反駁皇帝的決定,而皇帝也可以駁回丞相的意見。在無形當中,這種較量開始,如果君主賢明,皇帝強勢,則皇權大於相權,若是皇帝無能,天子式微,則相權大於皇權。

舉點顯而易見的例子說明

  1. 1. 漢武帝時期,丞相一職就被換過好幾十個,幾乎沒有那個宰相干的長久,這就是明顯的皇權高於相權,
  2. 2. 東漢末年,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當時的皇帝劉協就是個傀儡,這就是相權強過皇權。
  3. 在古代中國,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發展趨勢是由皇權權力逐漸加強,相權不斷被削弱,這一大體方向所進行的,雖然中間有過反覆,但皇權依然是作為主流在不斷加強。
古代帝王與宰相的

三省六部制示意圖

我們可以看看大致的發展歷程

  1. 1. 秦始皇設立丞相制,丞相制度被真正確立起來
  2. 2. 漢承秦制,丞相制被繼承下來,但漢武帝作為一個強勢的君主,絕不允許相權過大阻礙君主統治,於是設立"中朝制度",就是通過任用品階較低的官員,與外朝的丞相進行抗衡,從而達到削弱相權的目的。而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中心思想上就體現著皇權至上,加上頻繁更換宰相,更是印證了這一點。
  3. 3. 隋唐時期所設立的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這就是變相地將相權三分,在三省議事的地方,被稱之為議事堂,此後只要是步入議事堂議政的官員,都稱之為宰相。
  4. 4. 北宋時期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象徵著皇權的進一步加強。

走向滅亡的宰相制度

明清時期是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高峰,在這樣的環境下,廢除相權成為了不可阻擋的趨勢。胡惟庸案作為廢除丞相制度的標誌性事件可以說是見證著皇權的進一步加強。

古代帝王與宰相的

胡惟庸案

胡惟庸並不是朱元璋的第一個丞相,在他之前朱元璋以李長善為左相,徐達為右相。雖然相權分由兩人執掌,但是大部分的權力和事務都是落在了李長善的手上,也因此李長善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領導集團。

但這時候的朱元璋並沒有意識到李長善對於皇權的覬覦,而是單純的認為這是皇權與相權之間不可避免的衝突,於是他採取的做法是逼迫李長善辭去丞相之位,換上了更為聽話的胡惟庸。

當胡惟庸漸漸的意識到,朱元璋對自己的所給予的權力如此之大的時候,他的驕橫性格即刻顯露無遺,獨攬大權只是他的一方面,胡惟庸甚至開始架空朱元璋,就連大臣呈請給朱元璋的奏摺都要經由胡惟庸過目。

於是相權與皇權最後的交鋒開始了。導火索就是胡惟庸權傾朝野,結黨營私,最後發展到了不請示朱元璋就擅自處置外交事務,這對於皇權就是一個赤裸裸的挑戰,於是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誅殺,連累人數多達三萬餘人。

但細細想來,胡惟庸案不過是朱元璋為了徹底拔除相權所主導的一場大戲。皇權相權之爭由來已久,而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加強是封建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為了能夠更好的統治,丞相被廢除是必然的,畢竟它對於皇權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皇權與相權的交鋒就此終結了嗎?

答案是並沒有,雖然朱元璋在誅殺胡惟庸後,為永除後患將丞相制度徹底廢除,六部百司的全部事宜都由皇帝一人負責。沒有了宰相,所有的事務都有皇帝來決策,僅憑一人之力是不夠的,於是朱元璋設立了四位輔政大臣。

古代帝王與宰相的

明朝內閣制度

而他們的官階僅有五品,沒有決策權,以一個顧問的身份為皇帝服務。這就是內閣的雛形,真正建立起內閣制度的是建文帝朱棣,建文四年,朱棣在朱元璋的基礎上將決策權留在自己手中,議事權分到內閣,行政權則給了六部,就是這樣的一個制度,將中央集權發揮到一個新的高度。

但是在後來的發展中,內閣的權力不斷增大,內閣大學士儼然成為了不享宰相之名,卻行宰相之實。在北京紫禁城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有著一個同樣不起眼的房子,這裡就是文淵閣,大明內閣所在辦公地,坐鎮這裡的就是聲名顯赫的張居正。

古代帝王與宰相的

明朝第一"宰相"張居正

雖然說決策權在皇帝手中,但呈上來的大小事務都必須經由內閣之手,由內閣進行彙總整理,才送到皇帝手中,在加上在萬曆帝繼任時,皇帝年幼,由內閣大學士代行皇權,這就使得的內閣已經和從前的宰相權力沒有什麼區別了。

結語:內閣雖然在明朝中後期又發展成了類似與從前中書省的職能,但是它始終不是一級的決策機構,也沒有法定的地位和權力,而在內閣中的權力劃分和去留制度,導致了內閣中的競爭異常激烈,導致了在中後期內閣成員都在忙著拉幫結派,讓宦官有了趁虛而入的機會。

可以說皇權與相權之爭一直貫穿於封建社會的始終,相權發展壯大始終影響著皇權的實行,但是皇帝卻無法真正的徹底廢除宰相,因為僅一人之力,是無法解決全國眾多事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