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與煤球,誰才是芯片行業的未來?經濟格局又會如何改變?

現代化的科技發展,芯片是一切技術的核心大腦。

無論是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電腦、平板、電視、冰箱、空調,還是未來新基建要發展的5G、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物聯網。一切的技術發展都離不開核心的芯片技術。芯片技術的發展速度也直接影響了相關行業整體的發展水平。

沙子與煤球,誰才是芯片行業的未來?經濟格局又會如何改變?

芯片的製造基礎材料。

而製造芯片的核心原材料其實就是“沙子”,也就是SiO₂(二氧化硅)。

眾所周知,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多有芯片基本上都是“硅基芯片”,納米級別發展速度讓芯片的核心運算速度不斷提升,“摩爾定律”也一直在告訴我們,每隔18個月左右,芯片的性能就會提升一倍,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這樣的數據也一直得到了驗證。芯片性能的提升也造就了今天一系列科技產品的應用。但伴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硅基芯片”已經開始逐步到了了其發展的天花板,未來能夠一直延續“摩爾定律”的標準,很可能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沙子與煤球,誰才是芯片行業的未來?經濟格局又會如何改變?

而此時,以“煤球”(石墨烯)為代表的的“碳基芯片”即將要登上歷史的舞臺,其潛在的性能優勢要明顯優於“硅基芯片”,一旦開發應用成功,勢必會對整個行業產生顛覆性的作用,從而對整個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

沙子與煤球,誰才是芯片行業的未來?經濟格局又會如何改變?

芯片行業的未來到底在哪?

我們今天正面臨著芯片行業壟斷國家的制約,如果芯片行業出現劃時代的變革,那麼對於我們來說勢必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畢竟我們在傳統“硅基芯片”的技術、專利等方面都處於劣勢位置,也很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制約,而如果全新的“碳基芯片”能夠快速發展,我們是不是就可能實現有效的彎道超車呢?雖然說著這些還為時尚早,但從一些相關信息來看,最起碼我們在相關技術領域還是有了一定的突破性進展,一旦技術成型,我們也就不必再受傳統因素的制約。

誠然,芯片行業的發展並不僅僅侷限於基礎的科學技術領域,其配套的高端軟硬件設備才是真正發展核心,就像“硅基芯片”時代的光刻機、架構標準、封裝技術、配套設計軟件等等。只有掌握了全面的技術要領,才可能在相關行業取得實質性的發展,我們也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

當然,這也不是一種押寶性的行為,“碳基芯片”的具體未來目前還並不明朗,在搶佔先機的同時,也必須不能放鬆針對傳統“硅基芯片”的技術攻關。既然我們能夠在不借助外部力量的情況下研製出我們自己的核武器、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航天事業。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們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擺脫現有的外部限制,甚至我們也有機會取得領先世界的科技進展。

沙子與煤球,誰才是芯片行業的未來?經濟格局又會如何改變?

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

一顆小小的芯片,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大的支點,藉助它的力量是可能產生無限的想象空間的。一旦相關技術產生質的飛躍,那麼隨著而來的經濟發展也必將會全速前行,無論誰搶佔了其中的先機,那麼未來一個週期內勢必會在世界經濟格局中佔據重要的引領位置。


以上個人意見僅供參考,不負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