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商丘“商字”雕塑的產生與由來嗎?

當你走進豫東重鎮商丘市,在美麗壯觀的神火大道與南京路交會處,撲面而來的是園形綠地中央,矗立著一尊耀眼明亮,通體火紅,以甲骨文商字造型的“商”字雕塑,令人感到神秘高貴,刮目相看。

商字雕塑寓意深長,根據甲骨文商字構思,由兩個商字垂直交叉,以鼎字形設計而成。寓意商族在這裡起源,商業從這裡發端,商人在這裡形成。雕塑通體火紅,像徵著這裡遠古時代是燧人氏鑽木取火的發源地,又是商部落封額伯為火正,在此觀火星辨節氣指導農耕的火神之源頭。以此雕塑為城市標誌,體現了商丘厚重的文化底蘊。

這座造型別致,引人注目的城市地標,在國內外引來廣泛讚譽。它的產生還得從1992年說起,那時這裡還是商丘市、縣交界處一片空曠的田野。當年具有戰略眼光的地方領導人,打破城鄉區隔與邊界限制,邀請南京大學的規劃設計團隊,編制了市縣一體化,建設大商丘的城市總體規劃。由此開始,催生了市縣合併,撤地設市,揭開了拉大框架,加快發展的序幕,使當年只有20萬人口,20平方公里城區面積的縣級商丘市,經過近三十年的奮力拼搏,如今已成為150萬城區人口,150平方公里城區面積,幅射豫魯蘇皖四省交界處區域中心城市,全省第二的高鐵普鐵高速國道重要交通樞紐,並於去年進入三線城市行列。

1994年,隨著神火大道,南京路,二環路等城區骨幹路網的建設,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商丘地區計建委主動向地委行署提出了建設代表商丘歷史文化的標誌物城市雕塑的建議。地區領導同意後隨即成立了由地區計建委付主任朱明倫,城鄉規劃科長許慶運,本市著名國畫藝術家曹天舒參加的專門班子,開始了城市雕塑的徵集工作。向全國發布城市雕塑設計徵集方案後,得到了中央美院及各省市美院等數十家城市藝術創作單位的熱烈響應,收集了187中雕塑小稿。然後,邀請全國十多位著名雕塑藝術家,組建評委會進行評審。開始,商字雕塑並不顯眼,沒有引起廣泛關注與聚焦。朱明倫,曹天舒,許慶運三人慧眼識珠,經過認真琢磨,反覆比較,向評審委會推薦了湖北省美院付中旺老師創作的商字雕塑。在評審中進行了激烈爭論,多數人認為該作品內涵豐富,造型別致,表現了商丘厚重的歷史文化,代表了商丘是商業商品商人的起源,形態的八面造型充分體現了商丘城市發展的無限張力。也有部份評委認為雖然內涵很好,但造型缺少美感,表現直接,藝術含量不足。經過一番評論爭議後,才共同傾向於選擇這個雕塑方案,並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見。通過修改提高後,報告地委行署批准製作。然後確定了商字雕塑安放在東西南北兩個城市軸線的交會處。

根據設計單位意見,商字雕塑用十多噸純銅鑄造,用代表商丘火文化源頭的紅色塗漆,交由武漢造船廠製作。1997年6月29日,商字雕塑落成,向香港迴歸祖國獻禮。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經過歷史的檢驗,商字雕塑引來國內外廣泛讚譽,好評如潮。也成為商丘人引以為豪的城市標誌與符號,為商丘這顆豫東名珠增光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