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南亞跨境電商:一邊抱團取暖 一邊跨行業轉型


疫情之下的南亞跨境電商:一邊抱團取暖 一邊跨行業轉型

就從兩週前開始,南亞電商市場發生明顯變化。”據悉,3月24日起,南亞多個城市均開始出臺不同程度的“封城令”。其中,印度宣佈實施為期21天的封城,巴基斯坦期限為兩週,尼泊爾在3月29日再次宣佈繼續延長8日,孟加拉國延長至4月11日等,這將直接影響到南亞跨境電商的運行。

“其實海外疫情沒有全面爆發的時候,南亞的物流整體上是暢通的,我們可以正常把貨物發往目的國。”專注南亞市場的物流服務商全和悅創始人林世豪表示,“但從南亞各國陸續封城開始,現在物流航班資源緊張,空運價格上漲了至少40%,並且現在由於一些國家開始居家辦公等政策原因,清關也變得很困難。”

南亞電商平臺PerFee創始人兼CEO吳米香也表示,清關難這一問題在孟加拉國尤為明顯。據悉,孟加拉目前除了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相關用品外,其餘產品的清關全部暫停。另外,緬甸的物流以及本地配送也基本停止了。“不過,最新消息是下週孟加拉恢復正常清關,這也可以暫時緩解一下平臺和賣家的壓力了。”

林世豪也向億邦動力談到,南亞各國突來的“封城令”也帶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首先,物流行業受到不小衝擊,這裡面不乏一些物流服務商的訂單量呈斷崖式下降。另外,有的物流企業也轉向運輸防疫物資來減輕業務壓力。

其次,儘管還有少量的物流線路可以走通,例如還可以飛的空運航班以及受影響較小的海運和鐵路,但時效性基本上延長1倍以上。

最後,因為物流時效性大大受到影響,消費者除必需品外的購物需求也隨之降低,再加上交付能力也受到一定的影響,進而平臺和賣家業務量隨之下降許多。”

和歐洲、中東電商市場相同,疫情期間,南亞市場也是個人防護、母嬰類和食品消費類目這類必需品上漲明顯,而以往熱銷的3C、家居類目都呈現下降勢頭。

因此,許多賣家也透露出經營壓力很大。林世豪表示,許多賣家(尤其是鋪貨型這類賣家)都及時調整自身業務,轉向做防疫物資相關用品。“另外,對於直郵賣家而言,因為空運費用的上漲,他們也不得不上調銷售價格以及控制單量,這時候,消費者會發現價格差異而降低購買意願。”

面對疫情影響,吳米香也表示,PerFee也進行了相應的平臺業務調整,並推出了支持政策。據悉,PerFee平臺已有部份賣家上架民用防護用品,針對防護產品減免平臺銷售佣金。“同時,我們作為平臺方也會加強產品資質及價格的審查。”

“另外,這次疫情對兩類賣家影響相對較小:一類是有海外倉備貨的中國跨境賣家,能保障這幾個月的銷售正常進行;而另一類則是本地賣家,但他們目前也只能同城配送。” 吳米香表示。

最後,對於疫情給南亞電商市場的影響,兩位創始人均表示可能會一直延續到六七月份才會得到緩解。

吳米香給出一些建議:第一,這次疫情凸顯了供應鏈本地化的優勢,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海外倉業務發展,無論是賣家自建海外倉還是選擇第三方海外倉服務。“但在疫情發展期間,賣家自建海外倉難度太大,為此,PerFee也正在加快海外倉服務的擴容準備工作。”

第二,由於疫情早期階段民眾的防護意識沒有那強,再加上南亞人口密集,因此,當前防疫產品的需求將會大增,當地的防疫產品價格也隨之走高。“PerFee將開通防疫產品專區,建議有獲得防疫產品廠商授權的賣家可以儘快聯繫平臺,我們將會及時進行產品的資質審查,為南亞用戶提供合理價位的防疫用品。”

“同樣,作為物流服務商,我們現在會抱團取暖,同行一起聯合包機,把成本儘可能地降低。”林世豪指出,“不僅是我們,賣家們也要壓縮成本,先生存下去。另外,對於想嘗試跨行業轉型的賣家,一定要謹慎對待與涉足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