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情商最低的人,就是批评型人格的人

01

自从当了母亲,我就格外关注育儿方面的知识,偶然在网上关注到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记得李教授曾经在《今日说法》节目中讲过一个案例:一个十二岁男孩,因为被母亲批评了一顿,他就服毒了。那位母亲痛悔不已,但已于事无补。

这是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间悲剧,也给人警示:一顿不当的批评,可能将一个人彻底毁灭。

如果那位母亲不是劈头盖脸骂孩子一顿,而是耐心地询问孩子事情的缘由,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古语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圣经箴言书也有一句这样的话“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其实说得都是同样的道理,是指说话的口德,一句话说得好,不仅能鼓励到别人,自己也非常喜乐,岂不双赢。反之若是出口伤人,那就有失口德,就会像往墙壁上钉了钉子,即使拔下钉子,墙壁却留了疤痕,遭人厌弃甚至记恨了。

有人说过,这世界上两样东西最简单,一是花别人的钱,二是批评别人的东西。能随时掏出泥巴糊别人脸上的人,口袋里装的也都是泥巴。

这句话很形象很本质,描述了一个不懂欣赏他人,却总想着挑别人毛病的人,其实越界了,这可能会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甚至使自己陷入绝境。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描述人性的,就是人最本质的渴望是希望被肯定

所以,懂得“嘴下留情”,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善良,而批评型人格的人是情商最低的一类人。

我见过情商最低的人,就是批评型人格的人

良好的沟通可以提升彼此的幸福指数

批评型人格会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以下。

02 批评型人格对孩子的影响:会带给孩子来自原生家庭的阴影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语言暴力有可能会变成一把凶器。”有调查显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

而很多父母批评就是典型代表,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还经常能听到很多父母不耐烦地吼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甚至有的父母会直接劈头盖脸打孩子。

这些批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如果是胆小内向的人会产生自卑感,有的离家出走,甚至有的把孩子逼到做出极端的事情,断送了前程,父母才痛悔不已。

拿我自己举例,从小到大,我经常听到我妈说,你看看邻居家××如何如何,去年春节回家时,还对我说她朋友的儿子一个月工资好几万,你看你功不成,名不就的,你上的大学上的啥呢……话语很伤人,完全不顾及我的感受。

我已经习惯了,没有反驳,因为反驳也是徒劳,我妈会说:“养你那么大,供你读大学,我还不能说你两句了?”我常常会觉得很没面子,但是又很无奈。所以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自卑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我见过情商最低的人,就是批评型人格的人

父母经常性的批评会使孩子慢慢变得自卑

我知道父母是爱我的,但是他们爱我的方式却是错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有过这样的表述:父母冲着孩子大吼大叫时,能够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孩子的焦虑、压力和抑郁的程度会有所增加,随之而来的行为问题也会增加。

父母经常性的批评性,会让孩子在内心给自己贴标签,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长期来说会形成心理问题,自卑、暴躁、叛逆,忍到一定限度终会爆发,有的不堪父母批评选择跳窗自杀、跳桥自杀,甚至出现“弑母藏尸”的人伦悲剧。

总结一个共同点就是,父母的批评将孩子的情绪推向了巅峰,从而转化成强烈的攻击性,最终伤人或者伤己。

所以父母认同孩子的情绪,是帮孩子处理情绪的前提,多去倾听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就会走出问题区。

父母急于孩子成才的心理都能理解,可以批评孩子,但是在孩子犯错或没达到父母的预期时,请注意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一味地批评和抱怨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加叛逆的心理,无济于事,还有可能产生反效果。

这是批评型人格对孩子的影响,而对于交友,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我见过情商最低的人,就是批评型人格的人

朋友之间也要保安全距离持一个

03 批评型人格对朋友的影响:分清性格直率和口无遮拦的区别

有一次几个朋友聚会,正当高兴时,芳芳说自己找到男朋友,准备闪婚,将近三十岁的她被家人催婚很多年,大家都为她感到高兴,终于脱单,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芳芳应大家的要求,幸福又自豪地介绍着他男朋友如何优秀时,其中一个朋友脱口而出:“你也太势利了!”

