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起,​南極,不再“難及”

近日,自然資源部網站發佈《赴南極長城站開展旅遊活動申請指南(試行)》,開放赴南極長城站旅遊申請。

擬赴長城站開展旅遊的企業,可在每年9月15日至9月30日期間的工作日,向自然資源部遞交申請。

在中國的南極科考站裡,感受南極美景,將很快實現!

新中國第一“長城站”的絕美風光

南極素有科學天堂之稱。1985年2月20日,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宣佈落成,填補了我國科學事業上的一項空白。

絕美南極!喬治王島冰川、積雪景觀

長城站位於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東臨麥克斯維爾灣中的小海灣——長城灣,灣闊水深,進出方便,背依終年積雪的山坡,水源充足。在長城站,可以欣賞喬治王島冰川和積雪的美景。

明天起,​南極,不再“難及”
明天起,​南極,不再“難及”

圖片來自網絡

常年科考站——冰雪王國的微型城鎮

目前,在南極地區,常年科學考察站有50多個。我國的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都是常年科學考察站,一年到頭都有人在站上工作。

這些站里科學研究項目較多,實驗手段先進,許多項目是常年連續不間斷地進行,即使是在嚴酷的隆冬,科學觀測工作也不能停止。

因為是常年有人居住,所以站上在後勤保障、交通、通訊、生活設備等方面,基本上能滿足隊員生活、工作的需要,就像一座建在南極冰雪王國的微型城鎮,所以常年科考站又被人們稱為南極科研城。

明天起,​南極,不再“難及”

圖片來源:極地考察辦公室

長城站——小小科研城

在長城站這座小小的科研城裡,科研人員可以在這裡可以從事氣象觀測、固體潮觀測、衛星多普勒觀測、地震觀測、地磁絕對值觀測等。

在科研人員的帶領下,還可以參觀生物實驗室、無線電波傳播實驗室、地質實驗室、地貌和第四紀地質實驗室、地球物理實驗室等。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根據國際南極旅遊組織行業協會(IAATO)最新數據顯示:2017-2018南極旅遊季,中國遊客人數達到8273人,佔比達16%,僅次於美國。

業內人士則告訴記者,按以前的業內預計,在2022年到2023年的南極季,中國前往南極旅行的人數就會趕超美國,成為前往南極旅行的第一大客源國。

此次的政策利好,毫無疑問又將進一步刺激大家去南極旅遊的熱情。除了參觀長城站以外,在南極的確可以擁有很多絕無僅有的體驗——

“極光會有的,並肩於雪山之巔”

9月初,中國的另一座南極科學考察站中山站上空出現了多次極光大爆發。

南極科考隊員拍攝到了絢麗的綠光,畫面讓人彷彿置身“神話世界”。

明天起,​南極,不再“難及”

與企鵝、海豹親密接觸

如果你想與企鵝親密接觸,想讓小海豹衝你撒嬌,也可以試一試運氣。

長城站站址附近有片巨大的灘塗,那是企鵝、鳥類、鯨、植物和化石的自然保護區,常常能看到成群結隊的企鵝、可愛的海豹。

如果運氣好,還能夠遇見南極特有的藍眼鸕鷀、南極賊鷗等動物。

明天起,​南極,不再“難及”明天起,​南極,不再“難及”

圖片為網友在長城站拍攝

寄一張發自世界最南端的明信片

長城站有著世界最南端的中國郵局,在那裡,你可以寄一張發自世界盡頭的明信片給家人、朋友,送上最別緻的祝福。

明天起,​南極,不再“難及”

崑崙站郵戳圖片來自網絡

最重要的提醒:環保!

自然資源部網站發佈的《赴南極長城站開展旅遊活動申請指南(試行)》中,特意提到“環保教育”↓↓

“我國是南極條約協商國,為履行《南極條約》《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等國際公約關於環境保護的義務,各旅遊企業必須切實加強對赴南極長城站的遊客進行環保方面的專題教育,切實遵守南極環境保護和動植物保護的相關要求,樹立良好形象。”

南極:我太“南”了!

在2014年,就有研究發現,自1993年以來,南極每年減少大約1000億噸陸冰,導致全球海平面每年升高約0.2毫米。

由海洋變暖造成的這部分冰量流失主要出現在南極北部和西部,而與此相反,羅斯海地區(南太平洋深入南極洲的大海灣)冰量卻有所增加,這是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一系列因素導致的結果。

明天起,​南極,不再“難及”

2014年的普里茲灣的冰情已明顯比往年嚴重 圖來自新華社

去南極旅遊,並不只是探險獵奇,更重要的是通過感受南極的純淨,讓大家更加懂得地球家園的寶貴。

遵守南極環境保護和動植物保護的相關要求,給南極更美的純淨,給地球更好的未來。

(來源:央視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