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語其實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語

我們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語其實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語

1、“世界”

源於佛經,出於佛教 “世界”一詞,“世”為時間意,“界”為空間意,涵蓋了時間空間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國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則多用“天下”一詞,並無“世界”,如今被廣泛用之。據《楞嚴經》卷四載,世,即遷流之義;界,指方位。即於時間上有過去、未來三世之遷流,空間上有東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場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詞,非僅僅指地球而指整個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詞則專指地球而言。

2、“實際”

是佛教語,指“真如”、“法性”境界。猶言實相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實際之性,無有戲論,惟獨如來證實際法戲論永斷,名為涅盤。”晉王羲之《為乾和尚進表》:“實際以無際可示,無生以不生相傳。”《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證不可說之實際,解不可說之法門。”作為佛教術語,真如法性為諸際極,故曰實際。又極真如之實理,至於其窮極,謂之實際。最勝王經一曰:“實際之性,無有戲論。”智度論三十二曰:“實際者以法性為實證,故為際。(中略)善入法性,是為實際。”大乘義章一曰:“實際者,理體不虛,目之為實。實之畔齊,故稱為際。”唯識述記九末曰:“無倒究竟,無倒所緣,名為實際。”

3、“智慧”

智慧是梵語“般若”(音bo-re)的意譯 佛教謂超越世俗虛幻的認識,達到把握真理的能力。《大智度論》卷四三:“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萬行歸空,千門入善,辯才智惠,豈徒七經、百氏之博哉?”《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神通能動於十方,智惠廣弘於沙界。”

4、“緣分”

亦作“緣份” 是中國文化和佛教的一個抽象概念,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無形的連結,是某種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機會和可能,由於以往因緣致有當今的機遇。《辭海》解釋“緣分”是因緣、機緣,指出“緣”為梵語,經典解釋為“原因”,它常常和“因”一起合稱為“因緣”。

5、“剎那”

來自梵文ksana,剎那是算數譬喻所不能表達的短暫時間 佛教經典《仁王經》中提到:“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算得事相的生成消滅率為每秒216,000次,或說每次生滅約4、6微秒;和目前科技所能達的飛秒時間尺度相比,或者和物理理論上真空漲落的時間尺度相比,也算是相當大的。“剎那”一詞傳入中國後,口語中具體長度逐漸淡化,僅用來說明短暫時間,猶“一瞬間”。如果“剎那”用一定的時間量詞換算,一剎那是十分短暫的時間,大約是照相機快門百分之一秒的速度。

6、“頓悟”

是佛教術語,是禪宗的一個法門,相對於漸悟法門 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它指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

7、“現象”

在佛教裡是謂神、佛、菩薩等現身於人間,也稱“顯像” 比如觀音現象、菩薩顯像。《西遊記》第十一回:“五祖投胎,達摩現象。”就是現出身形的意思。現在已經逐漸演變出許多其他的意義,比如現在指事物在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中所表現的內在聯繫性和客觀形式。

8、“過去”

原是佛家語,指前生 現代漢語的“過去”是“從前”的意思,不再有佛教的含義了。

9、“有情”

舊譯為眾生,即生存者之意 指人類、諸天、餓鬼、畜生、阿修羅等有情識的生物。其他如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則稱“無情”,有情與無情合起來是佛教對世界的總概括。“有情”現在指男女互相傾慕的感情,或者也指人與人之間普通的感情

10、“平等”

是梵語的意譯,亦譯作“舍”,意指無差別 指一切現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識性、心真如性等上沒有差別。“平等”現代意思是指是人和人之間的一種關係、人對人的一種態度。《金剛經·淨心行善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名無上正等菩提。”唐顧況《從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齊相公》詩:“本師留度門,平等寃親同。”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以佛法論,廣大慈悲,萬物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