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碼上經濟”如何賦予區塊鏈“碼”力

昨日,騰訊微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研究中心、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聯合發佈《2020碼上經濟戰“疫”報告》。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無接觸”服務需求直線上升,作為數字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二維碼更是在此次疫情中快速成長。碼上經濟第一季度

交易額同比增加25.86%;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5月6日期間,政企個人總用碼量達1400億人次,人均節約耗時29.2小時


而在人民日報公眾號發佈的關於“碼上經濟”的長圖文中,表明“碼上經濟”讓新基建應用更多元,以此同時“碼上經濟”的發展也倒逼企業對新基建的需求


看“碼上經濟”如何賦予區塊鏈“碼”力

看“碼上經濟”如何賦予區塊鏈“碼”力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並且把區塊鏈也納入了新基建,國家出臺的政策當中是這麼說的:


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比如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


但目前區塊鏈行業在落地上遇到了一些問題。雖然從業者們在DAPP等方向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收效甚微,使得社會上對於“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到底能不能落地”,“區塊鏈到底有沒有用”這些問題有諸多的懷疑。


其實從“新基建”的定位來理解區塊鏈是一個非常好的角度,可以方便我們回答“為什麼區塊鏈難以短期落地”,“區塊鏈到底有什麼用”這些問題。


區塊鏈是一項公共基礎設施


傳統的基礎設施一般指鐵路、公路、機場這些,“新基建”和傳統基建有很多共通點,以傳統基礎設施中的公路為例來類比的話,民間有一句諺語叫做“要致富,先修路”,說明了路這種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看“碼上經濟”如何賦予區塊鏈“碼”力


目前國家把區塊鏈列為“新基建”的元素之一,這個定位應該算是非常準確的,因為它確實和傳統的鐵路、公路、機場等一樣,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而且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本來就很大,建設週期長,經濟效應不明顯,前期可能要面臨長時間的虧損,這就可以回答“區塊鏈為什麼遲遲難以落地”之類的問題。


這種基礎設施每個人都可以使用,費用低廉甚至免費


區塊鏈具有這樣的開放性,公鏈是直接面向全網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的使用,不會核對你的身份,不會給你附加各種各樣的限制,每個人都有平等的參與機會。


基礎設施很難修建,需要耗費大量的“工作量”


公鏈發展起來非常不容易,因為它需要大量的算力保障安全,需要廣泛的生態來保證它背後的經濟系統,需要有各種生態位上的微妙平衡,才能保證它的持續發展。但是一條公鏈一旦建立起來,就永遠不會停機,未來若干年都可以持續使用。


基礎設施後續維修的難度也很高


區塊鏈是一種數據的底層交互協議,協議一般只規定最基礎的交互動作,而且協議一旦確定有未來很長時間內都不會修改,即使要修改可能都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正如當年的IPV4改為今天的IPV6。


看“碼上經濟”如何賦予區塊鏈“碼”力


如果一條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需要進行規則上的修改也是非常困難的事,需要考慮到社區的影響,每個人的利益角度都不一樣,可能要吵架吵很久還不一定能夠實行,修改一條區塊鏈規則的難度有時候甚至要超過新建一條區塊鏈。


基礎設施給我們生活帶來明顯的便利


在沒有區塊鏈之前,我們有很多業務都是已經放到了互聯網上,而且在互聯網上用著好像也很方便,至少是已經習慣了;但是當區塊鏈出來之後,它會把很多的生產要素上鍊,原來需要確權的地方,可能現在上鍊就等於確權;原來需要線下排隊的地方,可能線上就能直接辦理;原來需要跨部門清算的地方,可能突通過數據交互和跨鏈就可以實現,基本上能夠實現絕大部分的業務在鏈上完成,不會有太多需要你“跑腿”和“打溼褲腳”的地方。


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打開與外界連通的大門


區塊鏈本身當然是可以給鏈上的生態提供很多的服務,但是更重要的意義是通過上鍊你可以與其它鏈上的數據交互,你可以使用其他鏈上的功能,進入其他鏈上的生態,用專業的話說,“跨鏈的意義可能不亞於公鏈本身”。


看“碼上經濟”如何賦予區塊鏈“碼”力

“新基建”已成為發展共識,既代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未來方向,也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會像水和空氣一樣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工具。其中,作為直接面臨全球經濟下行的眾多出口導向型工業企業,能否承受住這次風險,並且在新基建的機遇下打造企業數字化能力將成為疫後經濟快速恢復的關鍵。


看“碼上經濟”如何賦予區塊鏈“碼”力


那麼,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之後,如何才能藉著東風實現區塊鏈技術快速發展併為實體經濟創造切實收益呢?國家、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生態咬合十分重要:


首先是在國家層面,出臺行業的發展指引,為行業的合規化、合理化發展制定綱領性文件。通過跨部門的溝通方式,制定行業細分規則,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業務開展提供參考依據。


其次是地方政府層面,可在人才培養或引進、產業扶持兩方面加大力度。通過優厚的區塊鏈產業人才引進、發展區塊鏈相關教育,刺激人才流入和儲備長期人才。通過稅收優惠、政府投資、產業孵化等方式加大產業扶持力度。


最後是企業層面

,如何將區塊鏈的技術特性與傳統產業發展的真實“痛點”密切結合,既需要傳統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程度持續提升,更需要大量的試點項目去持續地積累經驗、反饋問題、優化方案,並非一朝一夕就可達成。如,TRT通過同行業上下游之間的交流,提高區塊鏈行業全產業鏈的生態咬合力度並且通過跨行業的合作提高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多樣性並加快技術落地,最後實現互聯網化的珠寶交易平臺,在經歷一次次創新探索之後逐步形成“區塊鏈+珠寶行業”的發展模式,實現以區塊鏈引導行業提質增效的價值傳導。


區塊鏈正式納入新基建,將得到更多人才、資金及技術方面的支持,提高相關行業對區塊鏈賦能的意識和接納度,從而促進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發展、加快瓶頸的突破、更快實現區塊鏈作為信息基礎設施賦能實體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