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為什麼那麼多“我對你錯”、“你就應該......”?

這兩天,“疑似天后那英當眾踹人”的新聞上了熱搜,視頻上傳者稱自己是那英的粉絲,去澳門專門去看中國好聲音,在商場偶遇那英,於是用手機一路自拍,並讓身後的那英出現在視頻中,誰知道被那英從身後踹了一腳,並一臉不悅地說:“你別拍.....”

生活中為什麼那麼多“我對你錯”、“你就應該......”?

至於網絡上所說的,在商場,那英一路上已經被其騷擾很久,也有過善意地提醒,希望對方給自己這次私人聚會的享受空間,提醒無效之類的信息,沒有得到證實,暫且不論,只就視頻上傳者的邏輯出發,她覺得自己拿著手機強行讓那英入鏡,被踹後一臉委屈,覺得那英錯了,作為公眾人物,你就應該配合入鏡,你踹我,你還要不要公眾形象了?

這個邏輯對嗎?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就是用這個邏輯要求著身邊的人:

你是父親,你就應該多陪陪孩子;

你是明星,你就應該和我合影,你就應該多做貢獻;

你是學生,你就應該只想學習的事情;

你是領導,你就應該起帶頭作用,你負責是應該的;

你是朋友,你就應該多擔待一下我的壞習慣。

......

反過來,到自己身上,很多人又會用這個邏輯給自己推脫:

我是你媽,我說你兩句怎麼了?

我是顧客,顧客就是上帝!

我是粉絲,我就有權利要求跟你合影!

我是小員工,我就只能幹好自己分內的活;

我是男人,我只負責賺錢養家,帶孩子的事情就歸女人管。

......

為什麼生活中這麼多“你就應該怎樣,我就應該怎樣”?為什麼生活中這麼多“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太多的角色,而在和人相處、互動的過程中,都在用各自的角色在相互要求,當我們強角色化程度越高,對世界的不滿就越高,就越容易產生“我對你錯”的情緒。

角色化的生活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史蒂芬·柯維博士提出了“要事第一”的時間管理模式,而這個時間管理方法的第一步,就是確認自己的角色,並根據每個角色,確定比較重要的事情。

這本在美國影響力僅次於《聖經》的書,這個“影響美國曆史進程的25位人物”之一的作者,在教授時間管理方法的時候,都要人們先確認自己的角色,說明,角色化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任何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承載著各種角色:

在家裡,你既是父母又是兒女,相對於你的另一半,你還是伴侶;

在職場,你既是上司也是下屬,既是同事也是服務者;

在社會上,你既是顧客,也是參與者,你有職務,你就是局長、科長、經理、老版,你有職業,你就是老師,醫生,律師,師傅,你既是夥伴又是競爭對手,你既是同伴,又是陌生人.....

總之,你每天就在各個角色之間來回的穿梭。

這就是你的生活:角色化!

問題是:生活中,你的每個角色在性格、行為、能力上的表現一致嗎?

其他人是和你相處,還是和你的角色在相處?

你的每個角色之間有沒有衝突?都能做好嗎?

還有,最重要的,這些真的是你自己嗎?

我有個學生,剛畢業時,進了一家房地產企業工作,正好趕上國家政策偏利好,且剛好處於金九銀十的當口,每個月收入不菲,當時我看到他的狀態就是覺得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膨脹感,也就應了後來一句很火的話:“錯把平臺當能力”,那時他覺得自己一個剛出社會的毛頭小子,因為買房認識了很多很牛的客戶,自己人脈也拓展了,錢也賺到了,對自己的人生很滿意。

前段時間,再見面,他已經換了個樓盤,接著賣房,但是經濟下行壓力,加之限購限價的種種政策,已經沒了剛開始的那些意氣風發,他在迷惑:“之前的那些客戶怎麼都不怎麼理我了?”

