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0-3歲敏感期知多少?家長這麼做,孩子更優秀

我們都知道寶寶自出生後開始就會陸陸續續開始出現一些特殊的行為動作,比如寶寶剛出生時喜歡看黑白相接的地方;再大一些的時候喜歡吃自己的小手;對微小的東西感興趣;喜歡模仿爸爸媽媽說話;會因無法適應環境而害怕,甚至大發脾氣等等。

而主導這一切的正是寶寶生長髮育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會幫助寶寶快速學習與成長,那便是“敏感期”。

敏感期是寶寶學習成長的關鍵期。當寶寶成長到某一階段,必然會迎來一個特定的敏感期來推動寶寶去探索這個世界,學習某項技能,滿足內在的需求,直至目的達成後,這一階段的敏感期才會慢慢褪去,等待下一個敏感期的到來。寶寶正是在這一個個敏感期中不斷學習、成長,行為、心智水平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寶寶0-3歲敏感期知多少?家長這麼做,孩子更優秀

0-3歲寶寶需要經歷哪些敏感期?

1、語言敏感

寶寶4個月左右就會觀察爸爸媽媽說話時的嘴型,6個月左右就會開始嘗試自己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事實上這個階段寶寶就已經開始進入語言敏感期了。在接下來的日子,寶寶會慢慢觀察並積累大人發音的各種細節動作,漸漸的他們就會說出單字、詞語、句子,最後能夠自如表達。因此從寶寶喜歡聽大人說話開始,爸爸媽媽就要給寶寶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抓住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幫助寶寶掌握表達的能力。

寶寶0-3歲敏感期知多少?家長這麼做,孩子更優秀

2、感官敏感

隨著寶寶的生長髮育,寶寶的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會趨於成熟,於是他們的額感官敏感期就會到來,他們會積極利用自己的各種感官來熟悉環境、瞭解事物。比如3個月的寶寶,視線可以“跟隨”物體運動,也能將視線固定在某物體上。在感官敏感器,爸爸媽媽可以通過玩具、音樂等來使寶寶的感覺器官更加敏銳,從而為智能和體能的發展奠定基礎。

寶寶0-3歲敏感期知多少?家長這麼做,孩子更優秀

3、微小事物敏感

寶寶的行為能力進一步增強後,特別是會爬、會走後,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探索會更加感興趣,他們會喜歡觀察一些細小事物,然後發現事物之間的特質與差異性,著迷於感官上的探索、辨別。比如寶寶會蒐集一些小石子、小樹枝、小螺絲、小昆蟲等細小的事物,並經常拿出來把玩一番。爸爸媽媽如果瞭解寶寶對細微事物的敏感期,加以引導和鼓勵,就可以培養寶寶對周圍環境的敏感性和觀察事物的敏銳性,使寶寶具備驚人的觀察與探索能力。

寶寶0-3歲敏感期知多少?家長這麼做,孩子更優秀

4、動作敏感

3個月左右的寶寶喜歡吸吮手指,這是小肌肉發展的時機。2歲的寶寶已經會走路,內心對行走有著深切的慾望,喜歡爬樓梯、攀高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動作敏感期不僅可以促進寶寶動作行為的發展,還可以幫助寶寶發展智力,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可以給寶寶帶去勇氣和自信,使寶寶逐步健全和完善自己的發展。

寶寶0-3歲敏感期知多少?家長這麼做,孩子更優秀

5、社會規範敏感

2歲半的寶寶已經不滿足於只與爸爸媽媽交往了,他們喜歡有其他小朋友的參與,喜歡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爸爸媽媽及時給寶寶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就可以培養寶寶與人相處、與人交往、與人溝通的能力,讓寶寶將來能夠順暢、自然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

寶寶0-3歲敏感期知多少?家長這麼做,孩子更優秀

面對寶寶的敏感期,爸爸媽媽需要怎麼做?

1、尊重寶寶成長特點

爸爸媽媽要尊重寶寶的發育特點,不能以大人的行為、心理習慣來看寶寶。要了解寶寶需要的是什麼,並且能夠根據需要,給寶寶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玩具,引導寶寶主動去學習。

寶寶0-3歲敏感期知多少?家長這麼做,孩子更優秀

2、給寶寶自由

爸爸媽媽要給寶寶營造一個溫馨、寬鬆的環境。如果寶寶做錯了事情,要儘量創造機會讓寶寶自己糾錯,而不是急於指出寶寶的錯誤。給寶寶相對獨立的空間,讓他們盡情投入地玩耍、學習,在這個自我發展的環境中,寶寶與爸爸媽媽是平等的,他們會在自我犯錯、自我糾正中得到發展。

寶寶0-3歲敏感期知多少?家長這麼做,孩子更優秀

3、多讚揚少指責

爸爸媽媽要正確對待寶寶的好奇心,正面教寶寶認知事物,多鼓勵,儘量避免使用拒絕和禁止的語言。因為指責的語言會傳達給寶寶個信號:我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不行。寶寶有一種天然的活動性,在敏感期到來時,爸爸媽媽要做的,是支持、鼓勵,而不是簡單地制止和指責。

寶寶0-3歲敏感期知多少?家長這麼做,孩子更優秀

4、瞭解寶寶的心理需要

寶寶有被愛、安全感、規則、新的學習經驗這4種心理需要。寶寶從爸爸媽媽的愛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也學會去愛別人;因為有了安全感,寶寶才能信任別人,從而自由勇敢地探究新事物,智力也會不斷髮展;規則的建立可以給寶寶提供自由成長的順序感,讓寶寶不會因環境的改變而感到焦躁不安甚至拒絕成長;寶寶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獲得的能力,都是在其心智能力的發展和後天學習經驗中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