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鍾琪:攻打準噶爾,為什麼會失敗?

清政府與準噶爾之間時戰時和幾十年。在康熙暮年,雙方保持著一個相對和平的局面。雍正初年,經過一系列的整頓措施銀庫漸豐國力有了提升。羅卜藏丹津兵敗後逃入準噶爾,使準噶爾再次進入雍正帝的眼中,加之雍正帝派人索要羅卜藏丹津遭到了拒絕,雍正帝大為惱火,開始做征討準噶爾的戰前準備。此時,準噶爾汗王策旺阿拉布坦過世,其子噶爾丹策零繼任汗位,士氣較盛,多次出兵侵擾周邊部落,挑戰清政府權威,使雙方的局勢再度緊張。

嶽鍾琪:攻打準噶爾,為什麼會失敗?

雍正七年三月,雍正帝下令:命領侍衛內大臣三等公傅爾丹為靖邊大將軍,北路出師。川陝總督三等公嶽鍾琪為寧遠大將軍,西路出師。征討準噶爾噶爾丹策零。大清兵分西北兩路,傅爾丹率領北路由阿爾泰山入疆,嶽鍾琪率領西路由巴里坤入疆。大軍出師時,雍正帝對其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可以速戰速決,平定準噶爾完成康熙沒有完成的大業。

嶽鍾琪:攻打準噶爾,為什麼會失敗?

而且就當時的情況看,清軍佔有絕對的優勢。西路大軍在深秋時駐紮巴里坤,一切進展都很順利。但這時“特磊事件”的發生,打亂了清軍的戰略計劃,雍正帝受此影響,做出了暫緩一年進軍,令兩路主帥離營回京等一系列錯誤的判斷和指令。《清實錄》記載“朕欲將特磊遣回。並差大員至準噶爾。諭以受封定界。敦族睦鄰。速將逃匿送出。伊若一一聽命。朕當寬宥其罪。其進兵之期,暫緩一年。雍正帝的這一決定為這次遠征的失利埋下了敗筆,而嶽鍾琪此次進京正是他人生噩夢的開始。

嶽鍾琪:攻打準噶爾,為什麼會失敗?

二月,準噶爾三千人進軍哈密,嶽鍾琪詳細布置兵力,安排調度,雍正帝也承認“調度有方,運籌亦備”。豈料石雲倬遲發兵,又不追擊,錯失戰機,導致敵人逃走。雍正帝下旨:“至大將軍嶽鍾琪,素諳軍旅本非庸材,緣懷遊移之見,致乖戰守之宜。前車之鑑,非止一端。嗣後當深悟前非痛自省惕,先事綢繆,臨事堅定,壹號令以振軍聲,示威信以齊眾志,庶可以奏膚功而收後效,朕猶深望之。”此後,鄂爾泰等滿族大臣不停彈劾:“嶽鍾琪智不能料敵於平時,勇不能殲賊於臨事,律之軍法,百喙難辭,應削去公爵,並革去宮保世職暨總督職銜,仍令暫護大將軍印務、以圖後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