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是职场通关的最佳通行证

一般领导征求身边人对一个人的评价的时候,往往这样问,这个人靠谱吗?如果得到的答案是靠谱,那这个人就进入领导视线了。

张勇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海底捞一开始考核的时候是采用kpi考核的方式,尽量将kpi的指标细化。比如有个顾客说,你们的服务真好,看见我戴眼镜就给我一块眼镜布,看见我的这个杯子里的水不够了就抓紧给我满上。

所以当时海底捞就制定了一个规则,看见顾客戴眼镜就必须给眼睛布,杯子里的水不能低于多少,否则就扣0.05分。

结果发现在实际运行中,这个规则并不好,因为顾客说不想喝豆浆了,但是服务员必须还得满上,因为不满就扣分啊,所以造成了顾客的体验不好。

后来张勇就在考核中采用了柔性指标的方式。让副总带着一帮神秘人去考核,去这家店体验完了之后问他满意吗?如果满意,就说明这家店的服务非常好。如果不满意,那就说明还有服务不到位的地方,需要继续改进。通过这个柔性指标来考核,效果反而非常好。

在具体工作中也是这样,靠谱是一个综合素质的最终体现。如果说一个人靠谱,那他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团结同事,这些方面都不会有大的瑕疵。

对于一个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来说,可能比较重要的就是下面三点,我总结为就是事事记准确,件件有着落,次次有回音。

第一个是,事事记准确。拿不准的事情千万不要随便发表意见。就像我在别的文章里说的一样,个人形象是第一印象,谈吐气质也是第一印象。

比如有的人满嘴跑火车,久而久之,大家对他的话都不信任了。如果你有一次撒谎被领导发现了,那么你以后即使说的是真的,也有可能不被信任,这样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

我刚毕业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意识,对于领导问的问题,想当然的就回答,后来发现回答错了,这样就很容易留下不靠谱的印象。

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功课,对于自己手头的工作,一定要有特别细致的准备,整天琢磨这个工作的难点在哪,重点在哪,以及需要着重加强管控的地方。这往往也是领导最关心的问题。

记住一点,当领导问起一件事的时候,最差的是,自以为是,回答错误;其次是,这个事我回去落实一下,然后当天回复;最好的就是,当场准确快速给出令领导满意的回答。

第二个是,件件有着落。

当时我刚到机关部室工作的时候,领导批评得最多的就是干活拖泥带水,一点都不干脆。

等我自己带一个小团队,我才发现,干净利落是一个多么宝贵的品质。领导交代了一项工作,一定要在一两天之内,给出一个反馈,这段时间干得怎么样,有什么需要领导协调解决的困难。

而且最好是让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不要总是拿了一个难题直接去找领导。

我的部门主任曾经形象地称这个现象为二道贩子,将矛盾直接上交,那要你这个专工或者是副主任干什么?

要逼着自己对手头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拿出相应的对策。

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买土豆的例子,就很体现工作水平。老板仅仅说了一句,你去看看今天早上有卖土豆的吗?两个工作人员的反应就完全不一样。

有一个说有,然后领导问他价格、质量,一概不知,就说哎哟,我得再回去看看。

另外一个人呢,就告诉他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于是顺便带回来一个让您看看。而且把卖土豆的农民也带过来了,等着回话。”

如果你是领导,这两个下属,你会喜欢哪一个?答案不言而喻。

第三个是,次次有回音。领导交代有什么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一定要有回复,而且越早越好。

比如领导让你买个火车票,你把火车票买回来了,揣在兜里非常的淡定。领导就特别着急,这个票买到了没有啊,几点的啊,需要提前多长出发呀。这些事情都需要及时汇报。

汇报最好是当面汇报,这样汇报的比较全面清楚。如果时间来不及,而且为了时效性的话,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者微信的方式进行汇报。

如果你每个小事都不注意,然后,有这么两三次以后,领导对你的印象就会变得特别差,就会说这个孩子太不靠谱了,这样不就白白葬送了自己的进步机会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