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戰爭:一再退讓,步步緊逼,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1962年10月20日,在中印邊境海拔3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麓,中國邊防部隊向入侵的印度軍隊發起進攻。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保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第一次實施邊境自衛反擊戰。

我們在世界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印邊境地區不是終年積雪的高山,就是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可是誰又能夠想到,就是在這麼一塊遙遠荒涼的地區會爆發一場震驚世界的戰爭。包括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以及印度總理尼赫魯在內的政治家們都判斷中國是不會在中印邊境出兵的。但是,他們竟全部都失算了。

1962年中印戰爭:一再退讓,步步緊逼,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中印邊界地形圖

引發中印衝突的歷史原因

中印兩國的邊界習慣上被分為東、中、西三段,在歷史上從未正式劃定過,只是按照雙方的行政管轄範圍自然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邊界線,且一直受到兩國人民的尊重。

然而在1757年,英國通過殖民擴張統治了印度之後,就劃定了一條“約翰遜線”和一條“麥克馬洪線”。這樣一來,就把歷史上長期屬於中國的約1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劃入了英屬印度當局的版圖範圍內,中印邊界的衝突也正因此埋下了禍根。

1962年中印戰爭:一再退讓,步步緊逼,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擱置爭議地區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新中國的軍事力量迅速向東部集結,無暇顧及西部地區。剛剛宣佈獨立才三年的印度趁此機會,將部隊向前推進到“麥克馬洪線”以南,並佔領了藏南重鎮達旺。

尼赫魯是當時印度執政黨國大黨的領袖,國大黨也是一個充滿民族主義色彩的政黨,他認為可以趁著新中國剛成立之初,對於中印邊界問題還來不及處理的形勢下,來造成一個既成事實。同時,印度也意識到,隨著中國內部政治整合過程的完成以及新國家的建立,中國的軍事防禦力量也會逐漸向過去疏忽的邊遠地區推進。所以,尼赫魯認為如果現在不做,將來就沒有機會了。

考慮到當時的國際形勢和中印友好的大局,中國政府選擇了“擱置爭議,留待日後再談”的方針。

1962年中印戰爭:一再退讓,步步緊逼,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喜馬拉雅山脈

步步緊逼,一再退讓

然而從1958年開始,中國和蘇聯的關係愈加惡化,赫魯曉夫開始在中印邊界問題上明顯地偏袒印度。就連美國也看中了這個宣稱“不結盟”的國家,可以有效的遏制共產主義勢力在亞洲發展。有了蘇聯和美國這兩個超級大國的支持,這也進一步助長了尼赫魯的囂張氣焰。

1959年,在國外敵對勢力的支持下,西藏地區的極少數分裂組織成員策劃了武裝叛亂。雖然叛亂迅速就被平定了下來,但同時也給了印度一個很有利的契機。

印度以為,可以藉助與西藏一部分分裂分子的合作,來實現自己的邊界目標。也就是說,自從1959年以後,中印邊界的摩擦和衝突,就基本上已經升級到了隨時可能擦槍走火的地步。

1959年8月25日,在中印邊境東段的朗久地區爆發了雙方軍隊的第一次武裝衝突。10月,印軍又多次在西段的空喀山口向解放軍邊防部隊開火,但中國仍然選擇了忍讓。

1962年中印戰爭:一再退讓,步步緊逼,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中印邊界

希望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

11月7日,周恩來總理致函尼赫魯,建議兩國武裝部隊立即從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撤20公里,並呼籲兩國總理儘快舉行會談,這個建議被尼赫魯果斷拒絕掉。為了表明與印度談判的誠意,中國邊防部隊還是單方面從中印邊境後後撤了20公里,並且按照上級指令,在中國實際控制的20公里範圍內,部隊不開槍、不巡邏、不平叛、不打獵、不打靶、不演習、不爆破。

毛澤東從新中國的整體戰略大局出發,還是不希望與印度的關係徹底鬧翻。因此,當時中國駐印度大使向印度外交部提交了一份由毛澤東親自修改的電文,還特意在電文最後面加了一段:

“總而言之,中國同印度是友好國家,過去的一千年如此,相信今後的一千年、一萬年也是如此。”

毛澤東的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語,尼赫魯卻並不領情。1960年4月19日,周恩來親自飛往印度首都新德里與印方進行邊界會談,這也是他為兩國友好第四次來到印度斡旋。但是尼赫魯的強硬態度絲毫沒有得到轉變,不接受中方提出的“擱置爭議”的建議,且再次提出了12.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要求,這個數字相當於一個福建全省的面積。