他不知道的是:“那些客戶不是在和他打交道,在和他的角色打交道,在和他所在的平臺打交道。”

我的一個朋友,社會能力很強,自由職業者,收入頗高,等有了孩子之後,因為時間比較自由,主動承擔了一些帶孩子的工作,並減少自己的工作量,相應的收入也減少了,而且堅持讓妻子不辭職,經濟獨立。夫妻相處的很和諧。

有段時間,朋友感覺家庭經濟負擔過大,想要增加家庭收入,於是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並且準備轉型到另一個相關領域且前景會更好,於是在初入該領域時需要投入的經歷相對較多,而同時,妻子的工作壓力也突然增多,這時,兩人的關係惡化起來,妻子一會抱怨:“家裡的經濟已經很久沒有起色了,你要趕緊多賺錢啊!”一會又抱怨:“你作為一個父親,難道不覺得你現在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嗎?”一會又抱怨:“作為丈夫,你不應該多關心關心你的妻子,問問她每天累不累?給她分擔點家務嗎?”

一時間,家裡雞飛狗跳。為什麼?因為他在家庭經濟支柱、父親、丈夫這幾個角色之間發生了衝突,人精力有限,不可能在幾個關鍵角色間保持好平衡。

為什麼會有角色化的生活?

角色化的生活,來自於社會分工,從開始有人類群居開始,每個人在群居中的職能不同,分工不同,相應的角色也就會不同,剛開始的分工很樸素:男人打獵,保護部落;女人採摘野果,照顧部落的老人和小孩。這樣的角色化,也便於管理和約束。

到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代,為什麼這麼容易被統治者接受?因為儒家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把社會角色及社會規則都定好了,這對統治者來說,角色決定了規則,規則決定了行為方式,每個角色在自己的規則下,被要求,被約束,方便管理,又具有普世原理,不需要專門立法去說明和普及,何樂而不為?

到了社會分工更加細緻的今天,每個角色相應的都有一套自己的規則,比如老師,就得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醫生就得救死扶傷,不能收紅包,見死不救;警察就得懲惡鋤奸,見義勇為,保護百姓等等,這樣的角色化規則,在默默地運行,規範社會的行為標準。

這就是“角色化”所帶來的好處。

那我今天想講什麼呢?我想講“去角色化”。

認清自己,還請去角色化

生活中為什麼那麼多“我對你錯”、“你就應該......”?

知乎大V謝春霖集大成之作

湖畔大學梁寧老師在得到上的課程《產品思維30講》,把關於產品層次的分析的框架,《認知紅利》一書的作者,知乎大V謝春霖,用它來分析人的層級,如下圖:

生活中為什麼那麼多“我對你錯”、“你就應該......”?

產品或一個人的表現層級

這個圖的意思是說,一個產品如果僅僅讓用戶體驗到外面圈層:感知層、角色層,那麼這個產品的適用性很窄,如果能體現到資源層面、功能層面,那麼它就已經給到用戶內核性的體驗,如果產品是從內而外設計的,它的存在具有使命感,那麼這就是一個非常爆款的產品,比如蘋果手機,比如微信,比如淘寶......

用這個框架,來看一個人,也就是如果一個人被看作一件產品:

第一層:感知層

就是這個人的外貌,衣著,言談舉止,我們和一個陌生人打交道,“第一印象”就是這一層級。而我們每天出門前化妝,收拾妥當,穿著整齊,都是在這一層級下功夫。

第二層:角色層

這就是我之前跟大家講的角色化生活,大部分人都在這個層級奮鬥,而且都被各種角色馴化,我們與大部分人的交往,看似彼此熟絡,不過就是在彼此的角色裡演著屬於自己的“戲份”,如果戲幕落下,你們褪去角色的服飾,可能也就重歸陌生。

如果你想深入瞭解對方,想和對方真正的熟悉起來,必須往下再走一個層級。

第三層和第四層:

