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殖民地”和“宗主國”,印度和英國現在誰更強一點?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兩個美國小弟都是英聯邦國家,說到英聯邦大家可能都有所瞭解,這個“國際組織”裡有由53個獨立主權國家(包括屬地)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英聯邦元首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英國是這個組織的核心國家,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都說落魄的鳳凰不如雞,那英國還能比得上後起之秀印度嗎?

曾經的“殖民地”和“宗主國”,印度和英國現在誰更強一點?


比比經濟


曾經的“殖民地”和“宗主國”,印度和英國現在誰更強一點?


2019年英國GDP約為2.82萬億美元,印度GDP為2.85億美元,兩者在數據上難分伯仲,但是細分到質量上英國是更勝一籌的。目前,印度的人口已經達到了13.7億,僅次於我國,而且未來五年內大有可能超過我國。13.7億的人口均分2.94萬億美元的GDP,人均只有2146美元左右,人均GDP在全球的排名要到150名開外了。而英國人口不到6000萬,人均GDP是更是遠遠地甩掉印度。但是從未來的發展來看印度相比英國是潛力無限的,印度增長速度是英國的五倍,巨大的體量是英國不再具備的。體量大的發展中國家超過體量不足的發達國家在未來是大趨勢。結論就是英國和印度在經濟上總量上短時間內是不分上下的。

再看看兩國的國內和國際環境。

曾經的“殖民地”和“宗主國”,印度和英國現在誰更強一點?


英國剛剛從歐盟脫離出來,不僅拆散了歐盟的“三駕馬車”也差點把自己拆成幾塊碎片,因為脫歐的問題糾結了好幾年在成功的退出歐盟後,國內的蘇格蘭,北愛爾蘭還鬧起了獨立,一次次公投的聲音差點分解了英倫三島。國際上脫離了歐盟是好是壞還沒定論,但是為之付出的代價卻是不可避免了,雖然脫歐能為英國節省約佔GDP0.3%~0.4%的年預算攤派費,但是從歐盟市場退正常回國家之間的貿易,必將引起投資吸引力與貿易規模下降,關係倒退,最終可能傷及根本利益。

曾經的“殖民地”和“宗主國”,印度和英國現在誰更強一點?


印度的國際環境就更直接了還在打架,與巴基斯坦的爭端時不時的引爆一波衝突,總拿著大國的心態參與國際事務卻一直被拒之門外,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一擲千金的冤大頭事件更是一件接著一件。在國內就是還算穩定,但是種姓問題,階級固化,宗教隔閡等還是阻礙著其動社會發展。

軍事實力


曾經的“殖民地”和“宗主國”,印度和英國現在誰更強一點?


在紙面上看,印度的軍事實力是遠遠在英國之上的。印度現役軍隊約140萬,英國只有11萬,看似不在一個級別,但是真要打起來不是人數取勝,英國軍隊裝備先進。

曾經的“殖民地”和“宗主國”,印度和英國現在誰更強一點?


海軍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擁有完善的航母編隊和深海利器核潛艇,更重要的是這些武器裝備英國可以自己自足。印度數量上也不差,但是質量上差得遠,有航母,有核潛艇,二手的和租借的,並且故障頻頻,笑話不斷,自己製造的就更離譜了。

曾經的“殖民地”和“宗主國”,印度和英國現在誰更強一點?


印度的空軍陸軍裝備更是萬國造,空軍有俄羅斯、法國造的戰鬥機、美國造的運輸機偵察機。陸軍有英國、俄羅斯的坦克、美國的火箭炮、法國的直升機、空地導彈。這些武器在戰時能不能買到就不好說了。倘若兩國真發生戰爭,除非在印度本土,否則印度是毫無勝算的。

曾經的“殖民地”和“宗主國”,印度和英國現在誰更強一點?


印度歷史上英國的殖民地,在獨立以後獲得了巨大發展,在體量上是遠遠超過英國的,如果能一直保持發展的趨勢那碾壓英國不是難事,只是印度總是做一些與自己國家地位不匹配的事實在是讓人看了笑話,不過沒準哪天印度發達了要當英聯邦的“宗主國”也是有可能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