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成果展(5):文理學院在東陂之憶

  • 作者:廖鉞

  廣東文理學院1939年從廣西融縣遷校回廣東乳源縣侯公渡。那一年,日本鬼子有向粵北韶關進攻的企圖。學院又走上了逃亡的道路,搬遷到連縣東陂去。當時,粵北山區交通是非常困難的。雖然由韶關到連縣有公路可通,但車輛十分稀少。學校師生只好徒步前往,從乳源出發,經過湯盆水、天井山,越過秤架山的崇山峻嶺,步行了三四天才到達連縣。我們在縣城燕喜小學住了好幾天,然後才轉到東陂去。

  連縣在廣東西北部,與桂東、湘南接壤,是頗有名氣的地方。縣城連州從前是州府所在地,是政治、文化、商業、交通的中心。源於連縣的小北江是流入珠江三大水系中的北江重要水系的主流之一,是連陽幾縣至廣州的交通動脈。不少客商從連縣購進大量的食鹽和廣貨銷往湖南,從湖南帶來大米、油、生豬、山貨,與桂東也有不少貨物交流,連縣成為省際貿易的轉口點。因此,河上檣櫓雲集,陸道肩挑背運者往來不絕,商業繁榮景象,可謂極盛。抗日戰爭時期,廣東省政府又遷來連縣。連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用更為突出,名噪一時。

  連縣的風景也是十分美麗的,有桂林之山,陽朔之水。山城依坡地建築,高低起伏之勢所組成的城市結構,別具一格。特別是東門城樓和街景,至今還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燕喜小學在當時是一所頗具規模的小學。校園內怪石叢叢,樹木蔥鬱,有如一個個大盆景。走進這個學校,仿如觀賞盆景展覽,美不勝收,還有亭臺樓閣把校園點綴得像個公園。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燕喜亭,有韓愈留下的“燕喜亭記”;東坡亭,有蘇東坡親筆題寫的石刻“鳶飛魚躍”為學校增添了古雅氣。當日,我在連縣停留的時間,每流連於此情此景,頗有“青山綠水留人處,對景開懷我欲仙”之感。連縣到東陂往西走約六十華里。東陂鎮毗鄰湖南,因此有它與眾不同的地位。它的一條長長的街道,用一塊塊青石板鑲嵌鋪墊得整整齊齊,很有特色,兩旁用河卵石砌結。聽說修整擴大街道是1921年(民國十年)馮某區長做的一樁德政。當時能夠這樣地改造街道,足見市場繁榮,經濟發達。

華師成果展(5):文理學院在東陂之憶

圖為燕喜亭。

華師成果展(5):文理學院在東陂之憶

圖為石刻“鳶飛魚躍”。

  文理學院之所以選址東陂,固然由於它內陸交通還算便利,更主要因為它是一個偏僻安全的地方。

  1939年冬,文理學院來到東陂,設立在隔河的西塘村和江夏村的下山坪,它的附中也一起遷來,設在東陂河北邊的塘頭坪村,和學院遙遙相對。學院的院本部借用一間大祠堂(陳氏宗祠)為辦公廳,有一棟是兩層的樓房,算是闊氣的了。課堂主要在院本部那幾間屋子,可是還不夠用,有時,我們上課就要到兩裡外的東陂街去。西塘往尖寨村路上的一間觀音閣,學院就用來做儀器室和實驗室。它距離院本部也有兩裡左右,還不算遠,在當時情況下,是難得的房舍。學院遷來給東陂送來了高層文教氣息,廣大群眾都非常歡迎。