這是一個人的深層部分,也是一個人能變換角色,遊刃有餘的基礎。一個人需要關注這兩個層級的擴張,而不要停留在外面的感知層和角色層。

曾幾何時,總有雞湯文呼籲:請停止你的無效社交!其實就是讓大家擺脫做人的感知層和角色層,往深層的資源結構和能力層努力,這兩個層級,顏色相同,但是能力層更置於裡層,是因為,資源結構還可能使外部的或者由角色帶來的,而能力卻是個人內部的。

第五層:存在感知層

這是什麼層次呢?就是,什麼事情讓你覺得特別有“存在感”,特別有“使命感”,就是那種讓你發自內心喜歡,想做,並不計任何回報的投入的那些事情,這些是你真正快樂之源,是一種渾然忘我的狀態。

如果一個人,能夠脫離大部分角色、資源、結構、能力,而真正意義上了解自己為了什麼而存在,那麼他表現在這個世界上的行為將會特別的清晰,他知道自己在世界上的存在意義是什麼,他了解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他清楚自己的使命是什麼,

而瞭解一個人,和一個人成為靈魂伴侶,也就是需要到這個層級,瞭解他真實的快樂,瞭解他真實的痛苦,交換彼此的能量,交換彼此的感知,感受彼此存在的意義和使命。

如果想要擁有較高的生命品質,請從內而外地探索自己,探索自己的感知存在層。

如何做呢?

①問問自己,如果放下所有角色,你最想成為什麼人?(就這個問題,很多人都不一定有答案)

②再問問自己:什麼事情讓你感受到真正的全情投入、不計回報、渾然忘我?(那是你最有存在感的事情,也可能是你最想做的事,也可能是你最想成為的人)

③不能確定,找到最有可能的一件事,反覆去嘗試,試著找到那個不帶任何角色,你就喜歡去做的事情,那就是你的“存在感知層”。

④找到了,發現能力不夠,做不下去怎麼辦?試著用一下“AS-IS/TO BE”表格分析一下自己

生活中為什麼那麼多“我對你錯”、“你就應該......”?

與人相處,尤其是親密關係,儘量的去角色化

就拿開頭那個被踹的女生,她發微博的訴求,就是一種“角色化”邏輯,你是明星,踹人就不對,因為明星是公眾人物,要注意公眾形象。我是粉絲,我就可以跟自己的偶像要求合影,我沒錯啊。

如果摘掉各自的角色,就是兩個人,一個人拿著手機在我前面邊自拍邊把我的影像錄進了視頻中,而且一路拍,我多次提醒無果後,我是不是可以“維護我的正當權益”,要求對方刪掉視頻,對方再無賴,我踹她一腳又怎樣呢?我的內心就是不爽她侵犯我的肖像權,就是不爽她對我的騷擾。

大家看,去角色化之後,一切都顯得沒那麼多“你就應該.....”,也沒了那麼多“我就可以.....”,當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角色期待”,你的那些“你就應該”在別人心中就是“憑什麼呀”。

很多人都說:為什麼越親密的人,我們越忍不住自己的脾氣?

因為,親密關係中的角色化嚴重到“仗著親密,這是永久角色”!

我是你媽,我罵你是為了你好......

我是你兒子,朝你要錢怎麼了......

你是我男朋友,你就應該寵著我......

這些永久角色,牢不可破,所以說話的人即有各種既定的角色要求,又有永久角色的有恃無恐,多少感情都是這樣破碎的,父母兒女還好,尤其是那些把愛情、婚姻看成永久角色關係的,總是那麼不願花心思去維護的人,最終都將結束這幕戲中屬於自己的角色。

所以,在親密關係中,尤其是伴侶之間,請放下你們對對方過多的“角色期待”,去角色化,相處時不以感知層的信息為評判標準,深入到彼此間的“存在感知層”,共同為一個目標努力,攜手共進才能走得長久。

生活中,要想沒那麼多“我對你錯”和“你就應該......”,無論是與自己相處還是與他人相處,把“人”和“人的角色”區分對待,把握之間的界限,生活才會和諧,通透,舒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