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傢俱——“榻”的演變


榻幾乎無需變動就可以在坐具、臥具之間自由轉換,能夠同時滿足就坐和就寢的多功能的榻是中國最古老的傢俱之一。



榻這種類型傢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演變,最終形成如今我們看到的床的形制。


中國第一個傢俱——“榻”的演變


《槐陰消夏圖》——榻、平頭案


榻的衍生要從古人的起居習慣講起,開始第一個傢俱命名為“榻”。


無欄杆、無圍子、一個平面、四足落地的坐具,就是榻。


榻是狹長而較矮的床,春秋以來,床往往兼做其他傢俱,鞋子、讀書、飲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


到了漢代室內生活以床、榻為中心,床的功能不僅供睡眠,用餐、交談等活動也都在床上進行,大量的漢代畫像磚、畫像石都體現了這樣的場景。


床與榻略有不同,床高於榻,比榻寬些。


而且這個時代有了帳幔的使用,設置於床上的帳幔也有起重要作用,說明社會在文明進步,夏日避蚊蟲、冬日御風寒,同時起到美化的作用,也是顯示身份、財富的標誌,同時也是文明進步的體現。


中國第一個傢俱——“榻”的演變

山東安丘出土漢代石版畫


東漢時期,胡床傳入中原,也就是俗稱的馬紮。


“床”這一概念,在早期是坐具,不是臥具。


《說文》中解釋:“床,安身之坐者。”


說得非常清楚,床以作為它的主要功能。


胡床的傳入對以後出現高型傢俱奠定的基礎。


胡床促使了傢俱的增高,使得中原的原有低矮傢俱有了變化。


如“睡眠”的床在逐漸增高,床的上面有床頂和蚊帳,可垂足坐於床邊。


中國第一個傢俱——“榻”的演變

《女史箴圖》中出現的帶有帷幔的床



到了唐代,出現了桌椅,人們生活飲食等活動都是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動。


床由一種多功能的傢俱,退而成為專供睡臥的用品。


在宋、金、遼時期曾出現有云頭腿腳的榻,根據它的尺寸判斷,它既可以供人白天就坐,也可以供人夜晚就寢。


中國第一個傢俱——“榻”的演變


韓熙載坐於椅榻之上,曲線邊緣的低圍欄避免了前者過於僵硬呆板直線設計。


到了明清時期,傢俱的發展迎來了高峰,床的形制也愈發多樣化。


有羅漢床、架子床、拔步床等種類。


羅漢床是指左右和後面裝有圍欄但不帶床架的一種床。


圍欄多用小木做榫攢接而成,也有用三塊正板做成,羅漢床有大小之分,大的羅漢床可供作物,它的作用就像我們現在的沙發。


古人一般都把它陳設與廳堂代客,中間放置一幾,兩邊鋪設坐墊,典雅氣派,形態莊重,是廳堂中十分講究的傢俱。



中國第一個傢俱——“榻”的演變

喬元之三好圖


架子床是古人使用最多的床,它的做法通常是在床的四角安立柱,床頂部安蓋,稱作“承塵”,床的三面裝有圍欄,多用小料拼插成幾何紋樣,也有的在正面多加兩根立柱,我們稱為六柱架子床。



也有在正面多加兩根立柱,兩邊各案方形欄板一塊,名曰“門圍子”,正中是上床的門戶。


更有巧手把正面用小木塊四合如意,中加是指,組成大面積的欞子板,中間留出橢圓形的月洞門。


兩面圍欄及上橫眉板也用同樣方法做成,床屜用棕繩和藤皮編結成胡椒眼形,四面床牙浮雕螭虎、龍等溫室

中國第一個傢俱——“榻”的演變



也有單用棕屜的,做法是在大邊裡沿起槽打眼,把棕繩盡頭用竹楔鑲入眼裡,然後再用木條蓋住邊槽,這種床屜使用起來比較舒適。


拔步床是我國一種造型奇特的床,它像一間獨立的小屋子。


顧名思義,“拔步”就是要邁上一步才能到達的床,從外形上看它好像是把架子床安放在一個木製平臺上,床前設淺廊,長出床沿三四尺,廊子的兩側可放置一些小型傢俱和雜物。


此床在南方使用較多,四面掛帳,既防蚊蠅,又可方便主人起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