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魏延之死的“罗生门”(中)

魏延之死,是三国历史上一个令人生疑的“罗生门”。关于这一事件,《三国志·魏延传》的本传和“裴松之注”中竟然留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个说魏延不遵守丞相遗命,擅自先行撤离并烧绝阁道,;另一个却说诸葛亮让魏延接替自己指挥,统率大军退回了汉中;一个说魏延封锁了谷口,先发兵攻打杨仪,另一个却说是杨仪先发兵攻打魏延。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个更符合历史真实呢?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指出:蜀国官方对这一事件的定性是魏延与杨仪“争权不和”,而并非是要反叛;魏延其实是蜀军中的第二号人物,具有代理大军统帅职务的资格;而诸葛亮生前的意愿应该是让魏延来接替指挥。

既然如此,在诸葛亮死后,指挥权为何会落到杨仪手里呢?魏延和杨仪的矛盾是怎样激化、最终爆发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为什么指挥权的移交出现了变数?——杨仪和费祎的真实动机

既然诸葛亮的意思是让魏延接替指挥,为什么指挥权的移交却出现了变数?这就要说到杨仪和费祎的动机了。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诸葛亮已死,魏延尚在十里之外(前军大营中),中军帐里只有杨仪、费祎和姜维。(杨、费二人分别是丞相长史和丞相司马,而姜维只是中监军、资历尚浅,因此主要是杨、费二人在商量。)

这时候,本该马上把诸葛亮的死讯通知魏延,并请他来主持大局。但是,杨仪却犯了嘀咕,想到自己平素和魏延积怨甚多,他气极了甚至拿刀在自己脖子上比划,要是真让他来掌握了中军号令,自己会不会小命不保?想到这里,杨仪赶紧抓住费祎求情:“老费啊,不能让魏延来呀!他来了我的命就没了,你可得帮我想想办法呀!”

破解魏延之死的“罗生门”(中)

而费祎是什么态度呢?显然,他是不希望两人再发生冲突的。然而,过去丞相尚在,魏、杨、费三人职级上虽有差别,但毕竟都属于同僚。现在,如果魏延接过了指挥权,他就成了发号施令者,如果魏延要以违犯军令为由诛杀杨仪,这可不是容易劝和的事情。想到这里,费祎肯定也觉得十分棘手。

于是,杨、费二人首先取得了一致:不能让魏延来接替指挥。但是,魏延是军中第二号人物,不让他来指挥,其他人就更没有资格了。因此,只能这么办——我们就说是丞相遗命,已经做好了退军部署,就照计划来就行了。反正,只要大军回到了汉中,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制定计划方案原本就是杨仪的工作,并不需要诸葛亮来敲定那些行军调度的细节。杨仪、费仪只是以此为由,把魏延排除在决策指挥过程之外而已。杨仪做计划驾轻就熟,“不稽思虑,斯须便了”,立马就拿出了一套方案。其中,魏延率领的前军变后卫,负责断后,而姜维率领的五六千“中虎步兵”则次之,在魏延军与中军指挥部之间形成一道屏障。

在这时,杨仪、费祎肯定也要对姜维进行说服。姜维一直在丞相身边工作,与杨、费二人较熟,和魏延没有多少交情。考虑到这是为了避免蜀军内部发生冲突,再者也只涉及临时性的代理指挥问题,姜维表示理解,愿意予以配合。

做好了上述安排,杨、费二人松了一口气。但是,他们又觉得心里没底:魏延究竟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因此,杨仪又跟费祎商量:“要不您去魏延那里去看一下?探探他的口风?”费祎答应了:“好人做到底,我去看看魏延什么态度,顺便也可帮你们再调解一下。”

于是,就有了费祎与魏延面谈的一幕。

二、费祎与魏延会面时谈了些什么?

