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新大綱下的新題型——簡答題之第七章

計算機新大綱下的新題型——簡答題之第七章

計算機新大綱下的新題型——簡答題之第七章

什麼是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的功能是什麼?

答:(1)計算機網絡是將若干臺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及傳輸媒體互聯起來,在通信軟件的支持下,實現計算機間資源共享、信息交換或協同工作的數據通信系統。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

(2)計算機網絡主要功能有數據通信、資源共享、分佈式處理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簡述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程?

答:(1)以數據通信為主的第一代計算機網絡

1954 年,美國軍方的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嚴格來講,是一種聯機系統,還不是真正的計算機網絡,而是計算機網絡的雛形。

(2)以資源共享為主的第二代計算機網絡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建成了ARPA 網標誌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進入了第二代,它也是Internet 的前身。。

(3)體系標準化的第三代計算機網絡

國際標準化組織在 1983 年提出的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給網絡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可共同遵守的規則,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走上了標準化的軌道。

(4)以 Internet 為核心的第四代計算機網

目前以 Internet 為核心的計算機網絡發展特點呈現為:高速互連、智能與更廣泛的應用。

簡述計算機網絡的組成有哪些?

答:(1)從物理連接上講,計算機網絡由計算機系統、網絡節點、通信鏈路組成。計算機系統進行各種數據處理工作,通信鏈路和網絡節點提供通信功能。

(2)從邏輯功能上,可以把計算機網絡分成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兩個子網。通信子網提供計算機網絡的通信功能,由網絡節點和通信鏈路組成。資源子網提供訪問網絡和處理數據的能力,由主機、終端控制器和終端組成。

簡述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答: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及應用需求層次的日益提高,歸納起來,計算機網絡主要有以下功能:

(1)數據通信

數據通信是計算機網絡最基本的功能,可以用來實現計算機之間快速、可靠地傳送信息。

(2)資源共享

計算機資源主要是指計算機的硬件、軟件和數據資源。

(3)分佈式處理

對於綜合性的大型科學計算和信息處理問題,實現分佈處理以達到均衡使用網絡資源的目的。

(4)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網絡中的一條通信線路出了故障,可以取道另一條線路,從而提高了網絡整體系統的可靠性。

簡述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答: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計算機網絡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最常見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

(1)根據網絡的覆蓋範圍劃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

(2)按網絡的拓撲結構劃分為總線型拓撲、環形拓撲、星型拓撲、樹狀拓撲、網狀拓撲。

(3)按傳輸介質劃分為有線網和無線網。

(4)按網絡的使用性質的不同可分為公用網和專用網。

計算機網絡有哪些常見的網絡拓撲結構?其特點是什麼?

答:(1)計算機網絡按拓撲結構可以分成總線型拓撲、環形拓撲、星形拓撲、樹狀拓撲、網狀拓撲等。

(2)不同的拓撲結構存在不同的特點

① 總線型拓撲結構簡單,佈線容易,站點擴展靈活方便,可靠性高。故障檢測和隔離較困難,總線負載能力較低。另外,一旦線纜中出現斷路,就會使主機之間造成分離,使整個網段通信中止。

② 環形拓撲容易安裝和監控,傳輸最大延遲時間是固定的,傳輸控制機制簡單,實時性強。網絡中任何一臺計算機的故障都會影響整個網絡的正常工作,故障檢測比較困難,節點增、刪不方便。

③ 星形拓撲傳輸速度快,誤差小,擴容比較方便,易於管理和維護,故障的檢測和隔離也很方便。中央節點是整個網絡的瓶頸,中央節點一旦發生故障,整個網絡就會癱瘓。另外,每個節點都要和中央節點相連,任何兩個節點不能直接通信,必須經過中央節點,需要耗費大量的電纜。

④ 樹狀拓撲在擴容和容錯方面都有很大優勢,容易將錯誤隔離在小範圍內。依賴根節點,如果根節點出了故障,則整個網絡將會癱瘓。

⑤ 網狀拓撲節點間路徑多,局部的故障不會影響整個網絡的正常工作,可靠性高,而且網絡擴充和主機入網比較靈活、簡單。網絡的結構和協議比較複雜,建網成本高。


計算機新大綱下的新題型——簡答題之第七章


簡述計算機網絡的新技術?

