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是應該說好話還是應該好說話?

<code>在職場中是應該說好話還是應該好說話?
 
我認為都不是。
說好話有時候會被人認為是拍馬屁;
最好說話的人在職場中其實並不討巧,反而受欺負;

其實在職場中,應當該說話時就說話。也可以理解為,在職場中我們需要有效溝通。/<code> 


但我知道你在職場當中一定遇到過類似這樣的情況,你也想說話但是不知道應該怎麼說。


比如:

遇到對我們百般挑剔的領導,我們不知道怎樣回話,大多選擇沉默;

遇到變著法對我們冷嘲熱諷的同事,我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大多選擇不理不睬或者爭論;

遇到沒完沒了向我們提建議的客戶或者同事,我們也不知道他們說的對不對,更多的是內心鬱悶。


面對這些不經意就能影響我們心情的“懟懟”人士,我們應該怎樣處理?怎樣溝通能更好的讓我們舒心、順心、甚至與他們成為可以一起合作的朋友呢?我想《高難度對話》這本書會給到你答案。這本書是暢銷書作家邁克·貝克特爾即《跟任何人都聊得來》之後,推出的精進版本。幫助你跟任何人都聊得來的同時,也可能跟更好的處理這些“懟懟”人或者“懟懟”事。


在職場中是應該說好話還是應該好說話?


《高難度對話》從根源、工具、技巧、實操,四個方面進行講解、分析和應用,告訴我們即使面對“懟懟”們的抨擊,溝通也並非完全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找到根源切中要害,解決問題。


<code>人際關係難題的根源:不良溝通形式的存在+3種常見的錯誤交流模式+人的基本需求。做好一次有效溝通需從根源先了解起來。
 
工具篇:從視角、信任、本分、情緒、時間、尊重,6點入手告訴我們如何運用好這些溝通的工具,為我們的有效溝通助力。
 
技巧篇:人不可缺少必要的安全感、希望被傾聽、善意的建議等方式來更好的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親密關係:讓艱難的對話在最親密的人身上也可以愉快的進行下去。
 /<code>

這四個方面在本書中相互承接、相輔相成,真正的有效溝通正像書中所表達的一樣:找到那隻問的的“大象”,信任是對話得以進行的基礎,真誠的反饋和接受才是觀點的正確表達方式。


1.在項目上束手無策的我,不知道如何跟大家交代。注意!你的房間裡有了大象。


你知道你的房間裡有大象嗎?“房間裡有大象”用來形容某些顯而易見的事情正在發生,可所有人都避而不談,而且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我想看到這句話之後,一定在腦海當中浮現無數個工作和生活中這樣的場景:


你身為主管,在前不久組織了一個創新項目。口頭承諾項目組成員很多,項目也開始執行了。但實際上項目開始的時候,只有你自己知道,這件事情會涉及到複雜的跨部門溝通,而且很難解決,但是你沒有明說。


紙包不住火,一段時間後,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情,而且項目的後端進展因為跨部門無法合作而變得即將夭折。


此時此刻,你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處理,不斷地進行思考和調整,但還是沒有找到問題解決的突破口。你會很明顯的感覺到每一個項目組成員在這件事情上欲言又止,好似大家很想知道是否可以兌現但又怕你為難不知如何開口。


你自己也終於發現自己此時此刻的無能為力,不想承認自己的無能,也不敢去問。事情就這樣一直拖著,無法解決。


這個時候你們的“房間裡有一隻大象”,這隻大象讓你們中間形成了一道彼此心照不宣的隔閡。如果繼續沉默,這堵牆就會越來越厚越來越高,問題也越來越難解決。


注意!如果你意識到這頭大象的存在,現在解決問題還不晚。別等大象變得越來越大,變得又髒又臭的時候再解決問題,那個時候可能真的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此時此刻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把項目相關人員聚集在一起,將自己的感受和困境告訴他們,讓所有人一起想辦法。


不要覺得自己無能。真正的有能是敢於承認自己的無能,團結更多人的有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職場中是應該說好話還是應該好說話?


