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接種卡介苗的低收入國家,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和病死率都比中上收入和高收入國家低

來源:21新健康 id:Healthnews21


普遍接種卡介苗的低收入國家,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和病死率都比中上收入和高收入國家低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暴發,各國科學家都在爭分奪秒研發疫苗。但即使再“加速”,疫苗上市可能還是得等上12—18個月。


然而近日,一項最新發現表示,抵禦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或許近在眼前。

4月6日,一篇發表在醫學預印本medRxiv上題為《各國新冠肺炎歸因死亡率和卡介苗使用差異》的論文顯示:已有百年曆史、用於預防肺結核的卡介苗(BCG)似乎對新冠病毒感染有保護作用。


普遍接種卡介苗的低收入國家,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和病死率都比中上收入和高收入國家低

這似乎能夠解釋,為何同在伊比利亞半島,截至3月29日,西班牙有近11000人死於新冠病毒,而與之相鄰的葡萄牙死亡人數為209人。如此巨大的差異,或許是因為葡萄牙有普遍的卡介苗接種計劃,西班牙卻沒有。

而在三月底,紐約科研人員也在medRxiv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普遍接種卡介苗的低收入國家,其患者數量和病死率都比中上收入和高收入國家要低。比起經濟因素,卡介苗的影響似乎更明顯。


據Science報道,德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四個國家即將採取試驗——通過注射卡介苗來預防新冠病毒。荷蘭已開啟第一輪臨床試驗,受試者來自8所荷蘭當地醫院的1000名醫護人員。


普遍接種卡介苗的低收入國家,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和病死率都比中上收入和高收入國家低

Science報道截圖

從目前研究來看,卡介苗也許有助於提升人體的整體免疫力,讓人體在遭遇病毒入侵時,產生更強烈的免疫反應。但是,卡介苗是否真能提高人們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力,甚至趕在新冠疫苗誕生前投入使用,目前還沒有最終結論,一切都有待一系列臨床試驗的驗證。


01

卡介苗是什麼?


當我們談及人類疫苗研發史時,卡介苗的誕生無疑是值得銘記的里程碑事件。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肺結核伴隨了人類很長時間,也奪走了無數人的性命。19世紀的歐洲,每年每一百人中就有一人因肺結核而死,兒童尤甚。英國倫敦兒童醫院曾對一千多名死亡兒童的屍體進行解剖,發現45%的患兒患有肺結核。


而多年以來,人類對這種疾病一直無計可施。直到1882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赫發現了結核病的病原體——結核分枝桿菌。


1907年,兩位法國微生物學家卡莫德介蘭受牛痘啟發,選擇了一株牛型結核分枝桿菌,開始了一次漫長而影響深遠的試驗。經過長達13年、共231代的培養,他們得到了致病力降低很多,不會引發疾病的菌株,但這種菌株仍能在人體內引發免疫反應,讓人體對結核分枝桿菌產生免疫力。卡介苗就是用這種菌株製成的。


為了紀念這兩位偉大的科學家,人們用他們姓氏的首字母加上這種桿菌(Bacillus)的首字母,組成了疫苗的名字——BCG(Bacillus Calmette-Guérin,卡介苗)。


普遍接種卡介苗的低收入國家,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和病死率都比中上收入和高收入國家低

1996年法國發行的一枚紀念卡莫德和介蘭的郵票


卡介苗是人類歷史上最多人接種的疫苗之一。在結核病肆虐的年代,許多國家都將卡介苗列入兒童普遍接種計劃當中。根據WHO建議,在結核病高度流行的地區,新生兒應當儘快接種卡介苗。


在中國兒童免疫計劃當中,有兩針是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的,一針是乙肝疫苗,另外一針就是卡介苗。在第九版《內科學》和《肺結核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中均寫道,卡介苗接種對預防成年人肺結核的效果並不理想,但對預防由血行播散引起的結核性腦膜炎和血行播散性結核有一定作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卡介苗屬於減毒活疫苗,其致病力相對於原始病原體已大幅降低,但並非完全沒有。如果新生兒本身存在免疫缺陷,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那麼減毒活疫苗可能會成為一針“毒藥”,有致病風險。

