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一個小山村的櫻茶“聯姻”之旅

這個春季,在崇州市街子鎮三臺村,長期以櫻花為主角的一個個山頭平添了一叢叢茶樹的青翠身影。在一個返鄉創業年輕人的帶動下,三臺村的產業轉型正漸入佳境:過去因在市場紅紅火火而在全村產業佔據主導地位的櫻花,逐漸謝幕——櫻花樹下套種了茶樹,標準化茶園呼之欲出,“櫻茶文化”多元化發展邁開大步。

快來看,一個小山村的櫻茶“聯姻”之旅

返鄉青年有想法

4月14日,記者沿著崎嶇的山路進入三臺村,只見一株株櫻花樹繁花似錦,不少櫻花樹的行間都套種了崇州地標產品枇杷茶,一個枇杷茶母本園正大量地繁育著茶苗。

“我家有10多畝櫻花,都種了10多年了,四五年前還賣得很好,每畝每年要賣七八千元!”三臺村四組農戶陳桂英說,“可是現在,幾乎沒有老闆來收了,每畝幾百元都不一定賣得到,我曉得周圍還有好多人還開不了張。哎,過去生產隊帶我們整過茶園,後來櫻花好賣又種櫻花,現在櫻花不行了,我們又只有轉過來,下半年我就要從合作社拿茶苗在櫻花地套種。”

原來,三臺村有豐富的枇杷茶資源,有一批成百上千年的古茶樹。農戶們曾經發展過枇杷茶產業,但受“見水脫鞋”觀念影響,在櫻花行情看好的年代,一度毀茶種櫻,即使還保留下來的一批茶樹也因採摘困難、商販收購價低而挫傷了農戶積極性。由於最近幾年櫻花效益日漸低下,因而產業轉型勢在必行。

返鄉創業青年羅皓當起了這個領路人。羅皓說:“我2016年下半年返鄉創業,先是利用林下閒置地發展重樓、白芨、黃精等中藥材。後來,我覺得中藥材生長週期太長、市場波動較大,我才開始瞭解枇杷茶。”

時任第一書記(現崇州市農業農村局枇杷茶產業辦公室主任)胡浩與他進行了一番交流。胡浩說:“三臺村是經濟薄弱村,老百姓咋個才能增效增收?你們有地標產品枇杷茶的古茶樹,資源稟賦這麼好,咋個不發展枇杷茶呢?”

羅皓大受啟發。於去年3月成立了崇州市寸金林地股份社,還自告奮勇擔當職業經理人,開始帶動三臺村老百姓以林地折資入股由櫻花向枇杷茶發展的產業轉型。

快來看,一個小山村的櫻茶“聯姻”之旅

大削櫻花展茶業

“儘管要淘汰掉大部分櫻花,但我們是陸續淘汰,然後在行間套種茶樹。否則,茶樹要幾年後才能投產,如果投產前幾年沒有櫻花了,農戶就少了一項收入。”羅皓說,“從去年4月至12月,合作社已免費向農戶發放三四萬株茶苗,承諾投產以後進行回收。”

與此同時,合作社對三臺村現有古茶樹進行保護,以免被農戶砍掉或荒掉。在保護的基礎上加以利用,合作社建立了100多畝的母本園,利用成都農林科學院的技術,繁育了600多萬株茶苗,成活率達到了95%以上,今年下半年將在三臺村打造2000畝標準化茶園。

羅皓在做基地同時,還成立農業公司,註冊了商標,並在崇州開設了品牌形象店,意在打造枇杷茶從“茶苗繁育-茶樹栽種-加工-品牌-銷售”全產業鏈。去年,合作社收購農戶古樹茶鮮葉,一芽三葉收購價達到35元/斤,比過去賣小商小販高出幾倍有餘;成品茶參加國際茶博會一炮打響。去年賣茶產值就達160萬元,農戶戶均務工收入12000餘元。

“農戶新栽的茶樹,3年後投產,一芽二葉的畝產估計有400斤。”崇州市農業農村局枇杷茶產業辦公室主任胡浩算了一筆賬,“如果按今年35元/斤的行情,畝產值就是14000元,除去人工和管理成本,1畝掙五六千元絕沒有問題。”

胡浩還介紹說,茶產業具有較好的持續性。受三臺村由櫻花轉型發展茶產業的啟發,崇州文井江、懷遠等鄉鎮今春也掀起了發展枇杷茶的熱潮。

快來看,一個小山村的櫻茶“聯姻”之旅

“櫻茶文化”壯產業

三臺村因種櫻花而有了遠近聞名的櫻緣谷,在每年持續一個月的花期,遊人絡繹不絕。因而,三臺村的產業轉型絕不是對櫻花“一刀切”,按照“宜茶則茶,宜櫻則櫻”的原則,約有30%的會保留下來。這就為“櫻茶文化”多元化發展創造了良機。

羅皓說:“每年櫻花的盛花期,也正是採茶期。這兩者正好相互吸引,人們來了不僅僅是賞花,還可體驗採茶製茶品茶的樂趣。”

“當然,茶葉要發展,櫻花也不可能都砍來甩了。櫻花樹下套種茶樹,形成‘抬頭觀花,低頭採茶’的獨特景觀,可促進三臺村向鄉村旅遊和康養旅遊方向發展。”胡浩說,“三臺村現在的產業轉型,並不是哪樣掙錢就去整哪樣,而是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快來看,一個小山村的櫻茶“聯姻”之旅

三臺村村支書李桂英表示:“我們將建設2000畝高標準茶園,將本村特有的櫻花產業和枇杷茶產業有機融合,打造獨具特色的‘櫻茶文化’。每年3月開始,我們將藉助崇州市一年一度的自駕賞花節,並定向鏈接旅行社、學校、社會團體等資源,將人流量導入園區,使遊客深度體驗我們特有的‘抬頭賞花、低頭採茶’的‘櫻茶文化’,將其打造成為崇州乃至成都新的一張旅遊名片。這一項目建成後,將極大地釋放本地的林地資源優勢,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老百姓增收致富。”

文/圖:四川農村日報記者 周金泉

編輯:範莉

審核:聞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