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画得像就是好?用“沉浸式绘画”,让孩子更享受艺术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大人在评价儿童画的时候,总是以"画得像不像"作为评判的第一标准。

"你这画的不太像啊!"

"你画的很好,和原画一模一样!"

我之所以想要谈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孩子的美术课作业要求孩子画一个"我梦想的世界"。

当时我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团乱糊的画中央的一坨圆形的东西,当我问孩子这是什么时,他回答我:"妈妈,这是城堡。"

我当时哭笑不得,在网上找了一个城堡的简笔画给孩子看,让孩子照着上面画,没想到孩子却和我说:"妈妈,我就不能给上面画的不一样吗?"看着孩子天真又委屈的眼神,我突然感觉自己也不经意间犯了一个错误。

我生活中非常注重孩子的艺术启蒙,但是仍然会不小心踩进误区。相信生活中一定也有家长面对"孩子画得像才是好"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绘画的艺术。

孩子画得像≠画得好

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而在生活中我们用"像与不像"来评价孩子的画,其实是在慢慢摧毁孩子的艺术家灵性。

我看到有很火的公众号里文章说"孩子画得像不等于画得好,难道画得不像才是好?"可能这也是很多家长的疑惑。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走出一个误区:用像与不像来评判孩子的画作。

当你用"像与不像"来评价时,不管是"画得像等于画得好"还是"画得不像就等于画得好",都是在"踩雷"。

孩子画得像就是好?用“沉浸式绘画”,让孩子更享受艺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儿童时期孩子的绘画有独特的特点,看上去可能在乱涂乱画,但这时候孩子开始认识世界、探索世界、表达情感情绪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在这上面,绘画其实反映了孩子对周遭世界的认知程度。

绘画对孩子来说,不是未来谋生的工具,不是技能,不是拿来炫耀的才能,也不是学习,而是将内在情绪表达成外部语言的桥梁,是心灵的说话的思维语言的表达。

当孩子的语言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时,绘画是真正能表达孩子内心真实感受的。

我们常常会逛美术馆和一些特定主题的孩子绘画展览,有很多同事朋友对我说,他们根本看不懂上面画的是什么,根本不是因为临摹名画而受到追捧的儿童画,我们应该明白,儿童画从来不是以"画得像"而"出圈"的。

孩子画得像就是好?用“沉浸式绘画”,让孩子更享受艺术

绘画就像孩子大运动发展一样,有的孩子爬的早,有的孩子走的早,所以不用去攀比,艺术成长也是丰富多样的,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孩子是否画得像,而是是否有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画画?

如果我们还在纠结于要不要让孩子临摹那些名画,我们首先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画画,或者说,我们为什么鼓励孩子涂鸦绘画?

我们会发现很多明星孩子都在学画画:赵薇、陆毅、田亮、伊能静、孙俪邓超、甄子丹、徐峥、郭涛、李湘等大量明星的孩子都在学画画,这是为什么?肯定不是因为"别人的孩子都学"这么简单。

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既然有钱有精力,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帮助孩子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和专注力,能培养自信的气质等等。

不仅如此,我们会发现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少儿美术发展。

孩子画得像就是好?用“沉浸式绘画”,让孩子更享受艺术

田亮女儿cindy

1.观察能力的提高

孩子自己随心所欲的画作一定是反映生活的,当我们看着孩子糊成一团的涂鸦和自己炫耀的时候,不要一脸嫌弃的表情,也不要担心孩子艺术天赋太差,甚至责骂孩子乱涂乱画。

虽然孩子可能画的形状有些离谱,线条也弯弯曲曲,但我们如果自己询问和观察,会发生生活中我们可能根本不会去看一眼的事物,在孩子的涂鸦世界里确实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和角色出现,我们会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2.想象力的提高

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看懂孩子的绘画?

孩子画得像就是好?用“沉浸式绘画”,让孩子更享受艺术

因为就像毕加索说的,我们有些可能从小就学了好几年绘画, 画的非常好,但是长大后很难再保持童年的灵性了。

我们跟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别,长大的我们会发现世界更加真实残酷,但孩子的心性却仍然处于美好单纯的状态,所以他们会将蛾子看做蝴蝶,将淋雨当做乐趣。

在他们的绘画世界里,花儿眯着眼睛笑、小草长大嘴巴、鸟儿可以在水里游泳……这些"怪诞"的场面,却是想象力最好的表现。

3.情绪的表达和宣泄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

孩子画得像就是好?用“沉浸式绘画”,让孩子更享受艺术

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心理学家有时候在治疗病人的时候,会先让他们画一幅画,再从中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在儿童心理学里也有这一项,通过对孩子的绘画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绪、心理疾病根源。

在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时,涂鸦就成了他们表达内心世界和宣泄情感的最佳工具,透过孩子的绘画,我们其实是在探寻孩子的心灵。

沉浸式绘画,才是孩子真正的艺术启蒙

说了这么多,我们不能犯让孩子"画得像"的大忌,但仍然需要引导孩子,让孩子"沉浸式绘画",才能让孩子享受艺术。

毕竟孩子日常的随手涂鸦和涂涂画画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感知艺术,最多只是表达情感,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引导了。

1..带孩子到感受生活艺术的熏陶

在有些艺术学校里,他们会在下雨天的时候将课堂搬到美术馆里,而在晴天则选择户外写生。

馆中的作品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我们也可以带着孩子到美术馆里,准备好日常的纸和笔,就可以让孩子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观察作品,画画……我们就不需要再打扰他们。

户外写生则更能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就是取材于生活。

在大自然的感召下,比起憋在家里苦思冥想,孩子更能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微风的吹拂、小鸟的鸣叫、阳光的照耀下,孩子身临其境,更容易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

孩子画得像就是好?用“沉浸式绘画”,让孩子更享受艺术

写生活动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美,通过短暂的写生,你会发现孩子的绘画充满独特的色彩,这在于孩子开始学会了观察和概括生活的美。

2.给孩子看一些绘画集

什么画都可以,儿童画、油画、水彩画、素描等等,买几本绘画集在孩子休息的空隙或者睡觉前可以给孩子翻阅,让孩子体会到绘画的多样性,同时这种让孩子感知艺术的方式也是启迪孩子的方式。

总而言之,艺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虽然知道孩子会随着年龄增长,大多会丧失儿童时期那种独特的视角,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毕加索,但是我们如果再看到孩子的画,至少不要随便对他们说:你画得不像。

像与不像从来都不会成为评判孩子绘画的第一标准,让孩子感知艺术,才是最好的启蒙。

我是童心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