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为什么说频繁交易是不赚钱的根源?

短线大师兄


在股票投资的世界里,长线是金,中线是银,短线就是铜,不值钱!

而频繁交易一直是伴随着短线投机,而并不是长线投资。

这就像,一个人在100米的比赛之中可能会因为摔倒而错失了金牌,但是如果是一场长途马拉松的比赛,那么短期的摔倒根本不会影响到一个比赛的最终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短期频繁交易不赚钱,但是长期更容易赚钱的原因。

因为越长的周期可以越大程度的避免短期不确定性造成的风险,从而让我们的投资过程更加安全、稳定、收益更持续。

短线频繁交易有哪些利弊?

短线的唯一好处就是很快的看到一个结果,无论是亏还是赢。所以,短期往往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刺激和满足感,这就像赌博,可以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是使人产生快感的一种交易行为。

但是它的弊端在哪里呢?

那就是不确定性,在股市里最大的确定性的就是短期的不确定性!是不是有些拗口,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如果短期的频发交易,就会因为很多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亏损的结果,毕竟我们无法控制明天,甚至下一秒会出现什么“意外”。

就好比,本来看上去是一个短期的上升趋势,从而进行买入,可能就会因为一个消息面的影响,甚至资金面的影响导致了这个上升趋势的改变,从而造成买入者的亏损。

例如2020年年头本来A股是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后来就是因为疫情这个“黑天鹅”导致了趋势的改变,许多纷纷短期看好,并且频繁交易的人,就会因为“意外”造成了追涨杀跌的投机,最终沦为亏损。

股市里短线频繁交易,真的是投机吗?

答案是: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

在股市里,你频繁短线投机的次数越大,你失败的概率就会越高,亏损的金额就会越多。

在股市里,短线的频繁博弈,追涨杀跌行为,其实就类似于赌博。这就是为什么赌场和股市,会让人痴迷的根本原因!

大家热爱短线的频繁交易,无非就是因为只有立竿见影的盈亏才能够给予自己带来更多的刺激。而长线则相对枯燥无味,不能得到短期那种应有的刺激,所以许多人会放弃,甚至会无法坚持。

巴菲特:许多人为什么无法投资成功?就是因为不愿意接受慢慢变富的事实!

数据显示:

从交易的频率来看,市场上大部分的散户年换手率可以高到7-10倍;

而一个基金经理人的年换手率则是3-5倍;

一个牛散的年换手率为1-3倍;

最后巴菲特的年换手率仅为0.3倍。

个人投资者平均持股期限仅为39.1天,远低于机构投资者的190.3天。

所以,从“二八定律”的角度你去考虑,是不是大家都钟爱并且热于执行的短线频繁交易更容易让大家亏损,而不是赚钱?反而那些能够做好长线投资,长线价值投资的人,更容易通过确定性获得回报和成功。

我的亲身经验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要短线频繁投机!

我自己投资股票已经15年的时间了,我自己深有体会。我也是和大家一样,刚开始的时候短线频繁的投机,整天想要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甚至想要通过T+0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以及高抛低吸的策略,来避免坐电梯。

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也是不可能持续完成的美梦。

就拿我来说吧,现在基本都不做短线频繁投机,而只专注于长线价值投资。(下图我的最近一年左右交易数据)

因为在一个底部区域里,主力往往会利用散户的这种弱点,来进行一个洗盘,吸筹,从而导致大家普遍成为“买了就跌,卖了就涨,是不是主力就盯着我这点资金和筹码”的错觉。

其实并不是如此!

只是你和大部分的散户一样,掉入了一个投机的陷阱,主力的圈套。

所以,频繁的进行交易,很容易让你错失底部区域的优质筹码,甚至还会让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知道,主力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可以配合上市公司的消息面来控制短期的走势,甚至改变短期的趋势,以及一些大家参考的短期技术形态和指标。

这样的话,你短期频繁的交易,无非就是更容易掉入主力的陷阱。

有人说了,我控制不住啊,怎么办?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短线投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1、减少自己的看盘次数和时间,不要每天盯着盘面去看,可以尽量选择在晚上复盘;

2、尽量不要在交易的时间里临时决定交易,而是在晚上制定一个交易,第二天只管执行就行;

3、尽量保持长线价值投资的策略,而避免短期的短线投机;

4、多读一些关于长线价值投资的书籍,多看一些倡导长线价值投资大师的建议,这样会慢慢熏陶,改善你的思维方式;

5、控制好你的仓位,不要满仓,不要加入杠杆,就不容易去犯错,去频繁交易;

6、不要一年做20个决策。1年做20个决策,肯定会出错,那不是投资。一辈子做20个投资决策就够了;

综上,想要在股市里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你得投资,而不是“炒”股票,频繁的短线交易其实就是投机,就是炒股,自然结果是不美丽的!

