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關於德雲社的謠傳,你聽過幾個?

德雲社作為目前最著名的大型相聲團體,可謂是久負盛名,分社遍佈全國各地。在傳統藝術普遍凋敝的時代,德雲社成功地把很多年輕人從酒吧、夜店帶到了茶館、劇院,讓相聲迎來春天的同時,某種程度上也對傳統藝術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那些關於德雲社的謠傳,你聽過幾個?

隨著德雲社越來越火,其話題度和受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於是乎,一些外界對德雲社的揣測和謠傳也開始浮現,而且傳的神乎其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關於德雲社的謠傳。


謠傳一:德雲社演出服裝等級制度嚴格

謠傳說德雲社演員在演出時會根據重要程度穿著不同顏色、不同工藝、不同制式的服裝。顏色上,越是輩分大、越是出名的演員穿的就越素,反之則越鮮豔。還有服裝上的刺繡,像郭、於二人穿的是滿繡,第二梯隊的岳雲鵬、孫越等人穿的是半繡,再往下的演員就不能穿帶刺繡的服裝。還說有明文規定,有嚴格的等級制度,說的有頭有尾、神乎其神。

那些關於德雲社的謠傳,你聽過幾個?

實際上德雲社內部並沒有對演出服裝的具體規定,只能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或者徒弟們自發形成的一種規則。師父穿個刺繡的演出服,徒弟們一個個刺繡比師父還多,服裝比師父精美,這根本不像話不是嗎?所以德雲社並沒有明確的對服裝的等級要求,而且郭德綱還曾在節目中專門闢謠過。


謠傳二:于謙是德雲社的大股東

于謙和郭德綱合作多年,一路看著德雲社成長起來,這麼多年也一直在德雲社任勞任怨說相聲,而且還收了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為徒,兩家這麼鐵的關係,于謙擁有德雲社的股份也不足為奇。

那些關於德雲社的謠傳,你聽過幾個?

但是事實卻是,于謙在德雲社只拿演出工資,並沒有股份,于謙也多次在採訪中否認擁有股份一事。相信很多朋友聽了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儘管不知道具體原因,但是事實確實是這樣。


謠傳三:郭德綱負責徒弟們的教學工作

郭德綱徒弟排字共有八科,分別是雲、鶴、九、霄、龍、騰、四、海,目前只招收了雲、鶴、九、霄四科,龍、騰、四、海四科尚未開始招收。郭德綱作為眾多徒弟們的師父,其實並不直接負責徒弟們的教學工作,而是由高峰負責,高峰也因此被稱為德雲社總教習。

那些關於德雲社的謠傳,你聽過幾個?

熟悉德雲社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高峰的相聲是那種更偏傳統,更吃基本功的風格特點,而且高峰的業務能力也是沒得說的,所以由高峰來對徒弟們進行教學更能夯實基本功。當然郭德綱也並不是完全當了甩手掌櫃,偶爾也會點撥點撥,而且早期郭德綱也親自教過徒弟,像來的比較早的張雲雷等人都是郭德綱手把手教的。只是現在郭德綱需要做的事比較多,顧不上親自教徒弟們,於是就由高峰代勞了。


謠傳四:開箱、封箱是相聲行業的傳統習俗

德雲社每年都會有開箱、封箱的大型商演活動,很多人都以為這是相聲行業的傳統,實際上開箱、封箱是戲曲行業的傳統習俗。

那些關於德雲社的謠傳,你聽過幾個?

封箱是指劇團在每年年尾把戲服裝進箱子,封存起來,意味著一年的演出工作結束,演員們回家過年休息一段時間。同理,開箱就是把封存的演出服裝從箱子裡拿出來,開始新一年的演出工作。而德雲社每年的開箱、封箱正是從戲曲行業借鑑過來的。


謠傳五:演員返場是因為有觀眾打賞

這樣的情況在過去可能確實存在,觀眾認可演員的表演,願意額外給演員打賞,演員為了回饋觀眾,感謝觀眾抬愛打賞,在表演結束後返場回來加演一段。不過現在的相聲演出制度比以前更加嚴格規範,極少會允許觀眾給演員直接打賞。

那些關於德雲社的謠傳,你聽過幾個?

而現在演員返場表演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演員的表演得到觀眾的廣泛認可,演出結束後觀眾依然喝彩叫好不離場,演員為感謝觀眾支持,主動返場加演回饋觀眾,比如郭德綱曾在一場表演中返場25次,足見觀眾對他的喜愛;另一個原因是演員表演結束,但沒有到預計的結束時間,為了準時結束演出,演員返場繼續表演直至規定結束時間。


那些關於德雲社的謠傳,你聽過幾個?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德雲社或者相聲行業被人誤解的事情。歡迎在評論區討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