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如其来,做铺货模式的我该怎么办?

有朋友最近很疑惑的问我:亚马逊开店走的是铺货模式,怎么都不出单,怎么办啊,头发都快掉光了!

也有人说铺货模式会是新的出路?在我看来,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绝对最好的,只有适合公司当前状况的,才是最好的,但是也要随平台政策、国家政策、公司状况来调整!


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下铺货模式的优缺点!

先来定义一下铺货模式,顾名思义,多站点多账号多平台,疯狂的上产品!

我身边有很多专门玩铺货的公司,他们大部分的运营人员其实没有运营技巧,没有推广思路,没有打爆方案,每天的任务就是上产品。

一天额定要上500个到1000个SKU,才算是完成目标!而且要对卖完的产品SKU进行淘汰,这个就是基本的运作模式。

这个模式有很多优点,在这里我讲其中两个优点:

第一:不需要运营人员有太强的运营技巧;第二:不需要对单个产品做大量的备货压货。

我对这两个一个个做解析。首先,我们看一下运营人员不需要有太强的运营技巧,这个带来的好处有很多。

直接的好处就是,公司并不需要花太高的代价去请一个厉害的运营人过来,况且这类人不好招,工资也都普遍很高,如果大面积的招聘运营高手,必定会给公司带来非常大的成本支出。

如果赚钱还好,不赚钱的公司还花这么高的代价去请一个运营,那这个项目起步会非常的难。

如果你再不幸一点,花了这么高的代价,结果找了一个所谓的高手,其实根本做不出东西来,那你的亚马逊项目很可能都得夭折了。

还有一点,运营高手非常的不好请,这样的高手,你得去哪里找?如果不去挖的话,基本很难找得到。

所以,当我们抛开运营牛人,招聘一个水平低的运营,甚至不需要水平的运营时,就会非常的简单且快速。

这个时候,即使我们招聘一个应届毕业生,我们要付出的也只是花点时间简单培训一下即可上岗,对于企业前期的人员成本会非常的低。

铺货是人海战术,低水平甚至称不上运营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快速满足这样的条件。

第二个就是备货的问题,当你开始做铺货模式的时候,你完全不需要像精品模式一样,一个单款备货500万。

我们要做的就是单款小批量备货海外仓+国内仓库自发货。这样的模式下面,可以极大降低备货风险和产品开发不善导致的滞销库存问题。

但是铺货也有缺点,铺货的缺点恰恰源自于铺货的优点,人海战术和备货的问题。

首先是人海战术,我身边一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一年销售额2个亿,全公司差不多200人;另外一个大一点的公司销售额20个亿,全公司3200人,这些都是成本。

我们简单计算一下,一个公司3200人,平均每人工资就当是5000,那每个月基本人员开支最少在1600万,一年就是1亿9200万。

同志们,是不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光是人员开支,一年最少将近2个亿!这里还没有算场地成本,办公成本等。如果算上公司可能产生的一些滞销和产生20亿销售额需要的备货成本,基本上公司也就小赚一点。

因为是铺货的模式,所以对于供应链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首先你的供应链得找到这么多产品线去卖。

大家可以想一下,每天500个SKU,一个公司将近70万个SKU,你的供应链得多少人,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找到这么多匹配的供应商,如果再算上被你淘汰掉的产品和不断开发出来的新品,供应链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这个模式要赚钱,完全得是供应链渠道型的销售模式,如果供应链跟不上,基本销售额就不可能上的去!

而且发货也是个大问题,因为是铺货,你的产品线很多,但是每个产品的出单并不多。

所以如果是自发货还好,但如果是发海外仓FBA的话,那就麻烦了!比如说:A产品两个,B产品三个,C产品四个……有1万个产品,得花多少时间和人力去发货?

而且自发货现在也麻烦,美国退出万邮,每一个到美国的小包裹,成本都要增加10-15块钱,无形中又给铺货企业的利润来了一刀。

最后是品牌的问题,铺货永远没有品牌的概念和后期的加持,铺货就是卖货,卖完就没了,但是后面呢?

没品牌的产品,永远不能获得更加多长远的东西。现在行业现象,很多精品公司,比如我们,都要拓宽自己的产品线,做多站点多账号多平台。

这应该是铺货的一种形式,但是我们没有砍去我们的精品。做铺货的公司,他们也在不断成立自己的精品部门去打造精品。

所以没有绝对好或不好,只有根据自己公司的情况把两者结合起来,并做出对应调整!

如果以上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Gong纵号 【wade说 】 ,点击菜单栏【领取福利】价值3980元的学习大礼包免费领取~不止干货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