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難撼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2日在其網站刊載的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柯隆的文章,題為《疫情之後的國際產業鏈》一文中稱,如今的社會已經進入了全球化時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當務之急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抗“疫”。

疫情難撼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

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國和全球其他國家採取了一系列必要的防疫限流措施。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向好,全國各地企業復產復工有序進行,包括武漢地區也將從4月8日零時起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部分產業鏈和供應鏈緊張的局面得到有效緩解。作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第二大外資流入和對外投資國以及全球製造業中心,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不會因疫情的短時衝擊而出現動搖。

疫情難撼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

疫情導致的全球停產停工,讓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影響力更直觀的顯現出來。隨著中國的“動力轉換”悄然實現,更多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在中國開花結果,從“世界工廠”到“全球智造”,中國在抗疫戰爭中獲得了更強大的韌性。

與此同時,中國外貿的發展具有韌性足、餘地大、創新能力強的特點,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隨著穩外貿相關政策陸續推出落地,將向外貿領域產業鏈釋放更大利好。高端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5G、AI、大數據技術從追趕到並進再到領跑,推動成為全球產業鏈向上的重要拉力。


疫情難撼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

此時,世界更需要中國,中國的企業也展現出世界環境面前的責任與擔當。海瀾集團在此期間苦煉內功,建立和諧的決策機制與流程、構建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重塑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價值。

不僅在疫情期間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情況,確定急缺的醫療設備及禦寒衣物的現狀。向武漢同濟醫院、協和醫院、雷神山醫院捐贈價值共1500萬元的物資,按照“急缺物資、定點急送”的原則,爭取綠色通道全程安排專人護送。還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生產線實行包車“點對點”,助力異地員工安全返崗。更在銷售線開展線上業務,秉承“兩邊不照面,服務依然在”的服務顧客理念。並開通海瀾之家直播間,通過直播的方式,以更加貼近年輕消費者的方式滿足顧客購物需求。

疫情難撼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


4月3日晚8點,當海瀾之家多平臺同步直播“5大IP系列雲發佈會”的時候,更是以“直播12小時,全渠道全天銷售額超4000萬,累計觀看人數超300萬,互動評論超400萬”的超高人氣,完美詮釋了“直播+”時代下中國男裝的勢不可擋。

疫情難撼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


中國企業積極有效應對疫情過程中的“危中有機”。中國產業鏈面臨挑戰的同時,也在發生新變化,孕育新生機。疫情或將加速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推動中國生產向價值鏈上游移動。唯有確保全球產業鏈穩定,才是符合各國利益,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經濟恢復的共贏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