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藝考“重啟鍵”:校考大規模縮減,視頻錄製成考生新挑戰

近日,各省高校已陸續公佈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的調整方案。 南都記者關注到,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高校的招生節奏,也讓全國近115萬藝考生遇上了“史上最難”藝考。

校考取消,線上初試,面試延期,文化課要求提高等一系列變化給正在備考的2020屆藝考生們帶來新挑戰。

如今,教育部藝考新要求已下發一月有餘,新政下的藝考生們如何適應?

疫情下的藝考“重啟鍵”:校考大規模縮減,視頻錄製成考生新挑戰

新華社資料圖。2019年2月20日,在天津音樂學院備考區,舞蹈類考生在考試前熱身。

疫情下藝考迎新變化,多校調整校考方案

對藝考生張浙來說,今年趕上疫情下的藝考新政。

按照往年的備考節點,張浙在4月已經完成了所有校考,全心複習文化課。而現在,她要一邊複習“剛剛起步”的文化課,一邊揀起一個月沒練的書法專業課。

每年1-4月通常是藝考生的趕考季,他們需要來回奔波於各省的高校參加校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3月12日,教育部部署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工作,要求高校減少校考範圍,對確需組織校考的專業,鼓勵採取網上視頻面試等方式進行,而對於擬採取現場考核的高校,教育部則要求應安排在高考結束後,成績公佈前組織。

自3月底起,中戲、北影、上戲等高校陸續發佈2020年藝術類專業校考調整方案。

南都記者關注到,校考縮減、網絡初試、面試延期,文化課比重增大,成為今年高校藝術生校考的幾個主要變化。

以三大藝術類名校為例。中央戲劇學院取消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戲劇學專業等專業的校考,按高考文化課成績由高到低錄取;表演專業、戲劇影視導演專業等均保留校考。其中,表演專業等初試為遠程考試,複試為現場考試,於高考後兩週內完成。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將根據各省的聯考成績進行初選並確定複試考生範圍。還有部分專業只保留一試,即遠程考試。

北京電影學院同樣也取消了戲劇影視文學、影視攝影與製作等7個專業的現場考試,直接使用高考文化成績進行錄取。但仍保留戲劇影視導演、表演、錄音藝術等11個專業的校考。採用提交視頻等非現場方式進行初選,高考後再對初選通過考生組織現場考試。

與此同時,上海戲劇學院包括編劇、戲劇教育在內的四個專業也直接按高考分數錄取。

調整後的招生方案總體為今年高考的藝術生指明瞭三類升學路徑:取消校考僅依據高考成績錄取;綜合省考(即各省組織的藝術統考)和高考成績錄取;綜合校考(即部分專業藝術高校組織的單獨考試)和高考成績錄取。

而對於報考多所學校校考的藝考生來說,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同時為這幾個變化調整備考方向。

校考縮招,省考發揮不佳難“翻身”

為防止校考引發大規模人員流動和聚集,部分高校取消校考參照省考及高考成績錄取。這對於省考成績不理想,希望藉由校考“逆襲”的考生而言,則相當於失去了一次機會。

小軒是主攻設計學類的應屆藝考生,對省考發揮不佳的她而言,取消校考也讓她失去直接衝擊心儀高校的機會,無法用校考分數尋求“翻身”。同時,自己為衝擊目標高校的額外付出也打了水漂。

不同於畫室中多數專門準備聯考的學生,去年12月初結束省考後,小軒繼續進行集訓。按原計劃,畫室在春節期間只放一天假,而她會在2月參加多所學校分別組織的專業考試。但後來畫室突然告知放三天假,之後她就變成了在家裡上課。

藝考因疫情停滯期間,小軒在家一邊複習文化課一邊等後續消息,沒有官方通知一度讓她焦躁不安。得知招生新政策後,她先是感到意外,後又覺得有點無奈:“雖然我可能不夠優秀,但是現在肯定也比12月份省考時強。”此外,所在省份下一屆將實行高考改革,也打消了她為明年再藝考而復讀的念頭。

“延遲比取消好,對於我們這些一門心思準備校考的人來講是公平的。”小軒認為,部分學校依據聯考成績招生,“但聯考和校考的層次、考題和標準都有差異,各個學校需要的畫風也不一樣。”

在北京某畫室從事藝考輔導的姚嶺指出,省考是一個入門級的考核,平日針對性訓練更側重於技法,而各省聯考的要求未必符合學校的招生標準,因此學校會組織考試,按自己的標準錄取。

姚嶺介紹,目前高校設立的美術相關專業中,排除史論和管理,大致可分為造型類和設計類,而後者的發展水平和招生人數近年來遠高於前者。但現在聯考中常設素描、色彩和速寫,大部分能滿足造型類專業的招生需要,但不滿足設計類專業招生需要。

