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考到大,如何得高分

我不是什么辅导老师,也没有教授过别人考试的经验,可是我前三十年就是靠着数不清的考试从四川大山里的一个小县城考到上海杨浦一所985院校,再考入世界500强企业的。

其实,在头条上看到写考试这个主题已经好久了,一直不想写。

我觉得自己还够不上教书育人的级别,虽说我父母都是教授高三的高级和特级教师,我觉得自己跟他们相比还差得很远,至少做不到诲人不倦的程度。

只是这一早,工作之余实在没什么主题可以下笔了。考了这么多年,经历了两次研究生考试、两次高考、甚至两次学前班考试。。。很多经验也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下——

从小考到大,如何得高分

我的第一场正式考试在学前班,也有就是我们小县城里幼儿园到小学之间要就读的班级。

那时候我还没有懂事,对于考试什么的完全没有概念,只有一种感觉:就是紧张。以至于以后每一场考试我都很紧张,直到考完研究生考试,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考试紧张,就是你无法掌控每一道考题分数所带来的恐慌感!

糊糊涂涂进了小学,据说我的考试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中游,不上不下。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开始,我遇见了一名我非常感兴趣并且崇拜的语文老师,她教授了我语文的很多考试技巧:如何分段、如何立意、如何作文。。。

这里要补充一点是,我的父母一位是教授高三的化学高级教师,一位是教授高三的数学特级教师。虽然我的数学和化学一直都不怎么样,但是他们从小就给我买了很多很多书,当时的小县城科学类的书并不多,大多都是文学类的书籍,比如鲁迅全集、四大名著、中华上下五千年史、世界名著等等。

从小考到大,如何得高分

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我的语文水平(注:是水平,而不是成绩),开始突飞猛进:我的作文通常都是全班最优的成绩在班里诵读。并且我很自信,喜欢这种感觉,整个班级只有两三个同学能与我相比,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考(研究生考试不考语文,否则我觉得自己依然能脱颖而出)。

这是有莫大好处的,在后面的省重点高中特招生考试中,我以语文第一名成绩,拉开第二名近30分,进入省重点高中。同时在庞大的文学知识冲击下,我在高考前一年对语法、拼音和相关考试内容进行了着魔班的巩固,仅仅一年突击,在99年B卷高考中,我一举拿下了我们全市第一名,将平时和我并列的后来川大同窗拉开近40分!不要小看语文。

当然这也是在我所有考试生涯中唯一值得炫耀的一点了,其余的科目都惨不忍睹,学得很苦。。。但是在我看来语文考出心仪的高分,有上述这三点足够了。

从小考到大,如何得高分

言归正传:

小学升初中我是直升的,没有到县里最好的学校,而是到了父母执教的全县第二的中学,母亲那时还没有评上数学特级教师,但是为了教授我成才,从高三降到初一,开始手把手对我进行教学。(事后证明,在区域考卷一致的情况下,学校对学生最大的影响在氛围和环境),哪怕是我崇拜的母亲这么优秀的教师也依然没有让我后面的考途一马平川。初中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学习和做题,所以我初中成绩也不错,大概在全县前50名吧,但是由于沾染了打游戏和玩耍的恶习,让我高中吃尽了苦头!

初中升高中我没有继续在县城读书——

父母带着我来到了全市最好的两所学校,参加了他们的特招考试。凭借语文的一枝独秀,我顺利进入了其中一所学校的重点班。这种考语文我就舒坦,考理化我就沮丧的状态我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很不顺利!(现在想来,最大的问题在于一直处在父母的推动和保护之下,并没有自己主动学习,后来我总结为没有醒事,并在我第二次研究生考试中漂亮地打了个翻身战!)

