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鄂西廠 我的記憶港灣


題記:一次偶然機會,通過微信公眾號《三線記憶》,結識了三線子弟鄧龍及其主編的自媒體《三線記憶》。同是三線軍工子弟,相同的經歷,共同的三線情懷,讓我們相識。

《三線記憶》是三線人的精神港灣,匯聚了眾多的三線人,我對《三線記憶》倍感親切,凡是公眾號上發的文章,我幾乎篇篇通讀。我是三線二代人,雖然離開工廠多年,但把從小生長、長大工作的工廠一直當成了自己的家鄉,我對工廠有不變的情緣!雖然離開多年,可從來沒有忘卻。應鄧先生約稿,寫下此文,以示回憶。


我的鄂西廠  我的記憶港灣


在湖北鄂西的宜城市,有一個叫廖河村的偏遠角落,那裡曾經是荒蕪人煙、野獸出沒的閉塞山村。山村西邊,是連綿起伏的幾座山峰,其中以金牛山最為出名,金牛山也是宜城市西部地域性標誌。金牛山下,是一片丘陵土坡,再往東,土坡地勢漸緩,過度為漢江平原。一條叫蠻河的河流平緩地從大荊山流過來,注入漢水,她是宜城當地人的母親河。

1960年代末,一個通信地址為湖北宜城06信箱的三線單位,在這裡布點建設。這裡要建設一座以生產合成氨以及下游產品硝酸銨、濃硝酸(與同在宜城布點的五機部籌建的東方化工廠(525廠)生產TNT產品相配套)等平戰結合產品為主,並能生產烈性炸藥黑索金的化工廠,這個廠對外廠名叫鄂西化工廠。之後該計劃列入當時的化學工業部的三線建設規劃。

於是,這裡就有了我們這些三線人。金牛山下,蠻河岸邊,就是我們生活的家園。

1969年始,位於祖國西北蘭州的數百名幹部職工來到了這裡,化工部及所屬的幾家科研設計單位的技術、管理骨幹來到了這裡;之後,又有大連、太原、南京等國內主要化工生產基地的幾批職工也來到了這裡,他們都是業內的管理和技術骨幹。好人好馬上三線,這裡也吸引來了時代最進步的青年,其中有全國知名高校的大學生,有武漢、襄陽、黃岡等地一批政治過硬、文化素質好,通過政審和選拔的知青和當地表現好的適齡青年。同時,還有幾批按政策來自隨州、襄陽等地的退伍復轉軍人。

從此,這裡的人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鄂化人!我們有了同一個家,我們的二代人、三代人有了同一個家鄉,有了一個同樣的命運!特殊時代和特殊政策成就了這塊土地;特殊的命運,又註定這個工廠會走上一段既轟轟烈烈又坎坎坷坷的路程。

我的鄂西廠  我的記憶港灣


我們把工廠當成了自己的家園,紮根在這裡曾經是不變的信念。在建設工廠過程中更是傾注了全部的感情。

刻骨銘心的是曾經艱苦奮鬥的歷史。1975年工廠建成後實現了試車成功,由於建設期是文革中後期,設計和施工的缺陷在試車後逐漸暴露出來,開車成功後,生產能力一直不能達到設計能力。工廠為了實現設計達產和穩定生產作了相當的過程摸索和努力。

1980年代,是工廠全面整頓和提產達標的階段。也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年代。企業整頓,管理整頓,設備整頓,產品開發……。企業管理從黨委負責制到廠長負責制,我們緊跟時代步伐,從不落後。我們與其他三線軍工企業不同的是:軍轉民最快也是最早。

我們是湖北省最早開發生產甲醇、甲醛和濃硝酸的企業,其中濃硝酸產品是中南五省唯一生產廠家。那是一個物資緊俏的時代,工廠產品從來不愁銷售。工廠作為國有大廠,充分發揮了祖國生產建設生力軍的作用,生產的硝銨、濃硝酸、甲醇、甲醛源源不斷地送到祖國四面八方。

1980年代初始,開始了生產能力填平補齊改造工程,主要解決各生產工號相應能力的不匹配,同時解決能耗過高問題。1980年代中期,工廠基本完成了五萬噸氨改造任務;1990年代初又實施了2.5萬噸合成氨的擴建工程;2000年後又完成了造氣系統油改煤改造。為了工廠發展,幹部職工付出了巨大犧牲,職工工資一直停留在較低水平,工廠產生的利潤大多用於技術改造,可以說,工廠的發展史,就是鄂西化工人艱苦奮鬥的歷史,也是竭誠奉獻的歷史!

