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介》· 專題 | 論海外影視基地的產業之路與鏡鑑價值

《電影評介》· 專題 | 論海外影視基地的產業之路與鏡鑑價值

作者簡介:

談潔

,女,安徽銅陵人,上海藝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電影學博士,主要從事上海電影史,上海電影產業研究。

伴隨著世界影視工業的逐步發展,影片生產的方式和所需要具備的條件,電影產業運作的主流模式都在不斷髮生著變化。從1893年,愛迪生在一棟由瀝青紙包裹的房子裡建立了最早的製片廠“黑色的瑪利亞”(Black Maria),邀請雜技團演員、歌舞演員在攝像機前表演,批量生產出簡陋的、只能讓一名觀眾通過活動電影放映機(Kinetoscope)觀看的影片。[1]到20世紀初,美國陽光明媚的西海岸洛杉磯郊外迎來了發展的機遇。導演大衛·格里菲斯被Biograph公司派遣,帶著麗蓮·吉許、瑪麗·璧克馥等演員來西海岸找到一個小鎮“好萊塢”拍電影,Biograph公司發現此地條件不錯,於是,在回紐約前又陸續拍了好幾部電影,漸漸越來越多的劇組來到好萊塢。

1911年好萊塢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內斯特影片公司創建,此後,許多電影公司紛紛在好萊塢落戶,好萊塢成為大大小小眾多製片廠的聚集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好萊塢八大製片廠在“製片廠制度”的鼎盛時期,幾乎成為電影市場的壟斷性力量,直到1948年派拉蒙判決,判定大製片廠垂直壟斷為非法,要求製片公司放棄電影發行和電影院放映的業務,從而改變了好萊塢的電影生產、發行和放映模式。“外包”業務和“衛星”公司開始出現,慢慢替代了大製片廠時期複雜的等級制度和分工制度,大大增強了行業的靈活性。因此,以項目製為核心,將產業鏈環節上的各個公司和從業者集結在一起的協同模式成為了電影運作的主流模式。在此背景下,過去的電影製片廠逐漸蛻變成了為電影項目提供場地和設備租賃及服務的主體,而在製片廠周圍集結起了一大批獨立的電影公司,開始逐漸形成了電影產業集群。[2]

從拍攝取景地到製片公司聚集地,再到產業集群地,國內外影視基地的發展大多都遵循了這一基本規律。我國最早的影視基地是1987年央視無錫影視基地,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兼具觀光旅遊的功能,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影視基地數量已超過千座,但除了橫店影視城、象山影視城、中影懷柔基地等少數佼佼者外,大部分影視基地的運營狀況不太理想。曾有研究數據顯示,在已建成的影視基地中,有80%虧損,15%收支平衡,只有5%盈利[3],一些影視基地已然面臨被淘汰的結局,而定位是全球化時代的好萊塢海外攝製基地和以新的全球電影生產中心為目標而打造的青島的東方影都,目前也尚未收穫預期的影響力,一些傳統影視基地也進一步加大了攝影棚建設力度,如上海打造高科技影都的背景下老牌影視城車墩二期工程開啟。顯然,當下正值國內影視基地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考察國外影視基地的發展狀況,更新發展理念,摸索未來發展趨勢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將通過幾個國外知名影視產業基地案例來作進一步分析,分別是老牌大型的英國松林製片廠,與電視業聯繫緊密的美國The Lot Studios,以及新西蘭的奧克蘭影視產業基地。

《電影評介》· 專題 | 論海外影視基地的產業之路與鏡鑑價值

電影《西區故事》劇照

一、國外知名影視產業基地案例分析

(一)英國松林製片廠Pinewood Studios

松林製片廠由英國企業家亞瑟·瑞克(J Arthur Rank)等人於1936年創辦,迄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有很多的好萊塢大片以及英國本土電影在此拍攝。2001年松林製片廠與臨近的謝伯頓製片廠合併,逐步發展為英國最大的電影製作基地和世界先進的電影製作中心。英國電影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際電影製作項目在英國花費了21.7億美元,而這其中大部分項目都是由松林製片廠及謝伯頓製片廠完成的。[4]目前松林製片廠和謝伯頓製片廠共擁有40多個不同規格的攝影棚,能夠滿足不同的拍攝需求,其中最大的用於拍攝007的攝影棚面積5430平方米,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超過5000平米的攝影棚。2005年其又建設了能容納120萬升水的水下攝影棚,是當時全球唯一的全天候大型水下電影拍攝設施。此外松林製片廠還擁有佔地500畝的外景基地,包括多種自然和人文景觀,極大地方便影視拍攝的選景工作。[5]