1962年中印戰爭:一再退讓,步步緊逼,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解放軍邊防戰士

忍無可忍,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1961年,尼赫魯宣佈要把印度的國界線盡一切可能的向中國推進。印度步步逼近,直接在中印邊境爭議的地區部署了20多個據點,有的據點設立在中國哨所的之間,有的甚至設立在了中國哨所的背後。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是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辦事作風,在忍無可忍之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決定採取了自衛反擊的措施。

1962年9月17日,中國向印度發出了措辭強硬的外交記者會:

“如果印方一意孤行,妄圖用武力擴張領土,我邊防部隊將堅決實行自衛,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由印方承擔全部責任。”

但是,中國政府依然在等待著印度回心轉意,周恩來也表示:“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放棄尋求和解的途徑。”就在同一天,印度軍隊中的一支王牌部隊被調到了中印邊界東段,他們的任務是向中國境內的克節郎地區開進。

這支部隊是綽號為“紅鷹”的印度第4師第7步兵旅,第4師在印度陸軍中享有盛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就曾經被編入英國第8集團軍,參加過北非的阿拉曼戰役,當時的指揮官就是赫赫有名的蒙哥馬利元帥。而他們的對手,也是隆美爾統領的德國陸軍精銳部隊。

這一次,“紅鷹”師第7旅被調到中印邊境,實際上是來執行一個由印度國防部制定的秘密行動,代號“裡窩那計劃”。

“裡窩那計劃”的目標是在東線向中國軍隊發起進攻,將“麥克馬洪線”以北11公里的中國境內的塔格拉山脊變成印度的國土,

這個計劃的幕後策劃者之一就是印度總理尼赫魯。

1962年中印戰爭:一再退讓,步步緊逼,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考爾

為了實現這個宏大的侵略計劃,尼赫魯親自點將,任命印度陸軍總部參謀局長考爾中將為第四軍軍長。這位從未上過戰場、僅憑與尼赫魯的姻親關係就官至軍長的主將考爾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命運將被中國人徹底改變。

時任西藏軍區司令員的張國華也已經在向中央請戰,1962年初,張國華在北京參加完“七千人大會”後,就一直留在內地養病。9月,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印邊境局勢的發展上,這段期間他通過電話不斷把中央軍委的指示精神及時告知西藏工委和西藏軍區。

以打促和,為談判贏得資本

西藏軍區迅速組建了一個精幹的作戰指揮機構“軍區前進指揮所”,代號為藏字419部隊,總人數大約有10300人。

10月4日,被印度媒體吹捧為“有非凡的勇氣和幹勁”的考爾中將乘機飛抵印度邊防重鎮提斯浦爾,開始對“裡窩那計劃”進行排兵佈陣。在他的佈局中,克節朗河是進攻的重點,於是就在那裡部署了戰鬥力最強的第九旁遮普聯隊,還有一個連和一箇中型機槍排。

但是旁遮普聯隊的四個步兵連分佈在約12公里的沿河前線上,戰線被拉的非常鬆散。從軍事邏輯上來講,是很不合常規的,一昧的追求將部隊向北推進,導致整個部署是前重後輕。

這個時候,印度也拒絕了中國在外交上的最後一次談判。10月12日,尼赫魯進行了戰爭總動員。

在機場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對記者信誓旦旦的說:“要把中國入侵者從“東北邊境特區的印度領土”上清除掉”。

第二天,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抵達拉薩,他立即召開會議,傳達中央軍委的指意,研究克節朗前線的敵情,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即將拉開帷幕。

中國決定要打這一仗,也是為了讓談判有一個更加平等的地位,或者換句話講就是通過打來促進談判。若是不打這一仗,印度人就認為中國人不會打,談判也就不會跟你談。

1962年中印戰爭:一再退讓,步步緊逼,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張國華中將

制定作戰方案,部隊準備就緒

為了全殲印軍王牌第四師第七旅,張國華制定了作戰方案:“集中兵力從敵人的兩翼開刀,先打兩點,由敵人左翼實施突破。同時再迂迴敵人背後的章多地區,打擊印軍的指揮機構和補給基地,將敵人分割成數塊,逐一殲滅。"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中國軍隊的頻繁調動,卻沒有引起印度的警覺。從中印邊境到新德里,從主將考爾到總理尼赫魯,印度國內到處瀰漫著一種看起來不可思議的自信,那就是:“中國沒有能力、也不會在中印邊境開戰。”

