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遊揚州正當時

揚州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 。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揚州 是一座因水而盛的古城。處在京杭大運河的中部連接地段, 揚州 有著顯赫的地理位置。這種優勢對於依賴於水運的海上 絲綢之路 和運河漕運之路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

煙花三月,遊揚州正當時

如果說北京有“衚衕”,上海有“弄堂”,那麼揚州就有“巷子”。揚州方言裡有句俗語叫“巷子裡扛木頭——直來直去”,古城裡許多街巷的取名就是如此,即使你從來沒有聽說過,就靠望文生義,也能將這條街的歷史猜出個七到八。從古至今,皮貨都是時尚、高貴的象徵,儘管動物保護協會如何反對,如何抗議,也沒能撼動它在奢侈品中的地位。揚州,這座歷史上三度繁盛的富庶之城,自然不會少了皮貨生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皮貨經營一條街,這就是皮市街。說是街,其實過去也就是條三米多寬的巷子。

煙花三月,遊揚州正當時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位於揚州古運河風光帶東南段以北的徐凝門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園主何芷舟刀,其家族為與北洋大臣李鴻章、光緒帝師孫家鼐進退與共的姻親三大家族,他從湖北漢黃德道臺任上壯年致仕,歸隱揚州,於光緒九年巨資良材建造大型私家住宅園林。 該園建築佈局由園居、東西花園、片石山房組成環環相扣、內外有別、中西合璧、居遊兩便的人居環境,中國私家園林的建築審美和居遊功能在此達到高度和諧與極至完美。

煙花三月,遊揚州正當時

提到鑑真大師,就不得不提 揚州 的大明寺。大明寺作為海絲申遺的一個重要文化點,其內包含著非常重要的海絲痕跡。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時佛教興盛,中原大地上各處佛寺林立。大明寺因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而得名。1500餘年來,寺名多有變化,如隋代稱“棲靈寺”、“西寺”,唐末稱“秤平”等。清代,因諱“大明”二字,一度沿稱“棲靈寺”,乾隆三十年皇帝親筆題書“敕題法淨寺”。直到20世紀80年代,大明寺才得以恢復原名。

煙花三月,遊揚州正當時

個園的主人是清嘉道年間為八大鹽商之一的黃至筠。個園是一處典型的私家住宅園林,全園分為中部花園、南部住宅、北部品種竹觀賞區。住宅分別以“祿、福、壽”為主題,由東、中、西三條軸線組成,每條軸線分為前、中、後三進,由兩條火巷分隔。是 中國 傳統的建築樣式:“九宮格佈局”。天井是住宅中的採光通風口,四面的房屋連成一體,形成一個狹窄而高深的空間。

煙花三月,遊揚州正當時

自2000年以來的三次考古發掘中,發現唐、五代、北宋、南宋時期的城門遺存疊壓關係清晰。據說城門下還存有藏兵洞,目前還未進行考古勘察。歷史的車輪就在眼前展現,這種感覺像是在飄忽間就要觸碰到古人,可是身邊的人群又硬生生地把我推擠到現在。

千百年來最可能不變的是古渡口通向 揚州 城的這條古街---東關街--的繁華。熙熙攘攘的人群,流光溢彩的夜色,不免讓人想到唐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可此時的夜色遠不及彼時 揚州 城繁華的十分之一。

煙花三月,遊揚州正當時

瘦西湖是揚州雍容華貴的象徵,有人說,不到瘦西湖就等於沒來過揚州。所謂瘦西湖其實是揚州城外一條較寬的河道,它的美在於湖面瘦長纖細、蜿蜒曲折,似修長清麗的窈窕淑女。漫步於瘦西湖畔,萬般詩情畫意盡現其中。

對於 揚州 的生活,民國大文豪朱自清先生曾在其《說揚州》的文章裡談起過:“ 揚州是個會享受的好地方,這個保證沒錯兒……”

本文由輕裝客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