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但是在這個以東山恤孤院路、新河浦路為主的地段,集中分佈了始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約600多棟“東山花園洋房”,這也是廣州現存最大的中西合璧低層院落式傳統民居群。這些洋房,見證了華僑開發老東山的歷史,也是一直被本地人視作歷史財富的珍寶。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據瞭解,東山區的小別墅建築風格大體分為花園別墅和洋樓兩種。花園別墅前庭後院,綠茵影映;小洋樓,則紅磚外牆,線條簡潔。


這裡曾是商業發達的集中地區,也是居住人口密集的老城區,鄰近的東山電車總站是廣州最老的電車總站之一,每天都車水馬龍,人山人海。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出了6號線地鐵站,B姐一下子彷彿被從高樓林立的廣州,拉回到歷史悠遠的民國時期。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街頭是巨大的榕樹,枝葉倒垂,一陣風吹來,黃葉從枝頭緩緩滑落,落在街邊,落在長椅,落在外賣小哥的肩頭。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歷史上東山和西關的劃分大致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東山和西關,花園洋房與西關大屋,是政界與商界,權力與財富,現代與傳統的分界,他們各分東西,相輔相成,濃縮的是整個廣州城的光影。


如今的東山口,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成為一個廣州必打卡的文藝去處。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扉美術館,位於地鐵C出站口不到500米的狹長小街內,小小的招牌,被億達大廈的巨幅戶外廣告幾乎淹沒,一長條的透明彩色玻璃牆,在陽光的照耀下,五彩斑斕。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陳舊的木框,搭配閃亮的玻璃,和從裡面透出的歐式風情的吊燈,流光溢彩,吸引著很多遊客在此駐足拍照留影。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透過玻璃,能看到櫥窗裡面擺著許多人們捐贈的殘留著時光印記的老物件,鍋碗瓢盆,像極了一個生活藝術館。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東山百貨大樓開業三十多年來,依舊是上個世紀末的那個樸素模樣。沒有浮誇的霓虹燈堆砌、沒有加裝電梯。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門口擺滿了廉價的貿易百貨,售貨員在熱情地張羅和吆喝著,任由人流如織,任由時代變遷,這座大樓都倔強地保留著原本的樣子,默默見證著這個百年之口的變遷,對潮汐般來去的客戶,以它開放的姿態,迎來送往。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恤孤院路,位於新河浦路附近,因兩廣浸信會1920年在建華僑住宅區時,在恤孤院旁開闢而得名。


在這條略顯狹促的街道上,分佈著本次文藝之旅的諸多景點。其中逵園和春園,這兩座洋房,連同隅園、明園和簡園,合稱東山的“五大僑園”,是東山洋房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白鳥之歌】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白鳥之歌,英譯為Aura,意為“微光“。能見微光 便是詩意。這家獨立書店,既有書籍,又有香薰,門口的玻璃櫥窗和彩色畫報,已經足夠吸引人的眼球,進入到屋內,簡潔的白牆,淡雅的香薰,別緻的陳列,都讓人彷彿進入到了生活藝術化的一端。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店內還設置了Recording Room,可以留下自己的聲音,也可以在這裡暢所欲言,在這間小而溫馨的小房間裡,創作屬於你的“白鳥之歌”,聆聽自己內心的歌聲。


【Nisiss Public Space】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繼續往前走,就到了非常出名的Nisiss Public Space。Nisiss Public Space即公共空間,也常被稱為公園。在公園裡,我們可以欣賞景觀,可以休息、散步、談天。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在 Nisiss Public Space,定期都會舉辦一些與當代議題相關的藝術與設計展覽,激發個體思考、辯論、構建立場。在這裡,觀眾不僅是展覽的觀賞者,更是參與者、營造者,乃至構成展覽的一部分。


本次的展覽主題,是針對這次新冠疫情的,不少觀眾切身參與其中,感受著每一組設計作品帶來的強烈而震撼的衝擊。


【逵園】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逵園,歷經了近百年,這棟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子,外牆紅磚保存得非常完好完好。樓房上方建有突出的拱門樓,門樓上塑有“1922”字樣,門前兩棵高聳如雲的檳榔樹,也似乎有著說不盡的故事。


逵園的對面,就是中共三大的會址,當初因為逵園門口的1922,還有著一段故事。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建國後,在尋找被日軍炸燬的中共三大會址時,“1922”成了一條重要的線索。


當年的中共三大代表回廣州尋找中共三大舊址時,依稀記得他們在會議休息時站在窗邊,北面與逵園相距較近,能看到“逵園”兩字,其頂部還寫著“1922”字樣。塑有“1922”的逵園因此成了確定中共三大舊址的重要座標。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2012年初,逵園由四個年輕人承租,現在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家藝術館。


一樓是開闊空曠的展廳,花磚古舊,依然保持著當年的色澤;上到二樓,木質樓梯扶手上的紋理斑駁可見,手撫上去,彷彿在進行著與舊時空的對話。


二樓和三樓分別是買手店和咖啡廳。看完展覽,坐下來點一杯咖啡,細細回味著這一段夢迴民國的時光之旅。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上百年來,這些城市名片般的建築,靜靜佇立在此,見證了東山和廣州的飛速發展,也守護著這座城中的文藝與靜謐。


這裡精緻典雅,卻也充滿了生活氣息。人頭湧湧的東山肉菜市場、各式燒味店的叫賣、公園裡散步的老人和學校操場運動的少年,都構成了一副恬淡市井的畫卷。


廣州的花園洋房,藏在精緻又富有煙火氣的東山口


百年過後,“有權住東山”“東山少爺”都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這裡的每一座洋房,這裡的一個個故事,始終都是它別具一格的標籤,讓人提起廣州時,想到這樣一個地方,它不光有“精緻感”,也富有著老城區的煙火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