Pinewood Studios Group目前在全球擁有300多家獨立企業,為電影、電視、視頻遊戲、廣告和攝影行業提供專業知識,設備和支持。這些公司聚集在一起,為整個創意產業形成一個獨特的集群和卓越中心,支持產業鏈上下游的產品生產,並且致力於打造了獨一無二的片場歷史與文化,最具標誌性的就是以“007”命名的攝影棚,以及從詹姆斯邦德,星球大戰和漫威宇宙到一系列屢獲殊榮的電影製作。2018年松林製片廠攝影棚的使用率高達93%,全年收入8000萬英鎊,利潤4200萬英鎊,利潤率高達53%。[6]2014年,為了適應對影視拍攝日益大型化的趨勢,松林製片廠開啟了大規模的擴建計劃,整個投資規模達到20億英鎊,新增10萬平米的新設施,包括12間大型攝影棚。[7]2018年,謝伯頓製片廠也開啟了投資5億英鎊的擴建工程,計劃新建43000平方米的攝影棚,並新增其它配套設施。[8]

松林製片廠更將自己的發展模式進行復制,從2009年開始了國際擴張的步伐,目前Pinewood Studios Group在5個國家的7個地點,共有74個stages(攝影棚) 超過100萬平方英尺。松林的全球工作室網絡:

《電影評介》· 專題 | 論海外影視基地的產業之路與鏡鑑價值

(二)美國The Lot Studios

The Lot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全方位服務製作基地,是西好萊塢的獨特歷史的一部分。最初由無聲電影的製片人和導演傑西•D•漢普頓(Jesse D. Hampton)於1918年左右在聖莫尼卡大道和福爾摩沙大道的拐角處建造了一個簡單的電影攝影棚,伴隨長達100多年獨特的好萊塢歷史,The Lot一直擔任數百個電影和電視節目的拍攝,前期製作和後期製作地點,是《羅賓漢》《西區故事》《現代啟示錄》《七宗罪》等著名電影的拍攝地。

《電影評介》· 專題 | 論海外影視基地的產業之路與鏡鑑價值

電影《現代啟示錄》劇照

20世紀20年代,瑪麗•碧克馥(Mary Pickford)和她的丈夫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Douglas Fairbanks購買了Jesse Hampton Studios並建立了Pickford-Fairbanks Studios。1927年演變為聯合藝術家工作室United Artists,一個以藝術家領導的組織,成員包括好萊塢演員查理•卓別林和導演DW格里菲斯,製作了數十部無聲電影。費爾班克斯於1939年去世後,塞繆爾•戈德溫(Samuel Goldwyn)競標成功並於1955年將工作室更名為Samuel Goldwyn Studios。儘管所有權和運營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場大火給製片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但製片廠仍繼續蓬勃發展。在20世紀70年代Goldwyn,Pickford和Chaplin去世後,20世紀80年代,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購買該物業,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用它來拍攝電視節目和電影,直至2000年,華納兄弟公司將整個設施出售給私人投資者並命名為“The Lot”。像派拉蒙和華納兄弟這樣的大型製片公司可能能夠負擔大量的拍攝和製作設施,但是越來越多的小型公司也同樣需要專業級的設施和設備,辦公及後期製作空間,以及必需運營和管理,歸屬私人投資者後將其轉變為完全獨立的製作生產基地,製作公司就可以在不需要自己擁有大型工廠的情況下拍攝和製作電影或電視連續劇,目前The Lot Studios由CIM集團擁有並由Skye Partners管理。

The Lot Studios位於西好萊塢,交通便利,擁有近150,000平方英尺的攝影棚,7個影棚從8,120 到13,335平方英尺不等,除了提供音響舞臺和製作辦公室外,The Lot Studios還提供額外的設備,服務和設施,特色的多功能空間包括有近2萬平方英尺的建築工廠,為了增加The Lot的空間,投資者還計劃新建了一座佔地98,000平方英尺的建築預計將於2020年完工。