我的鄂西廠  我的記憶港灣


我們也親歷了改革開放,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過渡。

我們有過工廠自負盈虧,從經濟承包制中獲得了獎金的欣喜。我們有過建成“清潔文明工廠”、“省級先進企業”達標的自豪,我們有過5萬噸合成氨產能達產和2.5萬噸合成氨產能擴建成功後的鑼鼓歡慶。

心中只有一個願望,把自己的工廠建設好,經營好,這是一個共同的家園。我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曾經是那樣的強,每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一下廠辦公樓前的產量公示牌,關心產量成為一種習慣。夜半時分,如遇實然斷電引發系統停車後,總有搶修的職工連夜趕到現場,有時還無須車間通知。

我們曾經有過自豪和欣慰。

我的鄂西廠  我的記憶港灣


我們自豪的是我們的軍工背景。我們的工廠雖然原設計是生產5萬噸合成氨的中型化工企業。在上世紀60年代末,單套裝置5萬噸已屬較大的合成氨裝置,採用當時國內先進的重油氣化和聯醇工藝。這是一個典型的平戰結合產品組成:和平年代,生產硝酸銨,當作農業生產用化肥和民用爆破產品,另一種主要產品是硝酸,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從戰備考慮,如遇戰爭需要,工廠生產的硝酸是為兄弟廠525廠生產TNT提供原料,同時也能衍生自產烈性炸藥黑索金。我們曾經有過軍管的歷史,建廠初期組織機構也一度是戰時編制。我們忘不了的是每日上下班的軍號聲聲。

我們自豪於工廠強大的職工隊伍。建廠時的管理和技術幹部都是從蘭化和其他大型化工企業抽調來的精兵強將,也有從清華、北大、浙大等國內頂尖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廠裡的工程技術人員中畢業於全國知名高校的大有人在。我們曾經的職工隊伍中,可謂人才濟濟,除了工程技術人才,還有很多書畫、文藝、體育人才。職工書畫作品,能夠參加相當級別的展覽;我們有職工文藝宣傳隊,有職工樂隊,文藝節目能夠參加省、市的各路匯演;我們的排球、足球隊、圍棋隊在襄陽地區獲得過前幾名,在襄陽市範圍內凝聚了相當的名氣。

我們曾經不怕任何艱難困苦。建廠初期,工廠在沒有一磚一瓦的荒蕪土地上蓋起廠房,因先生產後生活的指導思想,大批職工和家屬進廠後,沒有住房,多數職工都是住進簡易的蘆蓆棚棲身,冬天冷風呼嘯,半夜被凍醒;夏天室內熱浪蒸騰,難以入眠。那時的工廠不論施工區還是生活區,道路泥濘,長統雨靴是雨天出行的標配。更有生活設施不完備和遠離城市後的生活不便,沒有農貿市場,沒有基本的物資供應……。

我們靠自己的雙手改變了工廠的模樣。隨著工廠生產正常,我們蓋起了高樓,我們修建了馬路,我們擁有了齊全的生活服務設施:學校從幼兒園辦到大學,相當醫療水準的職工醫院,還有銀行、郵局、糧店等……,1977年建成的俱樂部(電影院)是當時全襄陽地區功能最全、容納觀眾最多的電影院之一,1980年代建成的擁有高臺跳水的標準規格的游泳池,1990年代建成的足球場,曾經也讓我們的生活錦上添花!

當然,我們還特別記得:在國家生活物資相當緊張的時期,一卡車一卡車的生活物資從四面八方運進工廠。分魚分肉,分蘋果分桔子,各單位分配用化肥換來的各類物資,曾經是一個美好的記憶。直到今天,還有多少人懷念五七連自制的5分錢1根的冰棍,2元1罐的液化氣,大食堂的方塊蛋糕,還有1角錢的理髮……。

進入1990年代中後期,隨著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和企業運行機制的變更,我們的工廠漸漸失去了昔日的光輝,鄂西化工廠的命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市場經濟的風起雲湧,企業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逐漸失去了競爭力,幾度全線停產……隨著國企改制,鄂西化工廠已悄然退場,兩代鄂西人雖幾度努力,仍沒有逃過企業轉讓,職工退出的命運。

我的鄂西廠  我的記憶港灣


後記:本文是懷念三線的記憶文章,對企業改制後的生產經營史,這裡不作多的記錄。一是與主題關聯不大,二也是筆者的心情沉重,請原諒筆者的虎頭蛇尾般的匆匆結尾。

第一代鄂西三線人,大多已經老去,有的已經不在人世,歷史不會忘記曾經的建設者為國家付出的一切,他們為祖國的三線建設,獻出了青春,也獻出了子孫!寫下這些文字,以表紀念。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曾經的奮鬥,曾經的輝煌,曾經的事業!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的二代三代鄂西人經受住了時代的考驗,人生的歷練和打磨,他們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北上廣深都有鄂西人的足跡,在各自的領域生活、工作同樣出彩。受三線文化的浸潤和影響,鄂西人不管走到哪裡,遵紀守法,學習和工作紮實勤奮,專業技術過硬,對人誠信友善,做人樸實無華,普遍獲得好評。

讓我們特別欣慰的是二代三代鄂西人,有的已經在工作和事業上取得驕人的成就,他們有的是知名大學的教授,有的是科研院所、知名企業管理、技術專家,也有不少是業內名家,公務員、醫生、人民教師、作家、書法家、畫家……,不少三代鄂西人已經漂洋過海在國外發展!

最後,我呼籲我們所有的鄂西三線人,天南海北,風月同天,鄂西人彼此間多關心,多幫助,因為我們曾有一個共同的家――鄂西化工廠,大家要常回家看看!

(本文由鄂西化工廠作者簡寧授權首發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