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文/樱子

编辑/樱子

相信很多家长会遇到孩子做事"一根筋",比较固执且轴的问题。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的时候,就不会无脑的听从家长的话,总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尽管被父母告知是错误的,也不相信,要自己体验一把,直到吃了亏才会罢休,典型的不撞南墙不回头。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有一次,在街上逛街,遇到了邻居,她带着女儿买衣服,就站在那闲聊了两句,孩子自己去找衣服,没两分钟,她女儿就拿了一条小裙子,想要穿。但是她妈妈不肯,倒不是裙子不好看,是因为明显小一码,孩子根本穿不进去,这个款式也没有大码,可是邻居家的孩子就是非要试试,说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能穿,在店里劝了孩子好久,都无法劝动这个倔强的小女孩,最后,以裙子被扯坏,邻居照价买下告一段落。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事后,邻居妈妈也向我抱怨,孩子最近是越来越倔强、固执了,很是头疼。当父母看到孩子"一根筋"的行为,知道他的结局注定失败,或者是可能给父母带来不愿意接受的后果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指导甚至干涉孩子。而孩子,通常都不会乖乖"就范"。

为什么孩子做事会"一根筋"呢?

1、 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孩子最早还不能分辨出自己的意愿以及他人的意愿,直到两岁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慢慢的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和他人想要我做的东西。当孩子拥有自己的思维的时候,对于表现自我的态度也会变得异常的顽强、强硬。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2、 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

随着孩子身体的发育,他的运动能力也会提高,对于自己动手的乐趣增大,很多事情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因此,他们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去做新的事情。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那做事"一根筋"有哪些影响呢?

1、 思维固化产生惰性

当孩子"一根筋"认死理的时候,他的思维是固化的,比如在下雨天,其他人可以把塑料袋套在脚上,防止子鞋子变脏,但是他们就不会想到,他们只知道塑料袋是用来装东西的,却不知道它还可以防水,用来当一次性雨鞋。

当孩子思维固化的时候,他们也会自然而然产生惰性,比如没有学习用具的时候,就心安理得的接受自己无法完成课业的结果,缺少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2、 缺乏想象力、创造性

孩子的"一根筋"会让孩子缺乏想象力以及创造性,做事非常循规蹈矩,不懂变通。这些孩子常常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有固定的作用,并且这些功能是不可以被改变的。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就会尽可能的想要自己解决事情,不听取他人的想法,造成倔强、固执的形象。孩子遇到事情"一根筋",不懂变通,可能是陷入一种"功能固着"。

那什么是"功能固着"?

简单来说,就是当人们认定了某个物体的功能时,就不会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

著名的东科尔盒子问题实验能很好的说明这个现象。实验目的是让被试把三支点燃的蜡烛,沿着与木板墙平行的方向,固定在木板墙上。发给两个对照组的材料是一样的,只不过第一组的所有材料装在盒子里,第二组的材料放在盒子外。结果第二组有86%的被试按时解决了问题;第一组只有41%的被试按时解决了问题。原因在于第一组把盒子当做是用来装东西的容器,"功能固着"了;第二组则把纸盒看成也可以实验的材料,所以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功能固着"的产生原因

1、 心理因素

当一个人遇到新出现的问题时,总是下意识的容易用过去的经验来对待和解决,所以当遇到瓶颈时,就会被困在自己曾经的经验上,无法跳脱出来,使得问题无法解决。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2、

行为习惯

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的常用用途越熟悉,就越无法发现这个物体在其他方面的新功能。比如女孩的发卡是用来夹头发的,有些人就想不到它还可以用做螺丝刀来拧螺丝钉。这是受物体的一般固定功能所限制无法变换思考的缘故。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孩子的固执和倔强的行为真是让父母没有半点办法,十分头疼。

那该如何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1、 了解孩子为何固执

孩子思想比较单纯,如果他非常坚持的要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要先做到与他沟通,了解一下孩子坚持的原因,不要一味的制止孩子,通过和孩子的交流,父母在根据孩子的心意寻找解决方法。这样,也有助于亲子关系越来越好。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2、 锻炼"发散思维"

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让孩子在看到物品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联想。比如吃饭的时候,让孩子观察筷子,引导的提问生活中有哪些与筷子材质、形状类似的东西,有什么用处……通过这样类似的锻炼,让孩子的思维逐渐发散,不局限于某一事物的某一功能上。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3、 适当坚持

当然,也不要灌输孩子坚持自我是不好的事,只要能合理的把握一个度,能听取一些别人的意见。这种适度的坚持是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处的,会让孩子更有恒心和毅力,而不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那种有点偏激的思想。只要把握好固执的度,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4、 让孩子知道固执的危害

父母不要一味的阻止孩子的固执,甚至用上打骂的方式,这样不仅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还会使亲子关系产生隔阂,有些事只有孩子自己坚持了,吃亏了,知道会产生的后果的时候,他们才会意识到"一根筋"的后果,下次就不会这么做了。

孩子做事不懂变通?深度了解“功能固着”,让孩子改掉“一根筋”

总之,坚持自我是好事,但是太"一根筋",不懂变通的固执就会让孩子心理受到伤害,父母要科学引导,帮助孩子灵活应对各个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如果你喜欢这类文章,请关注我@樱子说育儿 ,持续与您分享育儿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