结论:

长线就像上班,再难都得坚持,因为要生活;

短线就像打麻将,输赢无所谓,因为要刺激;

所以,既然选择了频繁短线交易,那就是为了刺激,不为收益。而为了收益,你就必须戒掉短线频繁投机的毛病,改为长线价值投资,这是一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如果你觉得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点赞支持哦。


琅琊榜首张大仙


在股票投资者,投资者经常听到这样的策略:每天下午临近收盘买入,第二天择机卖出,既能控制风险,又能大概率获利,如此频繁交易,一定能够实现财务自由。理论上讲,这个策略堪称完美,无懈可击。但是事实的真相是,采取此策略交易的投资者中,90%都以破产离场。显然频繁交易不但不能取得盈利,反而是亏损的根源。本文今天重点说说为什么说频繁交易是不赚钱的根源?

频繁交易概述

频繁交易,即投资者在交易规则允许的范围,加速资金的周转,以期望无数的小盈利累计、最后带来财富飞跃的质变

1、股票交易中的两种获利途径

在股票交易中,投资要想成为最后的赢家,只有两种模式:

其一:提高单次交易的盈利幅度,即每一笔交易追求盈利最大化;

其二:降低单笔交易盈利要求,但增加交易频率,在胜率处于均衡状态下,用无数的小盈利堆砌成最后的大盈利。

后一种模式是最散户投资者最喜欢的,打心眼里最认同的投资的模式,但事实证明此模式恰好是投资股票亏损噩梦的开端。

2、频繁交易的核心思维以及特征

(1)频繁交易的核心思维的小盈利积攒成大盈利,唯快不破,用快速的交易来规避市场的不确定性。

道理很简单,也很朴实,只要足够快,就躲避风险或者将风险控制在最小。

比如:昨天大盘中阴线,尾盘买入,今天(5月22日)低开5个点,弱势,那9.30分之后连续交易第一时间离场,从而规避了今日大阴线。

(2)频繁交易的特征

很明显,频繁交易具有下列这些特征:

第一:交易周期尽量缩短,如果规则允许,甚至可以缩短到前一秒买入,后一秒卖出;

第二:频繁交易预期收益不能太高;

第三:交易者雷厉风行,执行力强;

(3)频繁交易的两种具体可执行的模式

在A股市场,投资者频繁交易只有两个具有实操性的模式,即日内T+0交易和今买明卖的短线交易。

所谓T+0频繁交易:即投资者每日买卖的个股都是上一交易日结束后,账户持有的个股。

比如:投资者昨天收盘持有中源协和,今天冲高卖出,收盘前等量买入。

而今买明卖则更简单,也是投资者在理解上无障碍另一频繁交易方法。

即投资者在每天下午两点半之后,根据全天80%的走势情况,预判明天的热点和可能上涨的个股,从而在两点半到收盘前半小时内择机买入,第二天获利了结的频繁交易模式。

频繁交易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前面的解析中看,频繁交易的确能够赚取一些利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不得不面临以下问题:

  • 在什么条件下频繁交易?
  • 怎样提高胜率?
  • 怎样提高赔率?

投资者频繁交易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什么条件下可以频繁交易?

很多投资者总是自认为,因为频繁交易快,所以不考虑大盘条件,这是大错而特错。因为覆巢之下无完卵。

所以,溯源认为只有在大盘处于横向运行和上升趋势中才能频繁交易,不建议熊市频繁交易,即使是反弹也不参与。

提高胜率只投资者频繁交易过程中,获利的次数大于亏损的次数。但是华尔街上百年的交易数据证明,如果投资者的交易次数足够多,最后交易的结果会遵循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换言之,成功的交易和失败的交易都无限趋近于50%。

显然,提高胜率和频繁交易这本身就是矛盾,很难兼顾。理由很明显,交易一次成功的话,胜率100%,但是如果交易两次,潜在的胜率就只有50%。

提高赔率指投资者在交易中,盈利的时间一定要让利润奔跑,亏损时一定要技术斩断亏损,即避免破产之后,财富随时间自然增加。

为什么说频繁交易是不赚钱的根源?