本传中说魏延此时是“前锋”,其实看看魏延挂的头衔——“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就可知魏延并非在前面打冲锋的小将。准确地说,魏延是前军主将,而这个前军应当是蜀军与敌交战的主力,其兵力规模甚至可能大于中军。

近些天来,魏延一直觉得心里不踏实。前不久,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头上长出了角。魏延找来擅长给人解梦的赵直(这人挺有名,曾给蒋琬等人解过梦)询问,赵直说这是个好兆头,预示着不战而敌人自行溃败。魏延听后觉得很宽慰。

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出亮营十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其实,这个梦说明魏延在潜意识里已有所警觉。丞相诸葛亮突然病倒了(魏延等将领应该都去探望过),病情严重,似乎命不久矣。而与自己积怨很深的杨仪就在中军帐中,会不会对自己不利呢?只不过,魏延忙于处理领军交战的事务,无暇思考这个问题而已。

破解魏延之死的“罗生门”(中)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交战态势

附带说一句,魏延当时关注的是破敌,因此赵直宽慰他的话就是不战而贼自破,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改成了“麒麟头上有角,苍龙头上有角,乃变化飞腾之象也。”以此暗示魏延的野心,这个细节同样是对魏延的丑化。

这一天,费祎突然造访,带来了诸葛亮已病故的消息。

费祎带点试探性地跟魏延说:“丞相临终前交待,让我们秘不发丧,马上率大军撤回汉中。退军计划也都拟好了,您率领的前军就负责断后任务。您看怎么样?要是没意见的话,杨仪就照计划给各部队下发命令了。”

魏延听后有些意外也有点不满:“丞相去世了该由我来接替指挥啊?(前两天去探望时丞相不也是这个意思吗?)我看该这么办,丞相府的官属先送灵柩回汉中,我带领全军再打一打,好不容易打到关中来,不能因丞相去世就半途而废啊!再说了,我和杨仪的级别谁高?杨仪凭什么给我下命令,让我给他断后?”

魏延这个话里,其实也含有一个避免冲突的解决办法。他知道自己和杨仪矛盾太深,在一起共事难免再生龃龉,不如就用护送灵柩回汉中的名义把杨仪打发走。然而,让杨仪(丞相府的官属也包括费祎)离开大军自己回汉中,是不是有种被踢出局的味道,他能接受吗?

费祎看到魏延这个态度,心中感觉不妙。但他并不与魏延争论,而是顺着对方的意思往下讲:“是啊是啊,大将军您才有资格指挥大军啊,杨仪怎能与您相比!我觉得您这个安排也挺好的!”

魏延听后很高兴,以为费祎真的支持自己,就立即部署起大军的行动来——哪些部队随丞相府官属先撤,哪些部队和自己一起留下,很快也拿出了一个方案,准备作为正式命令发给各部队。这时,魏延以为自己已经接过了大军指挥权,而费祎就是来通知自己主持大局的,因此让费祎与自己一起在文书上署名,作为见证。

但是费祎看到要签名就踌躇起来。他对魏延说:“我得先回中军跟杨仪说一声啊,要不他在那边另发一套命令,不就搞乱套了吗?我回去让他停下,照您的意思办。您放心,杨仪不过是个文官,不懂军事,肯定不敢违抗您的命令。”

魏延觉得这话也在理,就答应了。费祎赶紧快马加鞭赶回中军大营。

其实,直到这时为止,费祎可能仍处于中间立场,他来回跑的目的还是调解魏、杨两人的矛盾,避免发生冲突。因此,费祎回到中军大营后,应该是如实地把魏延的主张转告给了杨仪。然而,魏延不肯让步,杨仪同样不肯让步。我们可以猜想一下杨仪对费祎说的话:“老费啊,我们可不能听魏延的。他领着大军在这里打仗,我们几个人孤零零地回汉中,这不是个事啊!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挂着将军名号的!可不能把我们当闲人对待!”

于是,还是回到之前商定的办法,就说是丞相安排好的,大军照预定计划退军。杨仪立马开始向各部队颁发起命令来。

而这个时候,魏延也觉得不对,后悔自己刚才放走了费祎。(其实,费祎立场较中立且摇摆不定,如果魏延不放走费祎,就有可能把费祎绑定在自己这一边。)他派人去探听中军大营的动静,探子回报说中军(指挥部)正在给各部队发命令,要按丞相的安排依次退军。

魏延得到这个消息不禁大怒。他既感觉自己被费祎耍了,又觉得杨仪是欺人太甚,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一怒之下,魏延立即给自己率领的前军下令:“撤军!老子才不给他断后!”

