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和也门有哪些历史恩怨?

龚一鸣

沙特和也门都是比较年轻的国家,建国不足百年,但是两个国家却有着解不开的历史恩怨。两国的历史恩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派纷争。

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纷争持续了上千年,而沙特是逊尼派国家,也门是什叶派国家,这就为两国纷争埋下了隐患。萨利赫执政时期大力扶持胡赛武装,使其成为也门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现在在同是什叶派伊朗的支持下,跟沙特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

第二、领土争端。

两国领土争端由来已久,只要涉及四块区域。沙特在统一阿拉伯半岛南部的时候遇到也门难以统一,经过长期的战争也难以取胜,因此就不了了之。但是两国在边界地区存在着领土争端,并且双方对占领对方的领土互不承认,迄今为止这些领土争端都未解决。

第三、意识形态矛盾。

在上世纪60年代,也门存在南北两个政权,英国撤出后,南也门在苏联的支持下成立民主共和国,走亲苏路线。北也门在沙特等国的支持下走的是亲美路线。由于分属美苏两个阵营,导致南北也门政局动乱,政变频繁,领导人也频频遭暗杀或驱逐。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也门南北统一为止。


铭苏先生

也门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最终的统一至今只有27年而已,沙特的历史也只有不到一百年,其统治家族是从汉志攘夺了原统治者哈希姆家族(被赶到了约旦)的王位,因此两家说不上历史恩怨,而是现实矛盾、尤其教派冲突所致。某些答主所谓”两国历史恩怨持续千年“,说实话有些不知所云。

阿拉伯半岛各国因“石油美元”普遍富裕,但也门却是例外,整个国家积贫积弱,且历史上南北也门曾长期分裂,二战后也分别独立建国,并获得联合国承认,其中北也门长期由萨利赫(Ali Abdullah Saleh)统治,奉行亲沙特、亲美路线,南也门则先是由埃及纳赛尔政权扶植,后来又成为苏联的附庸。

冷战结束后,南也门失去外援,内部又不断发生上层内讧,终于在1990年5月被迫并入北也门,成立了统一的也门共和国,萨利赫成为统一也门的首位总统。1995年也门南北方关系恶化,内战爆发,北也门获得胜利,但此后南北方的关系一直紧张,统一后的也门人口膨胀,失业率大幅上升,双方民众都对统一有很多怨言。

也门内部的宗教派系和部族矛盾更是错综复杂。

宗教方面,也门北方什叶派和逊尼派的人口比例长期维持在5.5:4.5,前者主要生活在红海沿岸萨达、焦夫等省,后者则主要生活在东北地区,也门南方则主要是逊尼派,但也生活着少量其它教派、宗教人士,亚丁及其周围则有许多外籍人士生活;教派方面,北方主要有阿赫马尔等四、五个大部落和许多大小家族,但这些部落、家族都有主干、旁支,且往往一个部落或家族里既有信奉逊尼派的,也有信奉什叶派的,分合不定,南方在历史上更是支离破碎,除最大城市亚丁外,其余各地原本有多达22个苏丹国、教长国、酋长国,加上和阿曼接壤,又和索马里、吉布提等非洲动荡地带一衣带水,素来就是多事之区。

也门恐怖组织都属于逊尼派瓦哈比派,后者是沙特国教;美国视AQAP等也门恐怖组织为重大威胁,长期不惜人力、物力,先后和萨利赫、哈迪政府联合在也门反恐,但美国又和沙特是盟友,这自然也让夹在中间的也门变得更加尴尬。

原本统治也门的萨利赫本人是什叶派,却亲沙特、疏远伊朗,为此和自己的家族长期关系紧张。而胡塞尔派(就是现在在也门和沙特开战的一派)则是什叶派团体,早期主要突出”兼容“和”世俗化“,以和瓦哈比派的原教旨对抗,后来因觉得不利于发动群众,改为突出反美反以色彩,在萨利赫下台后势力大张,把后萨利赫时代亲沙特的总统、属于瓦哈比派的哈迪赶到了沙特,并引发了沙特带头出兵事件。

沙特长期以来就热衷于干涉也门事务,1962年和1971年沙特曾分别武装干预北也门、南也门事务,后来则通过扶植萨利赫政府,对也门事务施加影响。

如前所述,沙特是瓦哈比派的大本营和发源地,“扩大瓦哈比教义的全球影响”甚至是沙特的国策,因此对也门境内AQAP的长期肆虐,沙特一直眼睁眼闭,虽然也迫于美国压力打击过、禁止过,却总是不痛不痒,相反,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胡塞尔派,尽管“阿拉伯之春”时貌似“同志”了一把,却依然冷眼相对。

