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回放 | 南方醫院漆松濤:鞍區膜性結構的解剖與臨床

視頻回放

蛇牌學院APP提供內容

視頻回放 | 南方醫院漆松濤:鞍區膜性結構的解剖與臨床

神外前沿訊,近日,南方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漆松濤教授做客蛇牌學院APP,主講《鞍區膜性結構的解剖與臨床》,本節課程中的膜性神經外科概念、鞍區解剖和臨床應用新探索,令人耳目一新,神外前沿新媒體獲准播放視頻課程全文如下。

漆松濤教授從事神外手術達30年以上,對神經腫瘤、功能神外、血管神外等都有所涉足,其中尤其擅長顱底中線危險部位的手術。漆松濤教授對手術理念的感悟和系統的認識,就是以膜性概念為代表的新手術方法。詳見:專訪南方醫院漆松濤:顱咽管瘤治療有誤區 提出膜性神經外科學概念

2017年,漆松濤教授團隊的新書《神經外科前沿:顱咽管瘤—新分型和外科治療》英文版,受美國最大圖書機構Bentham science約稿出版發行。此前,漆松濤教授提出了對顱咽管瘤的QST分型,基於此分型,能夠們針對不同起源及生長方式的腫瘤採用不同的外科治療方式。漆松濤教授認為,顱咽管瘤始終治療起來很困難,就是因為對顱咽管瘤的起源認識有錯誤,我們認為這基於腫瘤起源為基礎結合膜性結構對顱咽管瘤生長方式的影響而建立的新分型

,可以有效的指導顱咽管瘤的外科治療,準確預測手術難度和預後。詳見:[簡訊]顱咽管瘤發出中國聲音 漆松濤團隊"基於QST分型的顱咽管瘤外科治療"在美出版

基於膜性神經外科和對鞍區解剖的理解,漆松濤教授團隊最近的研究熱點之一就是下丘腦的損傷機制。因為下丘腦機械損傷如創傷、下丘腦毗鄰的結構和附近的腫瘤推擠或通過血管間接損傷這是目前神經科醫生常見和需處理的問題。下丘腦位於鞍區。鞍區是顱內最好發腫瘤的地方,其病種多,發生率高,關係複雜,神經外科醫生的責任重大。

目前,漆松濤教授團隊已經發現,下丘腦中央隆起等部位存在幹細胞樣的有再生能力細胞,這不僅在動物層面研究發現,臨床現象提示人也有,在胚胎組織學研究中也已證實。另外,下丘腦在手術中的損傷程度,這是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指標來判斷的,如3D打印專用器械和自己建立的動物模型。至於如何界定下丘腦在手術中的損傷程度,第一是電生理的檢測評估方法;第二是損傷後的功能影像磁共振;第三是動物處死以後的病理組織形態改變。詳見:華科在線| 專訪南方醫院漆松濤:下丘腦損傷修復機制研究獲進展 會改變哪些神外手術

課程視頻


視頻回放 | 南方醫院漆松濤:鞍區膜性結構的解剖與臨床

神外前沿-科技推動學科進步,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