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您對齊白石先生這句話有何新認識?

老孫遁世無悶


這句話很有哲理。不學他的風格,無人欣賞。完全象他,別人去看他,那還記起你。學他的同時,一定要有自已風格。正如書法,把字寫的完全如帖,別人去看帖。不會看你。

所以,古人有言,入帖易,出帖難。就是此理。

所謂出帖。就是創新。沒有創新,斷無出路。

書畫要追誰時代,與時俱進。方有生機!

這個度往往很難把握,不下一帆苦功,是寫不出自己的書畫作品!而只能稱其為臨習舊作!不能算作創作!

讀前人書,作自己畫。才是出路!

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前仆後繼,生生不息!


石匠秦人


白石老先生說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其精神要旨是:書畫要從模仿入帖的苦學開始,然後領會書畫的精神形成自己的風格,達到書畫的自由境界,即:出帖。

師古不泥古,這是所有書畫愛好者想自成一派,取得成功的的必由之路。要想取得出帖,必須從入帖開始,勤學苦練。在練好基本功的前提下,慢慢領悟書畫的神韻。才能為開拓自己的風格創造條件。

主席參加重慶談判時,主席長沙一師的老師孫俍工看到主席《沁園春–雪》的草書後激動的說:

"潤之呀,你的書法仿古而不泥於古,盡得古人神髓,而又能以已意出之!非基礎厚實者莫能如此。況您由行而草,竟能卓然自樹一格,真不簡單!主席,您筆下自由了!”。

主席在長沙一師求學時,曾向孫俍工請教過書法。孫俍工拿出了他寫關於書法修煉的二首詩,給主席看:

其一

從來書畫本相通,首在精神次在功。

悟得梅蘭腕下趣,指上自然有清風。

其二

獨能畫我腦中開,豈能隨人腳後塵。

既學古人又變古,天機流露出精神。

其三,書法28字箴言

疏密大小長短粗細濃淡乾溼遠近

虛實顧盼錯落肥瘦首尾俯仰起伏

主席本來書法很有造詣,再加上戎馬倥傯時仍然抽空學習。1945年,孫俍工再看主席書法時,主席書法已是:"卓然自樹一格,筆下自由了!”。

因此,白石先生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也是要求書畫要刻苦學習,入帖,然後領悟精髓自成一家,出貼。這個過程中離開苦練,開悟。沒有任何捷徑。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為了學得其父的書法精髓練盡三缸水,"吾兒練盡三缸水,還有一點像父親。"說明什麼?練的還不到位,沒有開悟。因此,只有通過苦練後,領悟到書畫精髓,才能自成一家,才能獲得自由。


彩雲飛翔


藝術貴在創造!創新沒完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