2.“不能說,這種人不值得信任。”信任才是高難度對話的重要突破口。


我想職場當中很多不想交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突然間發現了某些人的“真面目”。


之前公司有一個CEO非常有趣,整個公司只有他自己在玩辦公室政治。每天見到你的時候頗具親和力,感覺是一個脾氣很好很隨和的領導。實際上,轉過身就會跟另外的同事說你的壞話。幾乎所有的同事都被他這樣“玩”過,甚至是一些很優秀的人,也因為這個手段而紛紛離職。


更有趣的是這位CEO特別喜歡拿自己的人品說事兒“你們還不相信我的人品嗎?”,每次他拿這個說事兒,我們都面面相覷,並不清楚他拿人品說事兒的勇氣是從哪裡來的,可能是梁靜茹給的吧。


書中對於這種情況這樣說道:我們一旦發現某人撒謊或者行事偷偷摸摸,對其所有的信任就會瞬間土崩瓦解。我們會為此震驚,發現之前的坦蕩相待換來的信任蕩然無存。


但實際上,信任的消失並不是突發事件,往往是經歷了一些緩慢的過程。我們會在過程當中注意到一些蛛絲馬跡,比如:眼神閃躲、語音語調不對、用詞不準確等。但我們最初不予理會,我們會勸自己:我們只是誤解了某些情況。畢竟,他們值得信賴,我們也學會了與他們輕鬆相處。


小的矛盾最開始只是小的光點,但有一天光點不斷地累計,我們就會開始警惕。“當一段關係裡已經沒有信任可言,而對方又沒拿出值得我們相信他的理由時,我們還能怎麼辦?”


不要寄希望與別人。與其一門心思盯著別人的不可信,不如把目光轉向我們自己真正能夠做的事情——相信自己。


同時,要建立自己與他人的信任也不難。書中提到,建立信任的步驟:

(1)信守承諾

(2)承認錯誤

(3)傾聽

(4)人前人後,始終如一

(5)用心相信他人

(6)反思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7)守時

(8)關愛他人

(9)保持一貫性

(10)同舟共濟


在職場中是應該說好話還是應該好說話?


3.真誠的反饋和接受才是觀點的正確表達方式

我們都很喜歡錶達自己的觀點,因為我們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對的,是最好的甚至是無可挑剔的。但很遺憾,這極大程度上只是我們自己的一廂情願。


所以,接收反饋就會變得格外重要。有些人會提出一些建議,也許用詞不夠善意,但你要心存善意,既然願意說,就不妨問一個問題:“為什麼?”勞煩對方講講原因,用事實來證明一下是否真的需要調整和改進。


如果對方給出了有利的事實證明。不妨感謝他以及以後可以主動請教,這樣即使用詞不夠善意的人,也會慢慢變得善意的對待你。


高難度對話的技巧

(1)主動徵求反饋

(2)讓別人可以安心地表達反饋意見

(3)傾聽別人的反饋,不要替自己辯解

(4)記住,別人的反饋只是別人的觀點,不一定保證全部正確,我們需決定如何回應。


在職場中是應該說好話還是應該好說話?


《高難度對話》告訴我們: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我們不是為了讓對方記住自己高超的談話技巧而交流,我們這樣做是因為我們關心這個人、在乎這段關係。運用合理有效的溝通策略,掌握合適的工具和技能,哪怕是面對最難的對話,我們也可以遠離內心的恐懼與挫敗。


我希望你能讀一讀這本書,因為有效溝通是人類一生都將面對的重要事情。在職場當中,該說話時就說話般的有效溝通,才能真的彰顯你的能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不如現在就開始行動起來吧!


我是@木魚演講 演講教練,溝通講師,書評人。線下培訓學員20000+,歡迎關注我。每天分享職場說話類乾貨和定期好書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