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庫專題(一) | 缺陷庫的創建意義、狀態及人員職責劃分

缺陷庫的創建意義

我們為了降低缺陷修復的成本,應提前做好缺陷管理和跟蹤。

缺陷庫主要存放測試過程中發現的bug,以供相關人員跟蹤解決,目的是更好的完成產品或項目,保證測試產品的質量。

我們都知道,每款軟件都有其缺陷,並且不止一個,但不是所有的缺陷都需要修復。每個缺陷反應的問題是不同的,有的嚴重影響軟件系統運行,必須馬上修復;有些功能存在缺陷,但是對系統影響很小,用戶基本用不到,此類缺陷可以推遲或著不修復。

嚴重程度和優先級是軟件缺陷的兩個重要指標項,在實際項目中,要結合用戶實際使用情況,缺陷的影響程度,把軟件缺陷按缺陷類型、缺陷級別、嚴重程度、優先級別進行劃分。詳細的缺陷管理規範參見附錄“缺陷管理規範”。


缺陷狀態

為了更好的對缺陷進行管理,我們需要先認識軟件缺陷的生命週期,如圖2-1所示。

缺陷庫專題(一) | 缺陷庫的創建意義、狀態及人員職責劃分

圖2-1缺陷生命週期

在整個缺陷生命週期中,缺陷狀態主要描述測試人員提交的缺陷所處於的一種狀態情況,用於評估測試和產品的現狀。通過圖2-1缺陷生命週期可以看出,缺陷狀態分為:新建、打開、已解決、已關閉、延後解決、已否決、重新打開。具體內容說明如下:

1)新建:測試人員首次提交缺陷的狀態,需要標明缺陷的嚴重級別等要素。由測試人員改變。

2)打開:研發負責人對新建缺陷的確認,變成打開狀態時,需要同時確定缺陷優先級、解決的研發人員、填寫計劃修復時間,計劃關閉版本。由研發人員改變。

3)已否決:研發負責人認為不是缺陷、描述不清、重複、不採納所提意見建議、或者測試人員提錯,從而拒絕的問題。由研發負責人來設置。

4)已解決:研發人員修改問題後所標識的狀態。由研發人員改變。

5)重新打開:測試人員對缺陷狀態為已解決的問題進行驗證後,沒有驗證通過所標誌的狀態;或者已經修改正確的問題,又重新出現錯誤。由測試人員改變。

6)已關閉:測試人員對修改的問題進行驗證後通過所標誌的狀態。由測試人員改變。

7)延後解決:研發負責人確定是缺陷,但該缺陷不在本階段修復或由於外部因素等情況,延後解決。由研發負責人改變。


人員職責劃分

在缺陷生命歷程途中,對缺陷操作人員職責具體要求如下。

測試負責人:

l 定期審核測試人員提交的缺陷。

l 定期對缺陷庫進行分析,描繪出曲線圖等,報告現狀、預測趨勢。

l 對缺陷狀態為已否決、延後解決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需要實時跟蹤並與項目組相關人員確認。

l 在測試總結報告中給出意見。

研發負責人:

l 確認並分配狀態為新建的缺陷,同時確定缺陷優先級、解決的研發人員、填寫計劃修復時間,計劃關閉版本。

l 有否決性質和延後解決性質的缺陷可召集項目組成員(測試負責人、研發負責人、項目/產品經理)會議討論最終狀態。

l 有可能是需求的問題,分配給產品經理。

項目/產品經理:

l 把握缺陷修復的整體情況,確認研發分配的缺陷修改優先級別是否準確。

l 確認已否決和延後解決的缺陷是否合理,如果有意見,可與項目組成員一起商量定奪,確定最終的缺陷優先級和處理意見。

測試人員:

l 發現並提交缺陷,提交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並按照規範進行編寫缺陷。

l 時時跟蹤自己所提交的缺陷情況,直至關閉。

l 對於缺陷更改等不清楚的問題,與測試負責人及時交流。

研發人員:

l 確認分配給自己的問題並安排時間修復。

l 修復完成後,把缺陷狀態改為已解決,並在註釋中添加缺陷產生原因及解決大概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