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灘區葡萄養分需求規律與科學施肥技術

黃河灘區葡萄養分需求規律與科學施肥技術

車升國等

山東省黃河灘區屬典型農業經濟發展區,是山東省較為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長期以來,受特殊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制約,山東省黃河灘區洪災風險大、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受限、經濟發展滯後,群眾收入水平低。隨著國家扶貧政策的實施,當地充分發揮灘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高效特色果品產業,葡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迅速提高。但當地土壤層薄、有機質含量低、養分不均衡、保水保肥能力差,而且葡萄施肥多重視化肥投入,輕視有機肥施用,導致化肥利用率低,果園土壤肥力下降,制約了葡萄產量的提高與品質的改善。掌握瞭解黃河灘區葡萄生長髮育階段養分需求規律,才能更好地指導當地果農科學施肥,確保葡萄高產、穩產、優質。[青錢柳自媒體頭條號]

1 葡萄養分需求規律

葡萄生育期需要氮、磷、鉀、鈣、鐵、鋅、鎂、硼等多種營養元素,其中氮、磷、鉀需要量最多。

氮可促進葡萄枝蔓生長、樹體旺盛、葉色濃綠,增強光合作用,增加養分積累,加快花芽分化、開花授粉、果實膨大,顯著促進葡萄產量提高和品質改善。葡萄缺氮,會導致植株枝蔓細弱、節間變短、葉色變黃、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嚴重、果實發育不良、產量下降; 氮過剩,則容易引起枝蔓徒長、節間變長、漿果成熟晚、果實著色差、香味不濃、抗性降低。葡萄吸收氮有明顯的 2 個高峰期,開花至轉色期和果實採收後至休眠前。第 2 次吸收高峰吸氮量佔全年吸氮量的 1/3,可供翌年葡萄早春萌芽、花芽分化氮需求。

磷能加速細胞分裂和根系生長,提高花芽分化和受精坐果率,促進漿果成熟,增加含糖量,降低酸度,提高果實品質,增進果實風味,同時有助於枝蔓健壯和增強葡萄的抗旱、抗病、抗寒力。缺磷時,葡萄葉片變紫,花芽分化不良,易落花落葉,果實色澤發暗、發育不良,產量降低,品質下降,抗逆境能力差; 磷過多,會影響鐵、鈣、鋅等營養元素的吸收,造成果實小、糖分含量低。葡萄休眠期一般不吸收磷,從春季樹液流動開始吸收磷,隨葡萄生長髮育所需磷量緩慢增加,最大時期是幼果膨大期至漿果著色成熟期。新梢抽枝前和果實成熟期是磷肥施用的 2 個關鍵時期。磷素在葡萄植株體內可重複利用,吸收磷越早對葡萄生長髮育所發揮的作用越大。

鉀能夠促進根系健壯、細根發育、枝條成熟充實,提高葉綠素含量、光合作用效能,增加漿果含糖量、色澤、成熟度,增強葡萄耐貯性、抗病性能。缺鉀時,葡萄葉片失綠變褐、葉緣枯焦、葉片捲曲畸形、果穗少而小、漿果含糖低、著色不均,枝條不充實、抗逆性差。鉀過量,容易阻礙葡萄對鎂、錳、鋅的吸收。葡萄整個生育期都吸收鉀,隨著漿果膨大、著色直至成熟,鉀吸收量明顯增加,需鉀量最大期是幼果膨大至漿果著色成熟期。葡萄是喜鉀肥植物,需鉀量大,號稱 “鉀素作物”。

葡萄需肥量大,一般每生產 1000 千克果實,需要吸收N 3. 8~ 6. 0 千克,P 2 O 5 2. 0 ~3. 0 千克,K 2 O 4. 0 ~ 7. 0 千克,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約為 1 ∶ 0. 6 ∶ 1. 2。葡萄年生長週期經歷萌芽、抽枝、開花、坐果、果實膨大、果實成熟等生育過程,不同物候期因生育特性的差異,對養分需求種類和量也存在不同,存在養分吸收利用與累積年週期變化規律。一般葡萄生長前期,從萌芽、開花至幼果初期需要氮最多,生長後期需要較多的磷和鉀。


黃河灘區葡萄養分需求規律與科學施肥技術

2 葡萄施肥技術

施肥的目的是及時補充葡萄生育各階段中營養需求,調節各種營養元素間的平衡,促進樹體生長結果,同時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培肥地力。營養元素可通過土壤施肥 (基肥和根部追肥) 和根外追肥 (葉面噴肥) 供給葡萄植株吸收利用,但根外追肥不能替代土壤施肥,要以土壤施肥為主,根外追肥為輔,發揮施肥的最大效益。要根據葡萄品種、樹勢、地力、樹齡、產量等制定科學合理的葡萄施肥策略。葡萄園一般每公頃年施肥策略為: 低肥力水平商品有機肥7500 ~ 9000 千克,氮肥 (N)255~300 千克、磷肥 (P 2 O 5 )240~ 270 千克、鉀肥 (K 2 O)150~165 千克; 中肥力為商品有機肥 6000 ~ 7500 千克,氮肥 (N) 240~270 千克、磷肥(P 2 O 5 ) 105~120 千克、鉀肥(K 2 O) 120 ~ 150 千克; 高肥力為商品有機肥 4500 ~ 6000千克,氮肥 (N) 210~240 千克、磷肥 (P 2 O 5 ) 90~120 千克、鉀肥 (K 2 O) 105~135 千克。其中有機肥作基肥,氮、鉀肥分基肥和追肥,磷肥可全部作基肥。