根據姚嶺的觀察,取消校考依據聯考成績的學校,大多數校考的科目中至少有2門與各省聯考比較接近。而有2-3門科目與省考有差異的學校,大部分都保留了校考。

南都記者注意到,教育部也曾提到,對於與專業考試要求相關度不高的專業、省級統考已覆蓋的專業,高校要儘量減少校考專業範圍。

姚嶺認為,這種變化對前期針對校考做準備的考生會有些影響,但他也指出,在疫情的大環境下,確實不能魚與熊掌都兼得。在健康和招生標準之間作取捨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而一家舞蹈藝考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劉暢認為,取消校考而採用省考分數,對考生的影響不會特別大,“省考與校考的備考環節大體是一致的,而按照更高的標準去準備,成績才會有更大的提升。如果你有拿到校考通過資格的能力,省考也沒有問題。”

“兩手抓”百日倒計時,應對鏡頭成為新課題

大約一週前,張浙得知一所意向高校將通過網上接收作品的方式完成校考,不再組織線下面試。

張浙希望能抓住這次校考機會。此前,她意向的幾所高校中有近一半陸續通知取消校考,將參照省考和高考成績錄取,但她的省考成績並不理想。

3月底,高考也被“官宣”延期一個月。這是張浙最近得到的一個利好消息,因為對文化課複習有很大幫助。除了讀藝術院校,她也想讓自己的高考分數能達到二本線。算上省考成績後,她很有機會在一所自己最心儀的“雙一流”高校就讀書法學。

針對藝考生須達到的高考分數,教育部規定,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高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的藝術類本科專業,自劃線原則上不得低於生源省份藝術類同科類本科專業錄取控制分數線;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藝術類本科專業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根據本省本科錄取批次的設置情況,通常劃定為本科第二批次的75%以上。

不過,讓張浙感到有些擔憂的是自己就讀的高中已經開學。“學校封閉式管理,信息獲取困難,加上學校一天課程安排很充實,練習專業課還需要擠時間。”

多名受訪考生表示,當網上初試遇到學校開學時,會選擇向學校請假以準備藝考。

而對多數有機會通過校考進入心儀高校的學生而言,在高考前不到100天時間內,除了複習文化課,還要準備提交上網的初試。隨著網上初試這一新形式到來的,還有應對鏡頭的新課題。

“線上考試提前公佈了題目,其實降低了專業難度,就看完美程度了,所以是一遍遍拍。”然而,小曾錄製了一晚上中傳的複試初審視頻,嗓子講啞了也難以讓自己滿意。最近,小曾白天聽學校的網課,晚上有家教一對一輔導,但因為要錄製中國傳媒大學藝考的複試初審考核視頻,還無法將精力全部投入文化課。

小曾為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準備的視頻中,自我介紹佔6分鐘,創作並講述故事按要求最長為5分鐘。她常常錄製到第八九分鐘時出現卡頓,於是又重新來過,“因為只能上傳一個視頻 ,所以想一氣呵成,但要達到完全流暢,再加上語氣和表情到位,挺考驗人的。”

對小曾而言,線下考試緊張氛圍更能激發自己的靈感,以致有更好的表現。

南都記者瞭解到,根據報考學校提出的拍攝限制,劉暢所在的培訓機構對舞蹈的時長和錄製機位作了規劃,同時,為了讓考生在鏡頭前揚長避短,機構還指導考生修改舞蹈內容,使動作、節奏和情緒的變化更能針對視頻考核的特點。

據瞭解,教育部和高校的考試方案中都對視頻考核提出了人臉識別、不剪輯等防舞弊手段,也對儀容、錄製設備等方面作出統一規定。

不過仍有家長擔心錄視頻會影響學生的展示效果。劉暢認為,專業老師可以通過視頻判斷學生水平的高低,但由於視頻缺少與學生的互動,所以進一步選拔可能仍需組織現場考試。

他也指出,如果視頻考試中遇到了判定的“模糊地帶”,學生要端正考試心態,不要抱有刻意“鑽空子”的想法,“校方如果真的發現有漏洞,也會積極補救。”

文化課要求提高,部分被劃定單科線

據瞭解,一些高校在招考調整方案中明確規定了部分專業所需的高考單科分數。例如,中央戲劇學院要求,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戲劇創作、電視劇創作方向)、戲劇學專業(戲劇史論與批評方向),考生語文、英語單科成績須達到所在省份該科目滿分值的70%。而在疫情前完成的校考環節中,中傳的初試為文化素養基礎測試,考察“文史哲”。

教育部往年出臺的文件也提出,藝術學理論類、戲劇影視文學、電影學及設計學類等專業應提高高考文化課錄取的要求。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往藝術高校側重考察學生的專業素質,對於人文情懷、綜合素養等方面的考察似有待提升;今年不少藝術高校都將取消部分專業的校考,進一步提高對文化課的要求,這是從某種程度上在彌補之前我們國家藝術教育的一些短板和弱項。

