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數科和小米入局 國內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申請獲央行受理

京東數科和小米入局 國內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申請獲央行受理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敏 12月4日,央行網站發佈公告信息,稱已受理樸道徵信有限公司(籌)(下文簡稱“樸道徵信”)的個人徵信業務申請。

目前,國內持有個人徵信業務牌照的徵信機構僅有一家,即2018年掛牌成立的百行徵信,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徵信機構管理辦法》等規定,樸道徵信在完成相關申請流程後,有望拿到第二張個人徵信業務牌照。

據公示信息,樸道徵信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5%;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聚信優享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5%。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100%控股的子公司,而它自己的控股子公司也橫跨金融與數據行業,如北京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大數據有限公司等。

京東數科和小米入局 國內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申請獲央行受理

12月4日,在央行營管部主辦的“北京市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情況通報會暨平臺合作簽約儀式”上,北京金控集團董事長範文仲表示,“金控集團正與商業銀行合作建設金融數據操作間,利用多方安全計算、數據可用不可見等新技術,探索銀行機構數據與公共數據加密情況下聯合建模、聯合授信的新方式。在該領域,相信北京將會走在全國前列。”

樸道徵信的公示信息中,其擬任職董監高人員名單包括,董事長:趙以邗;董事:王磊、程建波、曹子瑋、趙立威;監事:許凌、徐河軍、劉黎、周澤宇。

據公開信息,程建波是京東數科”副總裁、風險管理中心總經理,長期分管京東數科的C端消費金融大數據、風控方面的技術工作。曹子瑋是小米金融戰略副總裁。

2019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曾表示,目前我們的徵信體系是“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人民銀行徵信中心負責的國家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中,已經接入了3500多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信用信息數據,9.9億自然人的信用信息,還有2600多萬戶的企業和其他法人組織的信用信息。

百行徵信有限公司則是我國首個市場化的個人徵信機構,由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考拉徵信、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徵信、華道徵信等8家市場機構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共同發起組建。去年9月,百行徵信方面曾對外表示,在數據庫建設上,已與1071家機構達成了業務合作和信息共享意向,其中402家機構完成了接入服務協議簽署,200多家機構正在進行數據接入聯調測試,165家機構已實現信息共享。已成功接入銀聯、電信和高法等補充數據源信息。個人徵信生產系統已採集借款人數逾7140萬,信貸賬戶數逾1.12億個。

2015年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佈消息稱,人民銀行已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八家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但最終僅有新籌建的百行徵信獲得了個人徵信牌照。

時隔近6年,個人徵信牌照出現新的動向,或與近期監管高層強調金融數據需要合理融合、合規運營有關。

在人行徵信系統與百行徵信外,實際上有為數不少的第三方大數據公司,也在對外輸送個人徵信產品,各家大數據公司、數據需求平臺機構各自為戰,碎片化對接,造成了數據濫用和數據交易的灰色地帶。

2020年8月,央行行長易綱到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基礎數據中心調研並召開座談會,他指出,要建設符合大數據發展方向的國家金融基礎數據庫,依法保障數據安全,打造權威的金融數據聚集樞紐和領先的數據信息服務平臺,為宏觀調控和金融穩定提供高質量的數據信息服務。10月,在出席“2020金融街論壇”時,易綱也談到了金融數據的保護問題,“要建立清晰的法律框架,要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該透明的就一定要透明,比如說公眾信息、政府信息一定要透明,增加透明度,該保護的一定要保護,比如說個人隱私、商業秘密、企業的經營行為,該保護就要保護。”

10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正式進入徵求意見階段。9月,央行發佈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中亦提出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從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權角度進一步強化了信息知情權和信息自主選擇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