The Lot Studios既擁有受到保護的歷史建築群,如始於20世紀30年代時期的編劇作家辦公室,又有能夠處理21的高科技需求的全新建築和生產設施ST世紀多媒體制作。“舊建築和新形式的媒體制作的混合令人驚訝地共生,雖然它的許多建築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但是The Lot是一個現代化的電影製作設施,但它牢牢紮根於好萊塢歷史。”[9]電視節目每天都在The Lot製片廠拍攝,錄音棚和放映室從事電影的後期製作,奧普拉溫弗瑞網絡OWN(Oprah Winfrey Network)的總部在The Lot佔據了大部分新建的建築,並與互聯網喜劇工作室“Funny or Die”共享空間。目前的租戶之一還有一種相對較新的製作類型,為亞馬遜等網絡流媒體平臺製作的以試驗為重點的劇集。而著名的福爾摩沙集團(Formosa Group),一家由屢獲殊榮的人才組成的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後期製作音響公司,為獨立電影製片人和製片人提供服務,總計獲得8次奧斯卡獎,11次BAFTA獎項,4次CAS獎項和42次MPSE Golden Reel獎項,在The Lot經營著一個世界級的混音設施。包含3個音棚,重新錄製階段和ADR階段,和奧普拉溫弗瑞網絡OWN一樣是The Lot Studios具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

(三)奧克蘭影視產業基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電影生產開始日益國際化,一些自然地理條件優越的國家和地方政府為了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紛紛出臺優厚的電影產業促進政策,不斷吸引“外逃製片”(Runaway production),影視基地開始進入全球化競爭時代。新西蘭正是抓住了這一發展的契機,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吸引外來製片和國際合拍,隨著《鋼琴課》《納尼亞》、“魔戒三部曲”在全球的風靡,新西蘭也成為全世界最熱門的製片基地。

奧克蘭是新西蘭最大的城市,新西蘭1/3的人口居住於此,奧克蘭也是新西蘭電影產業的中心,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為全球電影製作和後期製作提供了高質量、低成本和有利的環境。根據奧克蘭旅遊活動和經濟發展局官網數據顯示,在奧克蘭有超過7400人從事影視行業工作,1780家影視行業企業,53%的新西蘭電影業企業在奧克蘭,82%的國民收入來自電視節目和商業廣告的製作,總收入24億美元佔全國電影業總收入的74%,生產及後期製作(NZD)收入10.2億美元,廣播電視收入12億美元,遊戲產業收入1.43億美元(截至2016年3月),2015-2016年度獲發電影許可證567張,並且新西蘭是世界上游戲開發者比例最高的國家(440萬人口中有550多名遊戲開發者)。奧克蘭影視產業資源豐富,主要影視製作基地均距離市中心和奧克蘭機場30分鐘車程左右,在設施類型、大小和功能方面提供了大量的選擇,覆蓋了影視製作的全部需求。

《電影評介》· 專題 | 論海外影視基地的產業之路與鏡鑑價值

二、國外影視產業基地發展經驗的初步探索

上述三個影視產業基地的案例各有特點與優勢,英國松林製片廠作為一家老牌製片廠一直是世界最先進的電影拍攝基地並不斷擴建和升級硬件設施以適應電影產業的發展,在品牌運營和管理上也是一流水準,始終保持在行業領先的地位;美國The Lot Studios雖然囿於土地的限制規模不能大幅度擴張,但來源自人才和領頭企業的創新一直為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奧克蘭的影視基地以新西蘭國家影視行業整體發展為依託,集政策性和區域性的雙重優勢。學者們也通過對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土耳其等地的電影產業集群進行分析,總結了其中的一些成功要素,包括大部分的電影產業集群都是產生在人口很密集的都市或者環都市地區;需要有出色的地理和自然環境條件;需要有大的、規模化的電影公司引領發展,尤為重要的是,需要當地公共政策的支持。[10]由此可見,集群(硬件)、人才(軟件)和政策(環境)是推動影視產業基地發展的三個核心要素。

(一)打造產業集群,形成整體效應

伴隨著電影生產結構的變化,影視基地從早期垂直整合的“製片廠”模式轉向了更加靈活的“產業集群”模式。所謂產業集群,是指某一行業內的競爭性企業以及與這些企業互動關聯的合作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廠商和相關機構(如大學、科研機構、制定標準的機構、產業公會等)聚集在某特定地域的現象。[11]集群作為一種集成手段,是建立大量的生產和事件之間的經濟聯繫,將所有元素連接成一個主體,鼓勵部門間的合作,從而增加需求並增加每個元素的價值。

