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複課只剩10天,疫情帶來的親子矛盾也該解決了!

受疫情的影響,考生們停課不停學,在家上網課成了主要的學習方式。可缺少了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和老師的監督,學習效率難免受到影響。

近日,有家長向《不寂寞•愛相守》欄目反應:孩子在家上網課不專心,且不說學習成績有沒有變差,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學習習慣也開始變差了,不知道開學後能不能適應……

對此,“不寂寞•愛相守”欄目特別邀請上海市浦東新區精神衛生中心、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劉亮與湖北廣播電視臺《今夜不寂寞》節目主持人劉穎進行了探討,給高考生家長們出了以下建議:


過多地關注,並不會讓家長髮現孩子的優點

高三複課只剩10天,疫情帶來的親子矛盾也該解決了!

部分家長感覺到了輕鬆和愉悅,因為孩子馬上要回歸學校,自己會輕鬆不少。但是,在疫情期間暴露出了更多的親子衝突,若是放任不管,可能會影響高考生們的備考狀態。

5月6號,湖北省高三學生將迎來開學,離復學還剩10天,家長應該怎樣調節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家長過多關注孩子,並輕易對孩子的行為下判斷認為這是“問題”的時候,往往會自動屏蔽孩子的優點與進步,這屬於一種慣性思維。就好像身在花海里,被五彩斑斕的顏色所吸引,可當要具體描述花朵的顏色時,絕大多數人是無法描述清楚具體的色彩。

孩子的優缺點就好像花園裡的各色鮮花一樣,只要犯一點小錯,家長就會馬上敏銳地注意到,孩子“有問題”!並且對孩子的過錯產生過度的反應,大多數情況下,發脾氣的家長們並沒有弄清孩子犯錯的原因。

為避免親子矛盾成為惡性循環,專家建議:當眼裡都是孩子的缺點時,不妨從這一刻開始轉換思維,在仔細觀察之下,用紙筆記錄下孩子的優點,或許會改變“頑固”的負面評價。

親子矛盾無法破局?試試用紙筆記錄法

高三複課只剩10天,疫情帶來的親子矛盾也該解決了!

離高三學子回到學校只剩十天了,若不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將長期存在親子矛盾逐漸化解,可能會影響到備戰的考生們。

在此,為正在煩惱孩子學習問題的家長們佈置一項作業:用紙筆列舉出孩子身上的十個優點,越具體越好!

比如,雖然孩子今天上網課不太專心,但是他今天的作息很規律,沒有熬夜,也沒有過多的刷手機……

家長們不妨試一試,能不能列舉到十項優點?如果無法做到,究竟是孩子缺少優點,還是家長正陷在情緒裡,正在不安和焦慮呢?

若是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當中,會經常產生憤怒和焦慮,這時就會陷入慣性思維,家長會下意識的認為孩子本身十分糟糕,這背後往往隱藏著自動的、悲觀的、災難化的思維。

要做好孩子的後盾,家長必須有好的情緒管控能力。處理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時,若是情緒激動,不妨先停下來,試著接納和照顧情緒。接著,養成記錄的習慣,用做筆記的方式記錄孩子的日常行為,並隨時記下當時自己的感受與反應。

若能堅持一週左右,家長們就會發現自己會被哪些具體情況影響。還能找到孩子更多的優點,只有當看孩子順眼時,才為解決親子問題創造機會!

尋找陣營,建立“同輩支持小組”

2020屆的考生被稱為“史上最難”考生,一邊面對著激烈的競爭壓力,一邊又要適應環境變化帶來的心理壓力,難免會有各種情緒問題,甚至產生家庭親子衝突。

要幫助高考學子解決緊張焦慮情緒,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除了家庭的理解和包容之外,家長們也可尋找同年齡人或有類似經歷的人群進行交流,在相似背景下,“共情”的概率相應較高。在心理學上,這類支持小組叫“同輩支持小組”。

首先,夫妻之間,應該增加交流的時間和機會,定期交流感受,在傾訴中得到緩解和安慰。在漫長的居家網課階段,細小的矛盾本就容易引發親子衝突,如果再加上夫妻互不理解,矛盾勢必將會升級。只有夫妻雙方互理解、情緒穩定,才能為解決親子困境提供可能性。

若是工作繁忙,可以利用社區或家長群,尋找擁有相同困擾的人群或家長,嘗試組建微信群,支持小組等,定期分享、交流感受。


高三複課只剩10天,疫情帶來的親子矛盾也該解決了!

其次,“尋找同輩支持小組”同樣適用於高考生們,同樣經歷疫情的衝擊和處於備考階段,高考生們也需要心靈的歸屬,需要尋求志同道合、並肩作戰的情感依託與支持。特別對於在新冠肺炎期間,家人或自己曾染病的同學們來說,獲得心理支持尤為重要。


高三複課只剩10天,疫情帶來的親子矛盾也該解決了!


高三複課只剩10天,疫情帶來的親子矛盾也該解決了!

嘉賓簡介

上海市浦東新區精神衛生中心、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劉亮

微信公眾號:臨床心理Dr劉亮

高三複課只剩10天,疫情帶來的親子矛盾也該解決了!

主持人簡介

劉穎,湖北廣播電視臺《今夜不寂寞》主持人

來源:《不寂寞·愛相守》欄目

主講:劉亮

撰稿:劉穎、吳陽

審核:簡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