瞬间安静了十几秒钟,芳芳的话也停了,脸色有些不好看,那个朋友越描越黑:“芳芳,我这人心直口快,你别介意哈!”旁边的朋友也开始打圆场,但气氛还是有些尴尬。

我当时心想,这人情商也太低了,简直就是没脑子。从那之后,芳芳就很少再与那个朋友联系了。

再后来那个朋友多次的“心直口快”后,逐渐被朋友远离。

所谓的心直口快,不过是自私,不顾及他人感受罢了,你是脱口而出了,你爽了,却让别人很不爽了,张口就得罪了别人

海明威说:“我们用两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是的,哪怕是好朋友之间,也不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你以为的直爽,直肠子,其实是没脑子,不成熟,情商低下。

我见过情商最低的人,就是批评型人格的人

当众批评让工作场所的气氛变得压抑尴尬

04 批评型人格对生活的影响:容易丧失机会

大学同学张婧,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她的努力被领导看在眼里,渐渐被提拔为公司的主管,后来公司的总负责人,安排张婧负责公司的项目经理,并负责团队间的对接问题,她受到重用也更加卖力的工作。

本以为一切都会顺利开展,然而就在项目即将运营时,出现严重的问题,几乎整个项目都要返工。

此时的张婧,由于是第一次独立负责项目,一时间慌乱无措,在复盘会议上,张婧当众批评同事,都怎么做事的,并强调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了。

领导大为失望,没想到张婧不但没有歉意和反省,还当众批评同事也引来同事的不满,破坏了人际关系,在领导看来她是推卸责任,最终失去了晋升的机会。

古训有“三思而后行”、“祸从口出”,意思就是说,批判型人格不仅伤人,还容易错失良机,酿成大错。人无完人,犯错很正常也不可怕,但是犯了错却只知道批判他人,就有问题了。

我见过情商最低的人,就是批评型人格的人

真诚的鼓励彼此都愉快

05 拯救批评型人格的法宝:懂得换位思考和赞美

前两天我在社群看到一个好友的分享:

她和先生结婚五年了,但感情如初恋时的甜蜜。

先生体谅她带孩子辛苦,有胃病又不喜欢油烟味,所以先生五年煮饭做菜当成自己分内的事,兼顾口味又不怕辛苦。

她也能站在先生的角度,体会他上班的辛苦,所以先生做菜,她就洗碗做其它家务,两人很少因为做家务红过脸。她也懂得赞美先生:我就喜欢吃你做的菜,比外面的饭菜好吃多了。

先生知道她参加写作训练营,就送她一台笔记本电脑,带孩子做家务先生全包,只为她能安心学习写作。

最后没取得什么成绩,先生的话却让她甜到心里:“没关系,我相信你的才华,别着急,写作本来就是一件长期的事。”

懂得换位思考和赞美不只是婚姻幸福的两个秘笈,还是提升个人和他人幸福感的法宝。

但在生活中,很多人却不懂得换位思考,也很吝啬给对方一句赞美。总是有心或者无意脱口而出伤人的话。

我见过情商最低的人,就是批评型人格的人

真诚的赞美

很多时候,一句赞美的话就能解决问题,而批评的话却很可能把事情搞砸。

卡耐基说:“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

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人类将不能生长。

其实意思都是鼓励我们,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称赞,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鼓励到他人,影响到他人做出改变。

懂得换位思考,会减少双方的对立感;懂得赞美,可能会事半功倍;而批评和责备则可能起到反效果。

孩子犯错,不要着急批评,记得蹲下来询问,给孩子安慰;

朋友买了一件漂亮的裙子或取得了进步,别忘记赞美和鼓励;

同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记得给予真诚的点赞。

别人得意时你懂得赞美,那是锦上添花;别人出错或者遇到难题时,你给予鼓励,就是雪中送炭。

我见过情商最低的人,就是批评型人格的人

赞美就要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06 写在最后

其实生活中,也许你跟我一样,也犯过出口伤人的低情商错误,那么以后记得三思而后行,言多必有失,话出口前稍微想一下,学会换位思考,一句赞美的话会让你获得更多。

如果你心中有可以把对方怼得哑口无言的话,可你选择不说,那是你的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