因此,在結核病的低負擔國家,比如許多歐美國家,接種卡介苗的受益/風險比會沒那麼高,因此部分地方沒有把卡介苗列入兒童普遍接種的疫苗名錄裡。


而幾十年的疫苗接種經驗告訴我們,當一種兒童疫苗從國家強制接種變為自願接種時,接種率往往會大幅下降至個位數,甚至更低。


02

卡介苗普及國的新冠感染率、死亡率低近10倍?


通常來講,一種疫苗只能針對一種特定病原體觸發免疫反應,如抗體可以結合和中和一種病毒,但不能抑制其他類型的病毒。
而卡介苗的工作原理是促進骨髓中的免疫系統細胞,它們被釋放出來後增強免疫系統的先天機制,對各種病原體做出反應。據《紐約時報》,專家們表示,這種疫苗似乎可以訓練免疫系統識別和應對各種感染,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因此,

卡介苗不僅有助於預防結核病,也有助於預防多種其他疾病,它同樣被用於治療麻疹、瘧疾、膀胱癌,甚至還可以減少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
3月24日,紐約科研人員在medRxiv上發表的論文指出,在對178個國家的新冠肺炎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每一百萬人中的新冠肺炎確診數和病死數,普遍接種卡介苗的低收入國家患者數量較低,中上收入和高收入的國家較高。一些從來沒有推廣過卡介苗的國家,如美國和意大利、比利時和荷蘭等,發病率要更高一些。

普遍接種卡介苗的低收入國家,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和病死率都比中上收入和高收入國家低


病死率數據的差異同樣顯著。在55個有實行卡介苗普遍接種的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國家中,每百萬人中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是0.78人。相比之下,同樣是中高收入和高收入、但未普遍接種卡介苗的國家,這個數字是16.39人。也就是說,擁有廣泛接種卡介苗計劃的國家,新冠肺炎病死率幾乎比未普及該疫苗接種計劃的國家低10倍。

普遍接種卡介苗的低收入國家,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和病死率都比中上收入和高收入國家低

全球卡介苗接種政策示意圖。圖源:歐洲新聞


論文中寫道:“在調整了國家經濟狀況、老年人口比例以及疫情最嚴重國家的流行軌跡之後,卡介苗的使用與較低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之間的聯繫仍然是可以發現的。”


比如,美國和意大利同屬於發達國家,但未實施過卡介苗接種計劃。西班牙同樣沒有,與之相鄰的葡萄牙卻有,截至3月29日,葡萄牙有209人死於新冠肺炎,遠低於西班牙的近11000人。


從目前疫情超過15天的數據來看,接種卡介苗的國家中,新冠肺炎的發病率為38.4/百萬,而未接種卡介苗的國家中,發病率為358.4/百萬;接種卡介苗的國家新冠肺炎病死率為4.28/百萬,而未接種卡介苗的國家為40/百萬。


從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在未接種卡介苗的國家,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大約為接種卡介苗國家的10倍。該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阿希什·卡瑪特博士表示,“我們期望看到卡介苗的保護作用,而接種卡介苗和沒有接種卡介苗的國家之間,發病率和病死率率的差異之大令人驚訝。”


此外,按國家經濟發達程度分類,平均病死率也有很大差異。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國家的新冠肺炎病死率分別為0.4、0.65和5.5。研究人員指出,此前研究顯示,在低收入環境下,由於多種社會人口和經濟風險因素,死於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通常更多。因此,較富裕國家新冠肺炎病死率更高這一事實“有悖常理”。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這項研究是關於相關性的,而不是“因果關係”。研究中存在大量的限定詞和警告,意味著除了卡介苗接種規劃以外,其他因素可能影響這些國家的確診病例數和死亡人數。例如,對於65歲以上老齡群體來說,新冠肺炎更危險,而在較貧窮的國家,這一群體的人口較少。


