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凱撒的歸凱撒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觸樂夜話:凱撒的歸凱撒

小羅今日無心畫

執掌光明、救贖與重生的神明俄撒斯一拳一拳地捶打在貝拉斯之輪上。此時眾神已經無能為力,只能束手旁觀,而懵懵懂懂的眾生仍在為金錢與土地紛爭不休。我所扮演的靈視者和他的同伴是此時此地唯一能夠站立在俄撒斯身邊的存在,見證輪迴崩潰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我在國慶假期時玩得最多的遊戲,除了《十字軍之王3》就是《永恆之柱2:亡焰》。在《永恆之柱2》裡,主角靈視者還是一代的主角,只是他的努亞堡被以魂珀巨人形態復甦的光明之神摧毀,自己也靈魂破碎而亡。俄撒斯甦醒後馬不停蹄地向亡焰列島前去,主角的一部分靈魂破碎並寄生在了俄撒斯身上。為俄撒斯的復甦感到震驚和惶恐的眾神復活了靈視者,命令他追逐俄撒斯,並調查這位神明的真實目的。

作為《永恆之柱》的續作,《永恆之柱2》在劇情設計上有點困難,因為世界觀下的最大秘密在一代裡就已經被揭開了:看似高不可攀的眾神實際上是被古文明“製造”出來的。無論再怎麼設計續作的故事,用以吸引玩家投入劇情的懸疑感都已不復存在。

觸樂夜話:凱撒的歸凱撒

以“蒼白騎士”形象出現的神明貝拉斯

因此,黑曜石將《永恆之柱2》的主題設定為史詩般的“獵神”之旅。靈視者以一葉孤舟深入異域,追獵300米高的巨人神明俄撒斯。而俄撒斯以巨人之軀跨越山海,在爆發的火山和上千米高的巨浪面前巍然不動,誓要犧牲自己,將輪迴打破,讓凡人認識到所謂眾神身為寄生蟲的真面目,從而擺脫神明的統治,建立起新的世界秩序。這條主線的劇情相當直接明瞭,又氣勢恢宏。

相比之下,遊戲中四大勢力的相關支線就顯得異常平庸。我在遊玩《永恆之柱2》時常常有一種割裂感:眾神處在內戰邊緣,俄撒斯即將摧毀輪迴,世界已經危在旦夕,而亡焰列島的統治者們直到最後都還在為土地和金錢斤斤計較、互相算計。在遊戲的中後期,要不是經驗給得多,錢給得足,我甚至根本不想再接四大勢力的任務。

眾神的事還得靠我靈視者解決,這屆凱撒確實指望不上。

觸樂夜話:凱撒的歸凱撒

最後的對峙

人、神與死亡可以說是嵌在西式奇幻內核裡的經典母題。在遊戲史上,從早期的《異域鎮魂曲》《博德之門》到如今的《永恆之柱》,許多經典遊戲都以這一母題為故事的出發點。在更早的為CRPG的創作者們提供大量靈感的奇幻小說裡,對這一母題的討論和運用更是數不勝數。

在我看來,《永恆之柱2》的劇情設計就很明顯地受到了勒古恩的“地海”系列的影響。勒古恩(Le Guin)是美國知名的科幻和奇幻小說作家,以“地海”系列和“伊庫盟”系列小說聞名於世,對尼爾·蓋曼和喬治·R·R·馬丁等一代西方奇幻作家都有深遠的影響。在“地海”系列的最終章《地海奇風》當中,由強大巫師強行劃出的冥界被摧毀,世界重回生生不息的輪迴,象徵魔法的巨龍飛往新世界,巨龍的歸巨龍,巫師的歸巫師,凡人的歸凡人。

觸樂夜話:凱撒的歸凱撒

宮崎駿同樣是勒古恩的粉絲,並且將自己花很大力氣才談下來的“地海”系列改編權交給了兒子宮崎吾朗製作《地海戰記》,可惜《地海戰記》的票房和評價都不理想

儘管同樣是以人、神與死亡作為母題,在故事結構上也有頗多相似之處,就我個人的觀點,《地海奇風》比《永恆之柱2》的故事還是要好一些,原因在於勒古恩能夠將世俗的人間煙火氣與超越性的、氣勢恢宏的史詩主題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這一點上,《永恆之柱2》的劇情設計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眾神和人類兩條故事線間割裂感實在太過明顯,大家各管各的,最後還是得靠靈視者跑斷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