黃昌勇介紹,上戲按照高考成績錄取的專業,普遍對考生的文化素養有著非常高的要求。8個保留校考的專業,則是在專業藝術和文化素養之間找到一種平衡,而總的趨勢是文化素養的要求會逐年提高。

今年報考戲劇與影視文學類下屬專業的學生橙子認為,藝考生的確需要人文素養,但同樣需要藝術素養。她坦言,當自己嘗試去製作做小短片時,才發現真正拍一部比較好的作品非常難,“電影其實是需要看天賦的,有的人就是對鏡頭沒有感知力,成績再好可能也沒什麼用。”

在這樣的改革之下,專業過硬但文化成績不夠好的考生是否會“漏網”?黃昌勇認為,“在探索階段或許會存在這種情況,但不能因為個別情況而因噎廢食,影響整個藝術教育對人才綜合素養提出高標準和嚴要求。我們希望培養的是藝術家。”

在一所藝術類高校任教的蘇尋也發現,在給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大一學生講授外國文學的課程時,學生實際的文學基礎較薄弱,但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此外,在朗誦、閱讀等學習過程中和思維能力方面,學生的個人表現很有特點,藝術素養和藝術能力比較突出。

“文學基礎弱有很多原因造成的,藝術考生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應對藝考與高考的,所以實踐能力偏強,理論能力稍弱是正常現象。”蘇尋說,“文學對於人文社科領域來說一定是基礎的,上了大學以後,以外國文學來說,系統化學習有利於對於戲劇的理解,有助於對寫作思維能力的拓展。”

但蘇尋認為,藝術考生是有個性的,藝術考試也需要儘量調整為有個性、有針對性的,如果藝考生的考試因為現在的疫情情況調整為與文化課合併,整體只能是應急,不是長久之計。

疫情下縮減校考和網絡考核,專家稱是大勢所趨

在華中師範大學測量與評價中心胡向東看來,縮小校考專業範圍並不只是單純為了抗擊疫情而採取的被迫之舉,而是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發展的大勢所趨。他指出,教育部近年來一手抓各省統考建設,使其已可以覆蓋絕大部分藝術專業,同時力促縮小校考範圍和規模,既保證了生源質量,又極大減輕了考生和家長負擔,維護了考生權益和高考公平。

南都記者關注到,教育部於2018年發佈的一份文件中就已提到,省級統考已涵蓋的專業,高校一般應直接使用統考成績作為考生的專業考試成績;確有必要補充考核的藝術類本科專業,高校應面向省級統考合格生源組織校考。

據北京師範大學原招辦主任,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副校長虞立紅調研,近年來已有不少高校綜合評估後選用省統考而主動放棄校考。2018年,123所原“211工程”高校、第四輪美術學/設計學一級學科評估C-以上高校(除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中,有73所高校按省統考成績錄取,約佔高校的60%。

“推進更多高校直接採用省統考成績,是近年來藝考生專業考試的改革方向。”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他也認為,高校用在線視頻方式進行測試,也是在在線教育十分“火爆”的背景下,值得期待的測試方式。

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已有部分高校在藝術類專業招生和高水平藝術團招生中,對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方式開展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另外,這種方式也確實方便了考生及其家庭,免去了以往許多考生和家長長途奔波“趕考”和“陪考”的情況,減少了交通、住宿等開支。

以音樂表演類考試為例,上海音樂學院曾表示,音樂表演類考試特別強調即時互動、臨場考察,又受音色本真還原、鋼琴伴奏輔助等條件限定,非現場考核難度大,但並不是沒有解決方案。提交音視頻資料或遠程初試是音樂高校招生中比較通行的做法,尤其是在國際學生的招生過程中更為常見。像國際知名的伊斯曼音樂學院、曼哈頓音樂學院、哈佛音樂學院等就都有成熟的遠程考試做法。

不過,網上考核從目前的實踐來看仍有一定的侷限性。

南都記者觀察到,美術學類和設計學類專業的招考中極少採用網上提交作品或錄製視頻上傳的方式。

“美術類考試時間更長,剪輯視頻就有作弊的可能。而一鏡到底的錄製和視頻壓縮,對很多考生和家長來說是非常專業的東西,如果不會操作設備,就會對作品的最終呈現產生影響。”姚嶺認為,此種方式在美術考試中推廣難度較大,“色彩在拍攝過程中顏色會失真,而素描則可能會有很多細節性的、深入性的東西看不到。”

在熊丙奇看來,在特殊類型招生中引入在線視頻測試方式,不但可以解決當前藝考專業考試的“燃眉之急”,而且也可為今後在研究生複試面試、綜合素質評價學校面試、“強基計劃”學校校測之中,採用更便捷、更低成本並確保公平公正的在線視頻測試積累經驗,以此深化推進考試招生改革。

(文中張浙、小軒、姚嶺、小曾、橙子、蘇尋為化名)

文/李裕鴻吳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