華師成果展(5):文理學院在東陂之憶

圖為陳氏宗祠(廣東省立文理學院辦學地舊址)。

  文理學院在林礪儒院長領導下,是一個進步的學府。教師隊伍中不少有名望的專家、學者,如林漢達、許傑、張慄源、郭大力、吳三立、王越、黃友謀、陳兼善、王鶴清……學院提倡自由學風、唯物論、唯心論都可以在講壇上宣揚各家其道。同學當中也有不少進步的學生。院系之間有自己組合的學術團體,如讀書會、詩社之類。一般都是進步的,那些組織時常舉行進步的活動,起到很好的影響。當時,山區的生活是很艱苦的,物質條件是很低劣的,但同學們學習的情緒很高,老師教課也很認真。大家都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這個勤教苦學的精神都是和抗戰愛國的情緒結合在一起表現的。當時學院經濟困難,師生都能艱苦樸素,除借民房之外,還在下山坪用木板和杉樹皮搭了幾個棚廠。學生的宿舍就在那裡,同學都住“高低床”(分上下二層的架子床),有的學生分散住江夏村的老百姓家。

  學院圖書館設在江夏村頭一間古老的叫“香林寺”的廟裡。我們就在那樣“簡陋”的情況下弦歌不輟。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無論在學術氣氛上或者生活情趣上,都可以說是氣氛熱烈,情緒高漲。有時候,還載歌載舞。大家都不感覺寂寞和枯燥單調。記得1940年上半年,學院組織抗日宣傳隊下鄉宣傳,宣傳隊就在古廟門前的大榕樹下排練演唱,搞得很活躍。有一隊由張慄原教授率領到三江(連南縣城)宣傳演出。我記得,楊鍾昌和我等幾個同學一起到東陂街頭刷寫大標語,畫抗日宣傳壁畫。我們都是一群熱血沸騰的青年,宣傳抗日,保家衛國,大家都做得很起勁。同學們也經常在壁報或向外投稿發表文章。我在東陂時,就曾寫過一篇《湘江頌》的長詩,發表在《中國詩壇》詩刊上。學院有個體育系,看球賽和去東陂河上游的龍塘陂游泳;特別是觀看跳水健兒在10 公尺的高崖上跳水是最饒有興趣的。

  文化教育的沸騰,活躍了古老的東陂。因此,學院在那艱苦年代結下的緣份,是令人深刻難忘的。這是文理學院在東陂寫下了一段榮譽的歷史,也是東陂一段光榮的歷史。

  1989年12月我來連縣期間,縣政協謝平副主席等特意陪同我重遊了東陂和學院舊址。謝副主席是東陂人,也是文理附中的同學,他對那裡的情況很清楚,給我一一作了介紹。這時的東陂比四十八年前有了很大的變化,舊時代的面目已經不能一一可辨了。但那裡的一草一木彷彿帶我回憶到它舊日朝夕與共的日子,舊日學院圖書館那間破廟已不再存在了,建了新的村小學校,但那棵鬱鬱蔥蔥的古榕樹彷彿在告訴人們:“文理學院在東陂,只有我這棵古榕樹是有力的證人了。”我們來到它跟前,古榕樹彷彿默默地告訴了這裡過去的一切。我沿著熟悉的道路,到江夏村尋找舊時同學住過的老百姓家。可是走訪了不少住戶,也無從記認了,我自己也感到茫然。後來找到往日黃家的舊址,可是這間屋已經成了雜品商店,面目也不容易辯認了。“物換星移”,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懷舊也許是正因為要開展新的境界的一種心境吧。

  這一天剛好是墟日,墟場非常熱鬧,我們在街口“東陂酒家”吃上東陂名產水角餈(用粘米做皮包餡的)和糯米糰子。香甜美味、名不虛傳。我對謝平副主席說,舊日我們在東陂的窮學生是無法品嚐這些食品的,那時這裡唯一的一家大餐館“一景樓”更是望門不入,因而對它全無印象。只有幾分錢一斤的粒粒碩大、清甜爽口的東陂馬蹄,至今還在我腦子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們蹓躂了往日文理學院東陂舊址之後,我想能在這些地方刻石題記立碑,以便校友們回來參觀、訪問時有所瞭解,這將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作者簡介:

  廖鉞,現在是廣東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兼任中華全國歸僑聯合會委員、中國地方史志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廣東分會理事、廣東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等職務。


  (注: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由南粵古驛道網補充。)

  (本文節選自連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連縣文史資料》第九輯,1990年,第137-142頁。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胡列箭老師蒐集整理,南粵古驛道網採編整理。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南粵古驛道網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