“這些發現需要在個別隨機試驗中進行更深入的流行病學審查和前瞻性評估。”研究人員補充道。
03

接種了卡介苗就無懼病毒了嗎?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均為流行病學調查,只能說明卡介苗與新冠肺炎感染率、病死率的減少有相關性,並不能說明卡介苗就肯定能抵抗新冠肺炎。


上述流行病學研究也有侷限:紐約研究中新冠肺炎的確診數和死亡數截至3月21日。當時新冠病毒還在全世界大流行,部分國家疫情才剛開始,而且因為檢測試劑盒的限制,很多國家的病毒檢測並不給力,並沒有做到“應測盡測”,所以公佈的確診數並不能反映真實感染數。


以實施了卡介苗計劃的印度為例,3月21日之前只進行了14514次檢測,總共有283個確診患者;但是在論文提交之後,印度疫情進展迅速,到了4月2日,確診數已達2543人,是之前數據的9倍。


所以,上述流行病學數據尚需時間和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來考驗。


據英國《每日郵報》,目前已有多項評估卡介苗在抗擊新冠肺炎中有效性的試驗正在進行中,試驗對象為感染風險較高的兩大人群——醫護人員和老年人。


本週一,由澳大利亞墨爾本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牽頭,一項涉及4000名醫護人員的臨床試驗已正式開啟,這些醫護人員將分為兩組,一組接種卡介苗,一組接受安慰劑。預計將在大約六個月內得出結果。


三月底,荷蘭拉德堡德大學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Netea研究團隊也已啟動了第一輪卡介苗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試驗,向8家荷蘭醫院招募1000名醫護人員。


據Science報道,英國埃塞克特大學也宣佈將在老年群體中進行試驗,因為老年人感染病毒後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更高。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團隊也在上月宣佈,受到Netea研究啟發,他們將在醫護人員和老年人中使用一種經過基因編輯的卡介苗開展試驗。這種疫苗名為VPM1002,目前正處在III期臨床試驗階段。


美國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免疫生物學主任丹尼斯·福斯特曼博士4日也向《紐約時報》透露,他們正在尋求資金,以便在波士頓的醫護人員中開展卡介苗臨床試驗,初步結果最快將在4個月內揭曉。

普遍接種卡介苗的低收入國家,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和病死率都比中上收入和高收入國家低


也不是每個人都相信卡介苗能成功抵禦新冠病毒。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內分泌學家多梅尼科·阿奇利博士表示,用卡介苗對抗新冠病毒的嘗試聽起來“像是奇思妙想”。他指出,雖然卡介苗是一種非特異性的免疫系統增強劑,但“我們應該能夠採用一種更有針對性的方法”。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免疫學家埃莉諾·菲什則認為,這種疫苗可能無法完全消除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但可能會減弱其對個體的影響。


對此,上海公衛臨床中心呼吸結核科主任盧水華教授表示:


以往大眾對於卡介苗的認識往往是用來抵抗結核桿菌的侵襲,但事實上卡介苗可誘導非特異性免疫,對結核以外的病毒、寄生蟲及腫瘤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此次德國、英國等4個國家採用抗結核疫苗來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我對此並不感到特別意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現在注射卡介苗,是否能馬上起效?人體注射卡介苗之後至少需要1個月才能起效,起效時間慢,這次肯定來不及,但對於明年的“疫情”希望有效。


總之,卡介苗是否可以抵禦新冠病毒還需要更多臨床試驗來檢測。但無論答案是什麼,有一點可以肯定:卡介苗並不是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即便卡介苗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也只能是降低一些感染和死亡的風險,並不能讓接種者完全免疫。


即便打過卡介苗,該避風頭還得避,該戴口罩還要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