三、蜀军退兵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在蜀军退兵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按照“裴注”的说法,蜀军是在魏延统率下悄然而有序地回到了汉中。但是按照本传的说法,蜀军则是出了一场大乱子:魏延率本部人马径自退军,并且在路上还烧毁了栈道,使后面的大部队无法通行,杨仪等人率军“槎山通道"(槎zhà,刀斧砍斫的意思),硬是开辟出一条路来,跟在魏延后面回到了汉中。

我们先来分析“裴注”的说法,蜀军真的是悄然有序地撤退的吗?好像不是这样,根据魏国方面的观察,蜀军的撤退是非常仓促、混乱的。

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曰:“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今皆弃之,岂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追到赤岸,乃知亮死。——《晋书·宣帝纪》

由上面的记载可知,蜀军撤退时十分匆忙,“诸将烧营遁走”,营垒中丢弃了大量的地图、文书、粮食等物资。用司马懿的话讲,这就好比是人抛掉了五脏,可见蜀军损失之重。

另外,在司马懿一开始追击时,蜀军吓退司马懿的行动是由杨仪指挥的(至少魏国方面认为是如此)。如果这一记载属实,则也说明魏延没有掌握指挥权,他率领的部队也没有执行断后任务。这些都可以和蜀国官方史书相互印证。

因此,所谓悄然有序的撤退应是不存在的。

而蜀军为何出现混乱,大概就是和魏延的行动有关。魏延率领的前军原本是在对敌的最前沿,他们突然撤离,就使蜀军阵营出现了一个大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各路部队都陷入了恐慌,用最快速度(不惜丢弃了大量物资)跟着撤离了。

我们再来看本传的说法,魏延的部队可能是抢在最前面撤离了,但是真的烧绝栈道了吗?似乎也不可信,这更像是后来给魏延安上的罪名。

要知道,褒斜道地形极为险峻,栈道一旦烧毁大军就无法通行。之前被赵云烧过一次后,蜀国可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重新修通了这条路。当时,司马懿在后面又追了上来(一直追到赤岸),时间非常紧迫,在短短一两天里根本不可能砍出一条能让数万大军走的道路。再说,魏延仅对杨仪、费祎个人有仇恨,不至于就要把几万人的蜀军部队都置于死地。

破解魏延之死的“罗生门”(中)

褒斜栈道

当时的真实情况可能是:魏延率领的前军在经过栈道时,由于人数众多(估计也在2-3万人以上),难免导致了一些道路损坏。因此,跟在后面的大部队可能在某些地段上遇到了栈道崩塌、不便通行的情况,必须用刀斧砍伐山体、拓宽道路才能保证通行。而这在当时的混乱局面下,就可能被讹传为前军故意搞破坏,要把后面的部队都害死。而在全军都通过后,留在最后面的部队可能会为了阻挡魏军追兵,把赤岸附近的栈道烧毁,而这最后都被算在了魏延头上。

综上所述,当时的情况应是魏延率部先行撤退,但并未有意破坏道路。其实,魏延的做法,就是一种“撂挑子”的行为,是因为被杨仪、费祎的做法激怒,而不肯老老实实地接受断后的任务。不过,虽然魏延这么做有其自己的理由,但是在客观上的确引起了蜀国大军的混乱、恐慌,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物资损失。而且,这也使得全军上下都对魏延产生了猜疑、隔阂,是后来导致魏延兵败被杀的重要缘由。

讲到这里,我们大致搞清楚了魏延与杨仪、费祎发生争端的缘由。不过,虽然在退军时出了漏子,但是直到大军撤回汉中为止,局面还没有变得不可收拾。那么,事态又怎么会进一步激化,最终导致魏延被杀的呢?请看下文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