答:(1)物聯網

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其核心和基礎仍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延伸和擴展的網絡。

(2)雲計算

雲計算是一種通過 Internet 以服務的方式提供動態可伸縮的虛擬化資源的計算模式。

(3)大數據

大數據具體指無法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4)移動互聯網技術

移動互聯網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二者結合,用戶藉助移動終端(手機、PDA、上網本)通過網絡訪問互聯網。

簡述中國的四大主幹網絡有哪些?

答: 我國現有四大主幹網絡:

(1)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ChinaNet 是由原郵電部組織建設和管理的,由骨幹網和接入網組成。

(2)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CERNet 已建成由全國主幹網、地區網和校園網在內的三級層次結構網絡,它是全國最大的公益性互聯網絡。

(3)中國科技信息網(CSTNet)

是國家科技信息系統骨幹網,同時也是國際 Internet 的接入網。

(4)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絡(金橋網:ChinaGBN)

金橋網是建立在金橋工程上的業務網,支持金關、金稅、金卡等“金”字頭工程的應用。

簡述 OSI 參考模型與 TCP/IP 參考模型分層結構?

答:(1)OSI 參考模型全稱是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在 OSI 參考模型中,每層完成一個明確定義的功能並按協議相互通信。低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向上層提供所需服務。各層的服務是相互獨立的,層間的相互通信通過層接口實現,只要保證層接口不變,那麼任何一層實現技術的變更均不影響其餘各層。

OSI 模型分為 7 層,由底層到高層的順序如下: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2)TCP/IP 體系結構的目的是實現網絡與網絡的互聯。採用 4 層體系結構,從上到下依次為:應用層、傳輸層、網際層、網絡接口層。

簡述 IP 地址的分類及每一類特點?

答:(1)Internet 上為每臺計算機指定的唯一的 32 位地址稱為 IP 地址,也稱網際地址。共分為五類 IP 地址:A 類、B 類、C 類、D 類、E 類。

(2)每一類的特點為:

① A 類 IP 地址第 1 個字節來標識網絡號,其它的 3 個字節標識主機號,規定最前面一位為“0”, A 類 IP 地址通常用於大型網絡。

② B 類 IP 地址用 16 位來標識網絡號,16 位標識主機號,最前面兩位為“10”。 B 類 IP 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的網絡

③ C 類 IP 地址用 24 位來標識網絡號,8 位標識主機號,最前面三位為“110”。 C 類 IP 地址一般適用於校園網等小型網絡。

④ D 類 IP 地址不分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但它的第 1 個字節的前四位都是 1110。 D 類地址用於組播。

⑤ E 類 IP 地址不分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但它的第 1 個字節的前五位都是 11110。E 類地址用於實驗。

簡述因特網的聯網方式有哪些?

答:Internet 的接入技術比較多,個人用戶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PSTN 方式

PSTN 全稱公用電話交換網,是利用 PSTN 通過調制解調器撥號實現用戶接入的方式。

(2)ADSL 方式

ADSL 全稱非對稱數字用戶環路,是一種能夠通過普通電話線提供寬帶數據業務的技術,也是目前較常見的一種接入技術。

(3)LAN 方式

如果用戶是通過局域網(LAN)連接 Internet,則不需要調制解調器和電話線路, 而是需要一個網卡和網絡連接線,通過集線器或交換機經路由器接入 Internet, 這實際上是將局域網作為一個子網接入 Internet。

(4)無線方式

無線接入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蜂窩技術、數字無繩技術、點對點微波技術、衛星技術、藍牙技術等。

(5)無線局域網( Wireless LAN,簡稱 WLAN)方式

簡述超鏈接的功能及分類?

答:(1)超鏈接可以從當前 Web 頁定義的位置跳轉到其他位置,包括當前頁的某個位置、Internet、本地硬盤或局域網上的其他文件,甚至跳轉到聲音、圖片等多媒體文件。通過超鏈接還可以在 Internet 中獲得不同形態的服務,如文件傳輸、資料查詢、電子函件、遠程訪問等。

(2)根據鏈接載體的特點,可把鏈接分為文本超鏈接與圖片超鏈接兩大類。

① 文本超鏈接是指在文本上定義的超鏈接。單擊文本超鏈接,會自動跳轉到指向的鏈接目標。

② 圖片超鏈接是指在圖片上創建的超鏈接,它比文本超鏈接顯得更加生動活潑。單擊圖片超鏈接,會自動跳轉到指向的鏈接目標。


計算機新大綱下的新題型——簡答題之第七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