从小考到大,如何得高分

高中的考试生涯就足够痛苦了,单凭一科忽上忽下的语文成绩是无法在数理化霸屏的高中理科班脱颖而出的。一度我物理只能考出7分(满分100分)、英语完形填空错得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化学气得我父亲破口大骂、只有数学我母亲一有空闲就抓着我补习,没有落下太多。

其实成绩的下滑也是有原因的,(没有无缘无故的成绩下滑,凡是异常必有原因,可惜这是在现在工作中体会到的

)。当时的父母并不知道:进入重点高中后,因为学校离家要一天车程,所以我平时都是住校(特别提醒,在不好的学校住校基本就是自毁前程,处理青春期的学生很少能经受住各种诱惑),我也一样,跟着一个室友到处打游戏,瞎晃荡,以至于成绩一落千丈,处于全班倒数20名(这期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打游戏和早恋,如果处理不好,大概率上成绩就下降几十名)。

每次父母来学校劝总是鼓励我,但是一旦我回家补习的强度就更加强了,不过也没有用,(如果兴趣和注意力不在学习上,高中的成绩不可能好)。

从小考到大,如何得高分

于是第一年高考,我顺利地名落孙山。。。很痛苦,也不意外,直到考完我还在想着下午怎么打一局三国群英传。对于这场考试,我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跟学前班时一样紧张,于是又跟学前班时一样复读了一年(只是学前班是因为上小学年龄不够复读,而这次可是实实在在没有人要了),连南京财大(那时候好像叫学院)都去不了。。。

孩子是必须醒事的,就看付出多大代价!醒事的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不过复读这一年我也没醒事,完全是靠父母硬逼入了上海的一所重点211大学,如何硬逼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1、出于愧疚,我选择了父母提议的回到县城第一的复习班复读

2、出于愧疚,父母补习什么我就学习什么,哪怕是题海战术也硬着头皮面对

3、出于愧疚,我断绝了对游戏和与其它狐朋狗友瞎晃荡的联系

一个相对干净又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是考出心仪高分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这种条件下,我陷入到各种题海战术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所有考生都必经的!等你以后回过头来会发现,这段时间是值得的!

在这时,父母的鼓励是战略性武器,他们给我买了两本“在清华等你”和“在北大等你”(记忆中好像是这样的名字),看得我热血沸腾,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这一年打满了鸡血!

其实高考的各科考试可以作为一门门技术来看待。一门技术就是在掌握原理和要点的情况下不断地练习,巩固,再练习。直到练习到你怎么做题都和书本答案一样了(也就是和技术标准一样了),那这门技术就过关了,参加考试时不可能考得太差。

说道练习和巩固,那么就要说到当前使用的练习和巩固的工具了,钝刀是很难砍树的。

很多学校都有红宝书、辅导书、考试大纲、押题卷等。(做不对路的试卷是钝化技术、让孩子丧失信心的途径之一

),这里说的是很多老师和家长望子成龙,拿题就做,偏题、生题、超纲题。。。会让没学会走就开始跑的学生更加没有信心,就跟考研数学选择陈文灯的还是李永乐的一样?我第一次考研就是选择陈的,以为剑走偏锋,能够成就我这种惊世奇才,结果却是自己被“惊世奇踩”!

选择工具书和考题始终是要选择符合国家考试大纲的,为社会和学校所公认的资料,在完全掌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这是针对大多数孩子而言)。

从小考到大,如何得高分

选对了工具,接下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不断练习了,但是所有考生都在练习,为什么有的考得好,有的考得差呢?

其实这和高考是个为期十数年的考试系统有关系:

如果高考只考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中任何一年里教授的内容,那么相信大家都能够更加轻松应对。但是高考是一个针对考生数十年知识体系的考试。就好比做技术,如果只是削一根木棍,反复练习下,大多数木匠都能做得不错;但是如果是做一把龙纹雕花的木制躺椅,那么大家做出来就有区别了。这是因为木制躺椅是对很多木棍的一个系统组合,期间还夹杂着很多要点的技巧。

而在高考中组成这个系统的就是各个知识点,很幸运的是我的父母在教学中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把自己教授的化学和数学以一张超大的网络图的形式展现给我,这就像古时候行军打战前要看的舆图(地图)一样,明白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到位,哪些知识点还需要反复练习。

那么如何利用网络图来合理提升考试分数呢?

(写的内容比想象的多,明天再写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别走我曾经走过的弯路,反复参加重要考试其实利弊兼有,后面我会说到。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