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命观念过于以地球为中心,外星生命看起来可能完全不同

关于生命科学的定义现在为止超过了100种,而在地球以外,可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生命的含义是什么,科学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例如现在世界范围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对其定义为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我们的生命观念过于以地球为中心,外星生命看起来可能完全不同

关于生命的第一个定义的记录来自于公元前350年左右,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认为,要生存,就必须生长,维持自身并繁殖后代。而现代最著名的定义应该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描述:能够自我进化的化学系统。就像大猩猩,给其适当的资源(食物和水),大猩猩这个系统就开始自我调节,且正常情况下都可以正常运转。然而,这也只是现在的一种定义而已。

我们对生命的定义都是基于我们在地球上的所见所闻。

许多争论归因于以下事实:科学的各个领域对这个主题的看法大不相同。专注于已知生物及其基因组的遗传学家与天体物理学家相比,对生命构成的看法很可能与天体物理学家不同,后者认为其定义更为广泛,普遍。

对于生命的定义几乎都是基于地球生命的形态,所以,我们的外星人假说几乎也都有益或无意的有了地球生命的影子,甚至在大多数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看起来跟地球人几乎没太大区别。(当然,也许这样设计更有利于电影的拍摄)


我们的生命观念过于以地球为中心,外星生命看起来可能完全不同


但是,地球生命的起源至今为止仍然是未知的。例如,目前关于第一种遗传物质是RNA还是DNA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现在主流观点是生命来自于所谓的“原始汤”。“原始汤”是数十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有机和无机分子的复杂混合物,或深海火山喷发口周围的温热水流。然而,现在看来,地球生命的许多特点对于我们定义生命至关重要,它们主要为以下五点:

1. 对能源的需求。没有某种获取能量的方法,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无法移动。这是热力学的第一定律。在人类中,这种能量来自食物的代谢。

2. 细胞膜组织。因为我们所有的活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所以这似乎特别针对地球生命。

3. 存储遗传信息的能力。在地球上,DNA存储着我们的遗传信息,这是每一种生物发展的蓝图。

4. 具有可变异的复制能力。如果没有后代,生活就不会繁荣。一代生物灭绝后,世界最终将重归荒芜。产生变异的后代可以追溯到达尔文进化论。进化能力使得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是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生长和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人与机器人的区别在于我们能够综合信息并针对信息做出有利于我们的决定。没有改变的能力,生活就不会繁荣,它将保持静止。静态事物很少能够生存。

这五个标准可以说只能算是特征总结,因为即使满足这五点,也不能说就是完整的生命。首先,病毒就是个例外。现在我们对生命的众多定义中,可以说还没有一种定义可以完整的表述和界定地球生物。而在更广阔的宇宙中,违反这些定义的生物或许数不胜数。

例如,假设我们发现一个星球全是永生的外星人。人口稳定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没有人出生,没有人死亡。换句话说,没有自我复制,没有变化,一切都是静态的,没有发展。按照现有生命定义,这些外星人就不算是生命了,就不能称其为外星人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看起来疯狂的假设,但是随着我们对广袤宇宙的了解不断加深,这种质疑将很重要。

另一个问题是,即使我们地球生命千差万别,我们也只能追溯生命的起源。往往人们认为生命最终追溯到一个细胞或一个生物。但是研究认为,地球早期的状况诞生生物还有许多可能。例如,如果硅是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基础 ,那么世界可能会大不相同,至少,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

我们总是假设外星生命都是由与地球生命相同或相似的物质组成。

我们目前在其他星球上寻找生命的所有测试都以我们的碳基系统为标准。例如,在1976年,北欧海盗I 首次降落在火星上时,它只用了几种工具来探测这颗红色星球上的生命。一种是放射性标记的碳物质14C。研究人员推测,如果火星上有生命,那么生命将代谢放射性标记的物质并产生放射性标记的二氧化碳,就像地球生命一样。


我们的生命观念过于以地球为中心,外星生命看起来可能完全不同


还有一个更大的假设:为什么我们认为宇宙中的所有生命都是由与我们相同的物质组成的?可见物质仅占宇宙总量的5%,宇宙中还有更多的暗物质以及暗能量,而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可以说对其却一无所知。暗物质之间又分为多少种,它们之间又是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因此,很有可能会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够产生由暗物质组成的生命。以此类推,还有能量与暗能量,这样的能量生命和暗能量生命的存在也是一种可能。

我们对生命的定义存在巨大缺陷,因为它基于我们拥有无限大宇宙的有限证据。但是,任何适用于外星人的生活观念都必须是无限的。它不应仅仅因为对我们的系统起作用就对其他生命系统做出断定。否则,我们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错过许多东西。宇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因此我们关于“外来”生命的观念也必须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