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中國節,聖誕不屬於我們,不要讓中國人慢慢的丟掉自我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歲節(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過中國節,聖誕不屬於我們,不要讓中國人慢慢的丟掉自我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年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節日,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維繫春節得以持存發展的重要要義。

過中國節,聖誕不屬於我們,不要讓中國人慢慢的丟掉自我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守護我們平安的不是 平安夜不是聖誕老人

過中國節,聖誕不屬於我們,不要讓中國人慢慢的丟掉自我

每天守護我們家園的是他們

過中國節,聖誕不屬於我們,不要讓中國人慢慢的丟掉自我

如今國外的聖誕節在中國的大街小巷上,到處佈置的比自己的新年還要隆重和熱鬧,雖然說如今是開放世界一體,但這種外來節日文化的侵蝕已經對中國人自己的傳統文化有了很大的衝擊和影響,慢慢的再這樣下去,下一代的孩子都把外國的節日當成自己的文化了,這種文化思想的侵蝕一旦深入腦海很可怕。

過中國人自己的節日,不過洋人節

中國人只有新年,沒有聖誕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