在半岛,沙特是最强大的国家,加上长期占有麦加和麦地那两大伊斯兰“圣地”,沙特一直扮演着“半岛宗教警察”的角色,对半岛乃至阿拉伯世界任何反王室、反瓦哈比派的蛛丝马迹都会作出敏感的反应。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沙特为首的“海合会”三次出面干预,最初试图维护亲沙特的萨利赫政权,继而转向支持一个比萨利赫更亲沙特的逊尼派联合政府接班(萨利赫毕竟是什叶派),最终达成了一个对“海合会”有利的结果:萨利赫“体面下台”但其家族仍保留不少特权(尤其军权),亲沙特的逊尼派南方人、前副总统哈迪取而代之,2012-2013年,沙特更不顾美国的不满,暗中支持哈迪以“阴谋政变”为由,将萨利赫留在军警情治系统的子侄亲信陆续清洗。

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沙特一直惟恐什叶派的伊朗“输出革命”,支持阿拉伯国家中的逊尼派、打压什叶派,成为其“永恒的使命”,为此他不惜拉着海合会支持自己并不喜欢的萨达姆.侯赛因(萨达姆及其提克里特集团是逊尼派,而伊拉克多数人口是什叶派),而2011年出兵巴林,帮助巴林君主镇压“革命者”,则同样因为巴林王室是逊尼派,而革命者和巴林多数人口是什叶派。原本在也门,沙特是力图通过控制其内部力量平衡,来确保逊尼派的利益,但但随着ISIS在叙利亚、伊拉克的得势和随后的战事吃紧,大批“圣战者”选择北上(毕竟和贫瘠的也门比,富庶的两河流域更具吸引力),而哈迪派在和胡塞尔派的争斗中又节节败退,沙特只好自己大打出手。

但出乎意料的是,联军在也门屡吃败仗,尽管安理会决议支持哈迪政府的合法性,迄今大多数国家也依然承认哈迪是也门总统,但支持沙特对也门动武的国家则寥寥无几。不论从教派斗争需要、维护自己海合会盟主尊严,对抗伊朗或巩固自己”父子传承“新王位继承格局考虑,沙特的萨勒曼-萨乌德父子也必然要硬着头皮把对也门这场仗打到底——打也门总比打伊朗轻松得多。


陶短房

沙特也门的历史恩怨可以追溯千年,加上现代史与当下的时局,双方之间的进一步冲突还会升级。事实上,就在昨天,联合国发布通告,要求胡塞武装控制区内的所有外国船泊迅速撤离到其它港口与码头去。这就是沙特为首的联军将对也门加大军事行动力度的预告。另外,沙特的地对地导弹近日接连袭击也门首都萨那,甚至有误中沙特驻也门大使馆,而胡塞武装也不示弱,同样用导弹向沙特境内展开打击,甚至有王子乘坐的直升机疑似被胡塞武装的导弹击落。沙特同时还宣布关闭也门所有的港口与码头,并且公然宣称,也门和黎巴嫩是要跟沙持全面战争。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爱恨让双方大打出手,甚至可有进一步升级呢?

绕不过宗教派别之争。沙特是逊尼派,而也门主体是什叶派。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千年之争就不需要多讲了,逊尼派的沙特当然不能容忍什叶派的胡塞在也门坐大,况且胡塞武装的背后是与沙特不共戴天的伊朗。

其次,沙特开国第一战其实就是也门。当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崩溃后,乘势独立的沙特阿拉伯与唯一不买账的也门立即就扛上了,其中四块土地成了沙特王国与也门争持的焦点。当沙特还在准备就领土争端与也门谈判的时候,也门国王不但出兵占领了其中的一个地盘,甚至还把前来谈判的沙特代表团给扣押起来。于是,沙特立即对也门开战,而无力抵抗的也门国王赶紧向埃及求助,但遭到拒绝。不过,沙特军队因为不擅长山地战,所以也自知无力战胜也门,双方举行和谈,但两国的领土争端迄今没有解决,也门从来不承认被沙特占领的土地,所以这成了也门与沙特根本绕不过的一道坎。

第三,当冷战开始后,沙特和海合会六国自然地站到美国欧洲一边,而南也门却是海湾地区唯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且投奔苏联,从而成为两个阵营的力量,并且在意识形态与政治影响力展开角逐。1976年,仍处于英国殖民之下的南也门爆发民族独立运动,英国宣布放弃南也门,而苏联立即表示提供军事援助,这与沙特提供援助的北门爆发战争。苏联支持埃及军队赴南也门作战。埃军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于2010年去也门萨那采访时,看到与援助也门中国烈士陵园相邻的就是埃及烈士墓,成千上万的埃及军队官兵就在这场战争中死亡并且埋葬在当地,而也门胡塞等部族因此更加痛恨沙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也门南北统一为止。