(1) 基肥既能補償樹體因結果而造成的營養虧空,供應葡萄生育期所需養分,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培肥土壤,提升地力。基肥一般採用肥效持久的有機肥料,如商品有機肥、堆肥、土雜肥、豆餅等,配合一定量的化學肥料。基肥可在 2 個時期施用,即果實採收後至土壤封凍前 (10月中旬至 11 月下旬) 和早春土壤解凍後至萌芽前 (3 月中下旬)。但早春施基肥,易造成葡萄傷根,癒合慢,新根延遲,肥效發揮慢,還容易導致土壤散墒,易乾旱,因此最好秋季施用基肥。秋季果實採收後施用基肥,此時葡萄正處於根系第 2 次生長高峰,施肥過程中被切斷的傷根容易癒合,並能促發新根; 此時正值養分迴流,施肥斷根可抑制葡萄徒長,促進根系向下延伸,有利於營養物質積累,有利於來年萌芽、開花及新梢早期生長,樹體營養水平高,花芽質量好,提高坐果率,促進幼果細胞分裂,這是果實肥大和豐產的基礎; 此時施肥可迅速恢復樹勢,充足的營養元素供應,促使新梢充分成熟和花芽深度分化,增強越冬能力。同時,果實採收後地溫尚高,有機質腐爛分解時間長,有利於有機肥分解,礦質化程度高,可及時供給來年春天根系吸收利用,並有利於保墒防凍。

(2) 通過根部追肥可滿足葡萄不同生育階段對不同種類養分的要求,增加果重和穗重,提高產量,改善品質。追肥次數和時期取決於葡萄生長髮育週期及土壤肥力等因素。高溫多雨年份追肥次數可多些,幼樹追肥次數宜少,隨樹齡增長,結果量增多長勢減緩時,追肥次數要逐漸增多,以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追肥多以速效性化肥為主,部分可用腐熟良好的農家肥。速效性化肥養分含量高、分解快,易於被根系吸收利用。生產上,結果樹一般每年追肥 3~5次,即催芽肥、花前肥、膨果肥、催熟肥和採後肥。催芽肥在早春芽眼膨大時用,滿足植株早期生長髮育的需要,以氮素肥料為主。花前肥可促使葡萄花芽繼續分化,促進開花和授粉,提高坐果率,肥料以氮肥為主,配施磷鉀肥。謝花後果實膨大期是葡萄需要養分最多的生育階段,膨果肥在膨大初期施入,可擴大葉面積,提高光合作用,利於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形成,促使果實迅速膨大,肥料以氮肥為主,配施磷鉀。催熟肥在葡萄著色初期施入,可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果實糖分,改善漿果品質,促進新梢成熟,以磷鉀肥為主,可添加少量氮肥。採後肥在果實採收後施入,主要目的是恢復樹勢,促進葉片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長,增加樹體和根系的養分貯備,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但以磷鉀肥為主。根部追肥可用淺溝法、穴施法、環狀溝法、放射狀溝法、水肥一體化等。

(3) 葉面噴肥是將肥料溶於水稀釋一定濃度 (0. 05%~0. 5%),直接噴於植株,通過葡萄葉片、嫩枝、幼果等綠色部分進入葡萄植株體內,可快速供應葡萄生長髮育所需營養。葉面噴施肥效快,可避免某些中微量營養元素與土壤結合有效性降低,對提高葡萄產量和改善品質有顯著效果。對葡萄葉面噴肥所用肥料類型和噴施濃度,應該根據葡萄生長髮育週期和噴施時間、目的確定。開花後 3 ~ 5天,噴 0. 2% ~0. 5%硼砂溶液配合 0. 3%尿素溶液,可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坐果後噴 0. 3%磷酸二氫鉀、0. 2%尿素液,有提高葉片光合作用效能、促進幼果膨大、提高產量、增進品質的效果。著色期噴 0. 3% ~ 0. 5%磷酸二氫鉀,每 7 天 1 次,連噴 2 ~ 3 次,可促進葡萄著色,提高漿果糖分。坐果期與果實生長期噴施0. 05%~0. 1%硫酸錳溶液能增加漿果產量和含糖量。對缺鐵失綠的葡萄重複噴施硫酸亞鐵和檸檬酸鐵、尿酸鐵等均有良好效果。葉面噴肥要注意天氣變化情況,一般在晴朗的早上(10: 00 前) 或傍晚 (17: 00後) 進行較好。此時間段氣溫較低,溶液蒸發較慢,肥液可充分被植株地上部枝、葉、果吸收,避免了噴肥後水分蒸發過快,影響葉面吸收效率和引起肥害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