  1. 第一,印度認為中國無暇顧及在這麼邊遠、氣候和地理條件這麼差的一個地區,來和印度進行爭奪。
  2. 第二,由於印度在獨立以後,一直奉行所謂的“不結盟政策”,使得印度贏得了很廣泛的國際名聲。印度這種良好的外交資本,也會讓中國人在採取行動的時候,有所顧慮。

的確,那時候的中國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

在外交上,中國和蘇聯的關係也從意識形態的對立,轉變為國家關係的全面緊張。在東南沿海,蔣介石時刻陰謀反攻大陸,再加上美國極力插手越南的事務,將要在中國的南大門打一場特種戰爭。用那個時代的話來說,“中國正處於國際反華勢力的合圍之中”。

而在荒涼的邊境地區,解放軍後勤物資補給也是相當困難,全部要靠人力肩挑或者犛牛運輸。從一座山走到另一座山,往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60斤的糧食等背到作戰前線時,只剩下不到30斤。但是印度人估計到了中國應戰的困難,卻完全估計錯了中國人民的決心。

1962年10月19日,中國各參戰部隊抵達克節郎河北岸,並進入戰鬥陣地。晚上,在夜色的掩護下,解放軍中路部隊開始涉過克節朗河,向敵人後方穿插潛伏了起來,一萬多人的部隊就這樣彷彿消失在深山密林之中。而遠在新德里的人們,還在翹首期盼印度的部隊攻佔塔格拉山脊的消息。

1962年中印戰爭:一再退讓,步步緊逼,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中印邊境東段作戰圖

中印自衛反擊戰打響

“中國軍隊不會開戰”,這種武斷的推測曾經也出現在1950年的朝鮮戰場上,最終讓美國人等來的是令人震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此時的印度陸軍即將遭遇的是一場與朝鮮“清長之戰”一樣被載入史冊的戰鬥,歷史學家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一書中將這場戰爭比喻為:“這是一種俄國左輪槍遊戲。”

10月20日7點30分,伴隨著兩枚信號彈的升空,震耳欲聾的炮火聲瞬間響徹整個喜馬拉雅山麓,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打響了。

密集的炮彈不停地落在克節朗和章多的印軍陣地上,印軍曾嘗試用炮火反擊,就在還沒有來得及標定射程和射擊諸元時,解放軍的炮彈已經落到了他們的身邊。在持續不斷的15分鐘炮火攻擊下後,解放軍步兵的衝鋒號吹起,同樣的聲音也曾經響徹在朝鮮長津湖。

印軍第七旅旅長達爾維在後來回憶:“雙方的軍隊捱得如此之近,以至於看起來好像是部隊發生了一場譁變。”

1962年中印戰爭:一再退讓,步步緊逼,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克節朗戰役獲勝

克節朗戰役,解放軍首戰告捷

當時的印軍大量裝備二戰期間有名的英國司登衝鋒槍,然而這種槍在高原地帶是不適用的。因為司登衝鋒槍打出的子彈距離比較近,在高原地帶沒有什麼植被遮掩,比較空曠,遠遠就能看見敵人,但遠距離打不著。而解放軍已換裝完畢的全新56式裝備,馬上就顯現出了優勢。

此時,解放軍集中了3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猛攻印軍的中路部隊,直指印軍部署在扯東的據點哨所。由於解放軍事先已經切斷通訊聯絡,印度守軍各連之間也都失去了聯繫,先前的炮火猛烈攻擊,更是將印軍的陣形全部打亂。在戰鬥開始之初,印軍就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境地。

僅在10月20日清晨的戰鬥中,印度第四師第7旅就陣亡493人,並且所有的部隊建制都被打亂。撤退,成了擺在第7旅旅長達爾維面前唯一的選擇。

1962年中印戰爭:一再退讓,步步緊逼,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印度士兵投降

結束語

克節朗戰役,解放軍的第一戰就獲得了大勝,迅速殲滅了印軍主力第7旅。共殲入侵印軍1897人,而解放軍邊防部隊也陣亡了451人,負傷334人。

印軍在克節朗前線上兵敗如山倒的消息傳到了新德里,整個印度國內陷入了一片震驚與恐慌當中。尼赫魯深知,自己在這一場膽量遊戲中輸掉了,中國並沒有如他所願轉身後退,而是給了他狠狠的一拳。

冷靜下來之後,尼赫魯又開始研究起對抗解放軍的下一步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