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鋼筆被同學摔壞,老師勸家長不要索賠,為什麼

女兒4歲了,開始拿著鉛筆學習寫字,外公一高興就買了上萬元的鋼筆送給外孫女,寓意著孩子將來文采斐然,身為媽媽的明麗也很開心,但是這份開心卻隨著女兒把筆帶到學校摔壞而戛然而止。

女兒鋼筆被同學摔壞,老師勸家長不要索賠,為什麼

事情這樣的:

年僅4歲的女兒並不知道鋼筆的價格有多貴重,她只知道這是禮物,想帶到幼兒園跟小夥伴們分享喜悅。可沒想到的是,在傳閱過程中,有個小朋友失了手,不小心把鋼筆摔壞了。

明麗急的不得了,雖然他們夫妻倆平常一貫在女兒身上買最貴的、最好的,但是一萬多的鋼筆真心不是小數目。

明麗來到幼兒園跟老師說明情況,希望原價索賠,沒想到老師卻拒絕了,還說“索賠的後果可能你們承擔不起。”

明麗感覺老師這是在拉偏架,監控記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記錄了事情的經過,怎麼還不能索賠了,老師接下來的一番話徹底打消了明麗索賠的意願,老師是怎麼說的呢?

女兒鋼筆被同學摔壞,老師勸家長不要索賠,為什麼

首先,摔壞鋼筆的小朋友有錯,但錯的更多的是明麗,她不應該讓女兒帶著如此貴重的鋼筆來學校。

畢竟這裡不是貴族幼兒園,在這裡上學的小朋友,父母基本上都是工薪階層,1萬多的鋼筆,可能是夫妻兩個一個月的工資,不怕對方不賠,就怕對方賠了,那明麗女兒在小朋友的圈子裡就臭了。

因為很顯然,賠了錢的父母一定在私下教育自家小孩不要動別人東西,還會特意強調離“明麗女兒”的東西遠一些,因為太貴了;小朋友會學話,這件事情會快速的在家長群裡傳播開,到那時,肯定有更多的家長教育自己小孩不要過近的接觸“明麗女兒”,畢竟都不是大富大貴的家庭,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損壞的東西價值幾何。

久而久之,明麗的女兒在小朋友的圈子裡就會陷入“被孤立”的狀態,這對小孩的心理發育是極其不友好的。

其實,財不外漏。孩子還小,就用這麼貴的東西,萬一被有心人盯上了,危及安全,就更得不償失。現在治安雖好,但誰都不能保證萬無一失。

何況,孩子在用著、穿著貴重的衣物時,想必父母也是千交代萬叮囑,“要小心一點,不要弄壞了”,這對孩子也是一種心理負擔。

女兒鋼筆被同學摔壞,老師勸家長不要索賠,為什麼

明麗聽完覺得很有道理,決定放棄原價索賠,轉而換一種更溫和的方式。

在幼兒園老師的協助下,和對方家長達成一致,對方小朋友摔壞了禮物,就由對方家長帶著明麗女兒到文具店買一個明麗女兒自己喜歡的鋼筆作為禮物。

於是,一隻20多塊錢的、殼子上有隻美人魚的鋼筆,完美解決了這次的紛爭。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孩子成長路上會有很多意外發生,作為父母更要妥善處理,愛孩子不是用錢來堆砌,而如果用錢了,就不要再介意。

女兒鋼筆被同學摔壞,老師勸家長不要索賠,為什麼

我是青箱,關注我,好故事講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