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化干戈为玉帛连起母女亲情线

早上,奈曼旗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刚上班,办公室就来了一位客人,原来是矫正对象李某的妈妈,因为她来过几次算是熟人了,寒暄几句后,李某妈妈开门见山气呼呼说:“卜队,我又来了找你来了,上次也说了,把彩礼钱给我,给姑娘打电话又不接了,这五万元我一定要拿到。”“哦,是这样啊,好的,你喝点水,消消气。”我没有直接去联系矫正对象李某询问事情的经过,而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老太太静下来,磨磨她的性子,这样沟通的效果会好些,她伶牙俐齿的每次都是数落姑娘的不是,不达目的不罢休。李某是外地转过来的矫正对象,当时是离异后回到户籍地,由父母对其监管,刑期比较长。因为李某又处了个对象,已经怀孕了,可是母亲不同意,为这事两家闹得不可开交,矛盾也不断升级,我考虑到以后的矫正稳定和母女亲情的修复问题,这件事还是要妥善处理。


过了一会儿,见我不说话,老太太又开始数落姑娘,什么不争气啊,什么有事不商量啊,这辈子就受罪的命啊,就是没有一句她的好。我接着她的话问她:“孩子身上有的这些缺点生来就有的吗?她这样有没有家庭的影响和教育的缺失呢?你一贯的否定,没有鼓励,造成她自卑的心里,遇到问题不敢和你沟通,这些问题的出现有没有父母的责任呢?”她听了我的话一脸的不好意思。连声说:“是,是有我的原因。我接着说:“你的目的不是要钱,你是想要个说法,要个面子,我知道你不缺钱,你要这些钱也是想个姑娘存着,担心她日子过不好受委屈,对不对?”“对,对我要钱干啥啊,我还想给她找个好对象,再买个楼呢,你说这都快生了,让亲属不笑话吗?”我说出了她的心里话,她也就不顾及什么了。了解到矛盾点,她不是真的想拆了这桩婚姻,我心里有了谱,也大概有了一个调解的预案。


我拨通了李某的第一个电话。李某接到电话觉得很尴尬,说:“卜队,我妈又找到你那去了?”我婉转的说:“是来给你舅舅办事顺便来的,你不用紧张,你们的事总要有个结果,这样对你和你的家人都有个交代,就是彩礼的事?”“她想要多少啊?”李某有些生气地说。“不能说你妈要多少钱,又不是卖女儿,她也是为了你好,也就是帮你存着,怕你以后有困难,也好帮你一把啊!”“噢,那我和对象商量一下吧!”李某的态度有所缓和。放下电话,老太太一直盯着我看,“咋样,不给吧!我就知道!”我告诉她不是像你想象的一样,两个人商量一下。伍万元钱是彩礼不能都给你,姑娘也得过日子吧,我个人意见也不建议你不要那么多,你要有个心理底线。老太太没说什么,等着消息。


电话响了,李某说他俩也不知道给多少?我说:”让你对象接个电话可以吗?”李某对象接过电话把一些琐事说给我听,每次回娘家娘俩就生气,动了胎气就得住院,心中不免有怨气,钱给媳妇可以,就是不想给丈母娘。我心平气和的说:“你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家的姑娘找了对象没有订婚,就怀了孕,做母亲的是什么样的心情啊,哪个母亲不心疼自己的姑娘啊,不就是圆个脸面的事吗?就看你俩的感情,她在你心里的位置,感恩丈母娘的养育之恩吧,也适当会给一些。”李某的对象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也是有困难,给两万吧,先给一万,剩下的一万到秋给吧。”“好的我和你丈母娘沟通一下。”这个让步可以了,也能谈下去。我心里想。李某的妈妈其实也听得差不多了,有之前的工作铺垫,我和她说:“姑爷同意给你两万孝敬你,不少了吧?”老太太不说话表情告诉我很满意。“但我还有个建议:你不拿两万,就拿一万五,那五千留给他们,给姑娘补补身体,我知道你是通情达理的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这样暖心使你和女儿的关系自然缓和,姑爷也会对你的印象有所改变,另眼相看,怎么样?”老太太听我这么一说露出久违的笑容:“你说吧,怎么办,我听!”


我第二次拨通了李某的电话,李某接起电话怯怯地问:“我妈同意吗?”“同意了。你妈说你正在怀孕,需要钱,就拿一万五就可以了。”我大声地告诉她。“是吗?”李某半晌才说话,声音有些哽咽了。“和你对象说也不要等到秋天了,直接都给了,你们之间的误会解开了,不还是一家人嘛!”我接着说。“好的,我对象去取钱了,顺便把我妈也接来。”李某高兴地挂了电话,我的心放下了,母女的心结打开了,李某安心顺利矫正了。这时,老太太站起来打开包取出一沓钱往我手里塞,嘴里不停的说:“真是感谢你,感谢你把我和姑娘的心里的疙瘩解开了,要不我是怎么也不甘心啊!”我婉言谢绝了,这是我的工作,应该做的。老太太满意的去姑娘家里了。


再次拨通李某的电话是第二天。李某开心地告诉我妈妈看了婚房、家俱很满意,还说真是你能降得住我妈,她是谁的话都听不下去,太谢谢你了。。。。。。。 其实,如果每个人都能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位置考虑问题,以自己的感受去感受对方的心情去处理矛盾,一切就都简单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社矫工作中微乎其微如沧海一粒。全旗16个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说到每一名矫正对象都能滔滔不绝的讲起,小到家庭琐事,米、面、粮、油,孩子是上学,大到调解大额债务,协调贷款投资养殖,解决燃眉之急,走出困境。每一名矫正对象从接收到解除这是个教育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历程,更是矫正工作人员一段又一段无私的付出和努力的过程。讲述他们的故事,还会继续。


奈曼旗司法局社矫执法大队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