影視產業基地最初出現具有一定的自發性,因為以影片拍攝為主要內容的製作生產必須具備相應的客觀條件,比如出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便捷的交通,而真正形成影視產業集群,就必須有完善的硬件配套和充沛的人才供應,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互補,由社會組織和培訓機構提供發展輔助,從而發揮出整體效應,形成優質的區域產業生態。位於產業鏈上不同環節的企業互補共生,而競爭性企業又能夠為市場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以滿足影視製作日趨多元化的需求。頗具規模的產業集群能在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之下,不斷集聚、升級和擴張,形成良性的可持續發展。

(二)人才和創新驅動,管理與時俱進

在製片廠時期,人才優勢相對集中在大製片廠手裡,即使大製片廠壟斷模式逐漸被產業協作所替代,人員的流動性大大增強,但行業從業人員仍然會向產業更為集中、更發達、更具發展潛力的地區和企業流動。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內容生產是以人才為核心的,大量合格的行業基礎人才供應是影視產業基地平穩持續發展的保證,而一流優質的人才則通過不斷創新驅動為行業基地的發展引領方向,創造機遇。

隨著產業集群逐漸成為各國各地區影視產業發展的主流模式,產業鏈條上各個企業間多元協作合作共生的密切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集聚效益,在全球競爭的態勢下也必然對影視基地的管理和運營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制定符合影視工業發展趨勢和自身定位的戰略規劃,保持影視基地設備設施等各方面的先進性,另一方面還要吸引足夠的影視項目入駐基地,提供全面高效又有針對性的服務,注重建設和打造影視基地的品牌和歷史文化。一些現實案例也不斷證明了人才創新驅動和與時俱進的管理思維在影視產業基地發展中所發揮關鍵性作用,儘管通過資本的大量投入可以在短時間內打造出一流的硬件設施,並對成熟的運營模式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加以複製,但缺乏相應 “軟”件條件和整體環境便缺乏長足發展的內在動力,一個成功的影視產業基地是很難一蹴而就打造的。

(三)政府政策激勵,發展區域經濟

影視產業對當地經濟的發展會產生強有力的拉動作用,一些自然資源優異且原先缺乏支柱產業的地區,政府會更加重視影視產業對當地旅遊、經濟的帶動,不僅會出臺激勵政策來刺激影視產業發展,甚至還會將影視產業納入區域經濟發展的長期規劃。新西蘭政府正是抓住了好萊塢大片“外逃製片”的機遇,利用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推動了整個奧克蘭影視產業集群的發生和發展,而英國老牌製片廠松林製片廠的幾次擴張行動,背後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

目前的英國電影稅收優惠政策被認為是全球最透明、包容性強且可靠性高的電影扶持政策之一。不管是多大預算規模的影片,只要符合相關的文化測試或合拍片標準,其在英國的花費部分(最高不超過總預算的80%),都可以申請25%的稅收現金返還。[12]新西蘭政府於2013年將大型預算電影製作補助金(LBSPG)和電影製作獎勵基金(SPIF)合併為新西蘭電影製作補助金(NZSPG),並由新西蘭電影委員會代表文化和遺產部以及商業,創新和就業部管理。本地公司符合要求的國際製作可以獲得電影合格生產支出(QNZPE)20%的現金製作補助,如果能證明自己的生產將為新西蘭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那麼還可以額外提高5%。在此之前,大型預算電影製作補助金為所有國際製作提供了15%的補助。在扶植新西蘭本土創作方面,製作關於新西蘭的重大內容並符合相關資格標準,可以獲得相當於製作成本40%的現金補助,最高為1500萬新西蘭元(即補助600萬新西蘭元),製作成本超過1500萬新西蘭元的項目可以申請額製作成本40%資助,最高不超過5,000萬新西蘭元,但要滿足附加條件提供收益的一部分以進行再投資在屏幕領域,額外資助的上限為1400萬新西蘭元。因此,任何新西蘭出品都能獲得的上限為2,000萬新西蘭元的資助,電視和其他非功能性電影格式的資助也已從製作成本的20%增加到40%。

意大利的普利亞電影委員會Apulia Film Commission在2007年成立,它提供的電影基金吸引了許多電影作品與普利亞大區合作,已收到450多個視聽作品,資助了300多個超過1600萬歐元的項目,經濟影響超過5200萬歐元,在本地產生的經濟影響超過1億歐元。委員會設立電影基金能夠資助普利亞的電影製作,但獲得資助的公司必須將至少20%的資金用於從當地供應商採購,電影委員會還建立了一個擁有800名專家和100家公司的數據庫,製作公司來到這個地區可以從當地專家那裡獲得他們所需的大部分服務,該委員會還開發了一種基於電影的旅遊模式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

