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給寶寶補充營養?

蝸蝸的小諾諾


寶寶出生後,媽媽最關心的就是寶寶的生長髮育了,總是擔心寶寶營養不足後身體發育受到影響,那怎麼給寶寶補充營養?


目前母乳餵養是大部分媽媽會選擇的餵養方式,那媽媽在飲食上要注重營養均衡和飲食多樣化,這樣寶寶也可以通過母乳吸收營養,每天的飲食媽媽可以參考這些:


1、主食類:每日250g~300g,薯類75g左右,全穀物和雜豆類不少於1/3。通常食用的全穀物有小米、燕麥片、玉米等。雜豆類指除去大豆以外的其他豆類,包括紅豆、綠豆、豌豆、蠶豆等。

2、魚肉蛋類:乳母應該每天比孕前增加80g~100g的魚、禽、蛋或瘦肉。

3、乳類:哺乳媽媽每日牛奶量應比孕前增加200ml,至每日400ml~500ml新鮮牛奶。

4、蔬菜類:每日蔬菜量達1斤以上,其中綠色及紅黃色有色蔬菜2/3以上。

5、水果類:每日水果200g~400g兩,水果含糖過多,不建議哺乳媽媽吃過多水果。

6:油脂類:每日食用油25ml左右,可以適當吃堅果,但量不宜過多。



在寶寶6個月後,母乳中的營養不足以滿足寶寶的生長髮育了,這時候就需要通過其它的食物給寶寶增加營養。就是給寶寶吃輔食了,寶媽媽要先給寶寶添加高鐵的米粉,在吃米粉3-5天后,就可以添加果泥、菜泥,也是一種一種的添加,每種嘗試3-5天,沒有過敏的反應下繼續添加下一種單一成分的食物。


就比如土豆、胡蘿蔔、紅薯、南瓜、綠色蔬菜、蘋果、梨、香蕉等,就是應季的蔬菜和水果一種一種的嘗試添加就可以。沒有特別的嚴格的先吃哪個,後吃哪個,在嬰兒耐受各個成分後,可以喂以混合食物(如,水果和穀類食物、肉和蔬菜)。目標是到嬰兒1歲時已添加種類、味道和質地多樣的輔食。

除了基本的飲食以外,寶媽媽要對應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補充有效的營養,才能夠讓寶寶的每一個階段都發育得更加完善。

維生素D的補充:

在寶寶出生15天后,每天要額外補充400單位的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

DHA的補充:

在寶寶6個月後,可以給寶寶補充DHA,俗稱腦黃金。DHA是大腦皮層和視網膜的重要組成成分,對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及視力發育都是很重要的。寶寶添加輔食後,也可以通過攝取深海魚類進行補充。

鈣的補充:

寶寶6個月前,只要是媽媽飲食均衡,合理餵養的寶寶,一般都不會缺鈣。母乳中能給6個月前的寶寶提供充足的鈣質。如果是配方餵養,那麼配方奶中的鈣含量也是足夠的。


6個月以後,寶寶身體裡的鈣才會隨著骨骼的發育需求量增多,所以在6個月後再根據寶寶的情況開始補鈣就可以的。

鐵的補充:

寶寶出生後會從母體自帶鐵元素,但是這些鐵元素只能維持到寶寶6個月,6個月後就需要通過飲食來攝入,所以要給寶寶吃含高鐵的米粉。肝臟、瘦肉含有豐富的鐵元素,慢慢的給寶寶添加肝泥、瘦肉泥都可以達到補鐵的效果。

除了飲食和營養外,媽媽要按時帶著寶寶去做體檢,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及時做調整。


到家媽咪


嬰兒營養的補充,其主要的是蛋白質和熱量,其中以奶、蛋類的食物為比較好。除了這些食物之外,其微量元素需要及時的補充,所以,應該定期的進行對體內的微量元素進行檢查,如果有不足的,需要及時的補充,防止不足,發生貧血、佝僂病的發生。


含媽育兒


您好!您是指孕婦還是指嬰兒?我分開為您回答

孕婦:孕婦主要通過食物來為身體補充營養,孕婦可以在一天三頓正常吃飯的基礎上,在中午和下午再吃一點東西,一天三頓的主食要多吃一些肉類蛋白質以及豆製品,可以多喝一些雞肉湯,排骨湯,豬蹄湯之類的,除此之外,為了營養的均衡,還要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這樣才能確保胎兒正常的生長髮育

嬰兒:嬰兒營養的補充,其主要的是蛋白質和熱量,其中以奶、蛋類的食物為比較好。除了這些食物之外,其微量元素需要及時的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