然而,当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也门当时的总统萨利赫因为与沙特立场不一而被要求赶下台,于是支持萨利赫的胡塞武装揭杆而起,把沙特视为仇敌,并且将沙特支持的新总统赶到遥远的南部亚丁。沙特于是以支持“联合国认同政府”为由,纠集海湾多个国家的军队向胡塞武装发起军事行动。但没想到的是,胡塞武装不仅能打,还获得了黎巴嫩真主党民兵和伊朗的武器装备,指挥协助和后勤等支持,从而不但在也门境内吊打全式美军装备起来的沙特联军,甚至还一度攻入沙特境内,占领沙特的部分领土。这哪是沙特所能容忍的,所以立即向美国和欧洲求助。事实上,也门战争成了美欧和俄伊在叙利亚较量的前奏。随着叙利亚大国博奕的白热化,也门与沙特的爱恨也将进一步深入,或许燃高阿拉伯半岛的全面战火。


邱永峥

沙特与也门的历史恩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领土争端。尽管沙特阿拉伯始建于1750年,但在其后与埃及及奥斯曼帝国的竞争中一直居于下风,丧权辱国,犹如中国的晚清政府一般。现代沙特阿拉伯是在20世纪30年代逐步建立的,当时几乎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只剩下也门未被征服。也门当时是英国的保护国(protectorate)。在当时沙特阿拉伯重新统一的过程中,与也门产生了领土争端和摩擦。两国因而于1934年爆发战争。沙特企图乘机占领整个也门,但图谋最终失败,原因主要在于英国、意大利和埃及的干预以及也门军队山地作战的丰富经验。沙特与也门因而结下了梁子。

第二,意识形态争端。一向保守的沙特王室试图永葆其王权永固,对共和和民主思想及其政府体制有着近似本能的恐惧和反感。这也是为什么沙特在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后一直奉行强势的进攻性的外交政策,不惜以武力干预别国内政,维护王权统治。沙特对共和和民主的恐惧由来已久。1962年北也门的王族政权被推翻,成立了北也门共和国,这让沙特如坐针毡。沙特王室旋即武力支持也门王室复辟。当时纳赛尔领导下的埃及正如火如荼地在中东领导阿拉伯民族复兴运动,对沙特的倒行逆施大加挞伐,不惜以空袭沙特南部城镇要挟沙特放弃对也门王室复辟的支持。在埃及的强大压力下,沙特放弃了对也门王室复辟的支持,并在1967年阿以战争后接受了北也门共和政府,与北也门共和国正式于1967年建交。但沙特对北也门共和国的疑虑一直存在,尽管放弃了对北也门共和政府的公开反对,但一直暗地支持北也门执政党内的异见分子,企图策划‘颜色革命’。此后,沙特试图阻止北也门与南也门的统一,担心北也门共和国在统一南也门后对沙特构成更大的意识形态威胁。沙特再次失败,1990也门统一,但沙特一直没放弃分裂也门的企图。


睿恪煦

利雅得目前的处境是阿布杜拉国王死后,出现了破坏其多年来打造的阿拉伯半岛国防外交政策一体化的两个政权!即卡塔尔方面迎来了一战后被赶出半岛的土耳其军队,也门前总统萨利赫这个曾经利雅得的“坐上宾”联合雇佣了伊朗籍栽德派(也称第五伊玛目派)信徒的胡赛武装推翻哈迪政府!(伊朗政府强调他们从未派出任何官方人员参与也门内战,在也门的伊朗人系第五伊玛目派的信徒,他们去追随精神导师,这属于民事行为!)如果沙特处理不好半岛“后院起火”的问题,任何对外战略都将沦落为游牧民族的骚扰性战术!

沙特仓促出兵也门,国王并不想尽快解决也门冲突,而是想集权改制!也门胡赛武装在其军事层面节节胜利的形势下,不太会在政治层面达成妥协性的停火协议!这是两个不稳定因素,当然从多个渠道进行沟通也是不可或缺的!也门的栽德派,其追随的第五任伊玛目栽德在思想上接近逊尼派,教法上倾向于麦地那早期学派!教派冲突并非不可以化解,已经死亡的胡赛只不过是也门栽德派一个精神领袖,更多有着精神领袖保持着沉默,但并不代表他们会容忍栽德派的信仰沦为某些人政治野心的工具!

就目前来看,萨勒曼父子还在攘外必先安内,但是沙特政府最具战斗力的地面部队不是海合会的联军“半岛之盾”,而是由贝都因子弟组成的沙特国民卫队!但这一武装组织是阿布杜拉国王的发家之地,是否愿意跟随萨勒曼父子参与平定也门叛乱,还有待观察,可能还在清除阿布杜拉的势力吧!对也门采取科索沃空袭战的方式逼迫其就范,对付卡塔尔用的是伊朗经济制裁的战术!胡赛武装方面则采用两伊战争中的导弹“袭城战”!

也门正在回归1990的南北分裂局面,可能双方也会陷入两伊战争式的长期对峙!

阿拉伯帝国第一任哈里发欧麦尔用“安拉之剑”哈立德将军肃清了那些拒绝效忠麦地那的半岛部落,萨勒曼父子有这种运气吗?


地合玉龙

2003年美国颠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使伊朗失去地区战略制衡者后,什叶派伊朗一家独大,中东地区的巴以、阿以矛盾转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如今沙特打击也门胡塞武装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