《電影評介》· 專題 | 論海外影視基地的產業之路與鏡鑑價值

電影《鋼琴課》劇照

結語

近年來,全球電影市場保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而且受益於數字技術互聯網的科技進步紅利,全球影視產業似乎進入了發展的快速通道,但通過對國外代表性影視產業基地發展的歷史考察後不難發現,一個成熟優質的影視產業基地必然會經歷孵化、培育、成熟、擴張的發展過程,經驗需要積累和吸收,更需要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在不同時期和條件下找到適應本地發展的不同道路。

在對影視產業基地發展成功經驗的各類研究總結之中,始終會出現集群(硬件)、人才(軟件)和政策(環境)這三個核心要素,三要素間互為驅動,三位一體協同進化是促進影視產業不斷良性發展的根本動力,對於這三個要素的理解與應用還可以拓寬到更廣泛的意義層面,看到其內部更為緊密的關聯。比如,有學者在調查韓國首爾影視產業集群時用“共同進化”(co-evolution)的概念來幫助分析韓國影視行業的發展[13],20世紀90年代,國家放松管制和新自由主義改革推動了韓國電影和電視產業出口的激增,電影和電視製作的核心集中在首爾(人才、軟件)而產業基地(硬件)分散在京畿道,2006年以來中央政府與影視產業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加劇又對韓國影視產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協同進化可能是我們解釋和分析影視產業發展同時也是在面臨產業發展問題時所需的重要思考角度,迫使我們更系統全面去看待影視產業的發展,解決影視產業基地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瓶頸和難題。

參考文獻

[1] Harald Sack. America’s First Movie Studio – the Black Maria.(2014-02-01)[2020-04-15]http://scihi.org/edisons-black-maria/.

[2][5] 彭侃,談潔.產業集群視野下的中國影視基地發展研究[J].當代電影.2019(08):67-71,67-71.

[3] 素淡.影視基地配套設施建設切莫忽悠[N].中國文化報.2014-1-27(6).

[4] Robert Mitchell. Pinewood’s Shepperton Studios Submits Plans for $640 Million Expansion. Variety, (2018-08-21) [2020-04-15] https://variety.com/.

[6] Pinewood Studios. Pinewood Group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Year 2017/18 Results, [2020-04-15]https://www.pinewoodgroup.com/.

[7] Nick Fletcher. Pinewood-Shepperton boosted by go-ahead for £200m expansion, The Guardian,(2014-06-19)[2019-03-06] https://www.theguardian.com/.

[8] Robert Mitchell. Pinewood’s Shepperton Studios Submits Plans for $640 Million Expansion. Variety, (2018-08-21) [2020-04-15] https://variety.com/.

[9] Nate Berg .The Fantasy of Film Behind a Long Beige Wall. the Summer issue of West Hollywood Magazine, (2016-06-22)[2020-04-15]https://www.wehoville.com/2016/06/22/the-lot-fantasy-of-film-behind-a-beige-wall/.

[10] Abelardo Medel. Britta Gossel. Film industry clusters: a strategy for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ustral Communication, Vol.4.2015(1):65-81.

[11] 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0.

[12] Alana Foster. UK records £3.1bn film and TV production spend in 2018,(2019-02-05)[2019-03-05]https://www.ibc.org/production.

[13] Su-Hyun Berg. Creative Cluster Evolution: The Case of the Film and TV Industries in Seoul, South Korea. in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3(10):1-16 · May 2014.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9上海市藝術科學規劃項目“面向國際一流建設的上海影視基地升級發展和品牌打造戰略研究”(批准號:YB2019C03)階段性成果。

編輯:曹洪剛

編審:曾 珍

來源:《電影評介》2020年第7期

《電影評介》1979年創刊

影視類學術期刊

以“研究影視、服務影視”為辦刊宗旨

中國知網點擊率名列前茅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雙效期刊”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歡迎訂閱雜誌

★訂閱信息:

國內統一刊號:CN52—1014/J

郵發代號:66—9(半月刊)

每期定價:20元;全年定價:480元

★訂閱方式:

1.各地郵局(所)均可訂閱;

2.直接向雜誌社編輯部訂閱。

《電影評介》· 專題 | 論海外影視基地的產業之路與鏡鑑價值

研究影視|服務影視

歡迎專家學者、相關研究機構給《電影評介》雜誌投稿,傳播影視研究的前沿動態、分享學術研究成果,惠及學林!

唯一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