之所以说频繁交易是亏损的源头,是因为频繁交易有以下这些弊端。

1、频繁交易会产生高昂的交易成本

目前沪深股市投资者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券商收取的佣金,印花税等。

印花税卖出收取,固定的千分之一;

过户费,按照交易金额的0.002%收取(仅限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买卖双向收取);

证券监管费用由证监会按照交易金额0.002%双向收取,买卖一次价值1万元的股票需要缴纳证管费0.4元;

券商收取的佣金万分之三。

比如买卖10000元的股票,最后产生的费用合计为21元,即每一万元付出交易成本0.21%,如果交易十次就是2.1%,交易100次就21%........。

有几个投资者年化收益能达到21%呢?

2、交易越多,胜率下降,最后盈亏相抵

前面我们说过了,交易的频繁越高,对错的概率都是50%,即使每次交易的盈亏相等,但是最后还得亏损本金。

想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期货公司一个小小的营业网点,仅仅一两个亿,甚至几千万的存量资金,能够养活十来个员工呢?还有有所盈利呢?

3、A股市场不适合频繁交易

在A股过去的30年历史中,投资者真正认知股市,参与股市几乎都是2000年之后的事情,而在2000年之后的20年中,投资者熟知的牛市只有2007年和2015年,其余时间都是熊市。

换言之,牛短熊长的市场,投资者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机会,很多看似机会的机会,那不过是投资者为了交易而交易,亏钱当然是大概率

4、频繁交易打乱投资者操作节奏,低买高卖

频繁交易就意味着出错,出错就一定导致投资者心态的不平衡,心态一旦不平衡就容易出现急躁,急于扳回损失,进而更加频繁的交易,错误率更高,最后失去理智,非理性折腾。

5、投资者无法克服贪婪和恐惧

频繁交易因为投资者时刻面临着贪婪和恐惧,随时都面临这抉择和选择。

但是事实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无法克服恐惧和贪婪,甚至很多人患有选择综合征,这种情况的交易,其成功的盈利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显然失败、亏损可能才是常态。

综上所述:投资无法提高胜率,赔率上由于恐惧和贪婪同样无法提高,加上高昂的交易成本和牛短熊长的市场,频繁交易成为亏损的根源也就没啥奇怪的了


溯源归一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投资者为什么会频繁交易?1.买入一个股票下跌了,心里恐慌,觉得自己看错了,选择割肉止损,以留取筹码等待下一个机会,或者买入你认为会上涨的股票;2.买入一个股票上涨了,但另一个股票在利好消息刺激下也启动了,涨势更为犀利,你认为自己买入的股票涨势弱,为短期取得更大收益选择卖出手头股票而买入强势股。这样频繁交易的背后是你买入一个股票前没有进行理性分析,这个股票是否有内在价值不是你关注的重点,你只是从趋势和成交量等表象来分析它估计会涨或会跌,这就将股票作为筹码参与市场博弈,抓住每一波上涨波段,回避每一波下跌波段,想法很美妙,但这终究是零和博弈,最终谁也不能得利。更何况散户一没信息优势二没资金优势,这种交易方式无异于羊入虎口,送人钱财。

其二,即使是基于价值投资理念进行股票投资,操作频繁也会造成亏损。今年2月3日开市第一天,大盘大跌8%以上,我的投资组合中阿里健康跌幅较少,总体获益80%多,我觉得1000元的茅台、26元万科、49元的美的更有价值,于是我大幅减仓阿里健康,因港股资金要3天到位,所以我只能以略高于以上价格加仓以上三只股票。这样的结果是阿里健康又涨了一倍,想想吐血,而我加仓的股票除了茅台外,其他几乎没有上涨。更令人无地自容的是,我在1100元卖出1手茅台换成26元的万科,结果茅台创新高,万科却下跌了,这都是自以为是频繁交易的恶果!

其三,为稳妥起见,一般投资者建立一个10只股票以内的投资组合,根据确定性和增长潜力配置权重,在基本面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不要随便交易。这样反而能取得不错的收益率。

最后提一点,频繁交易还要损失大量的手续费和佣金,一笔不多,百笔千笔累计起来就是巨额交易成本。从这一点看,频繁交易不仅是零和博弈,更是负和博弈。

所以说频繁交易是不赚钱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